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永吉县水稻生产应加强水稻生产的保障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水稻生产规划,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生产质量,使永吉县水稻生产走上稳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是目前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针对多年来制约水稻机插秧发展的育秧技术瓶颈,芒市引进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通过改良,使技术本土化,大面积推广应用到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本文总结了芒市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指导芒市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浙江省水稻生产稳定发展的对策措施。即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建立水稻生产发展长效机制;协同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和耕地质量提升,构建水稻生产基础支撑体系;大力支持水稻高新技术研发与实用技术应用,构建水稻生产科技支撑体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支持优质稻米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协同支持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组织培育,构建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创新原有水稻生产形式,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农业生产时间,提高水稻产量。本文主要结合山区情况,论述了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稻生产地域分布广,生产环境与条件因素差异大,农户年度水稻生产规模、生产投入、生产环境与条件及国家的水稻政策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2015年,对湖南、浙江、黑龙江三省的1 540农户进行了调研,比较了不同年度间各生产因素的变动差异,研究水稻生产环境与条件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更好地发现水稻生产内在的影响性质与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动特征;水稻产量与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水稻生产环境、水稻生产条件等各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影响水稻产量因素中,在P0.01水平下,稻农对水稻品种的满意度、农民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农民对水稻政策与措施的满意度3因素与水稻产量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在P0.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水稻生产动态,增强水稻生产指导的科学性,提升水稻生产的整体水平,芜湖县自2007年起开展水稻苗期监测工作,掌握水稻主要品种的生长规律,及时了解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水稻生长发育进度,以及群体发育动态,为指导芜湖县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稻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改进水稻品质,增加作物的抗性,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试验上的应用效果,得出了硅钙钾肥在水稻生产上能够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增加水稻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从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恢复和扩大双季稻生产、加速水稻生产的产业化等方面总结了池州市贵池区工厂化育秧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以促进当地水稻的高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产机械化既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争抢农时,又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曾效的作用,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稳定了水稻种植面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是现代水稻栽培的一种新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水稻生产效率。该文对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技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分析机械化生产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北方寒地水稻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北方寒地水稻生产发展很快,稻田面积不断增加,水稻已成为我区的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也使稻农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但在水稻生产中,培育壮苗仍是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壮苗是水稻丰产的基础,现将水稻壮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水稻生产标准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生产是水稻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水稻标准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的探讨,以及对建立水稻标准化的意义进行梳理,并在回顾中国水稻标准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水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产中环节标准体系缺乏、水稻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及水稻标准体系仍不健全.提出构建现代水稻生产标准体系,以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水稻生产的主流。水稻育苗和本田栽培技术是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的核心,它贯穿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以本人多年水稻生产的亲身经历,就无公害水稻生产中的一些重要环节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兆国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43-344,34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生产不仅要求其产量高,更要求质量好,因此水稻优质米的生产发展势在必行。回顾了我国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水稻优质水稻生产的现状,并提出了优质水稻生产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年至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过风平镇实施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使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水稻生产增产增效,大力推动了风平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全面提高了风平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黄磊  徐德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8-49,60
直播水稻生产省去了育秧与插秧环节,直接通过规范化流程将稻种播散于生产大田.该文介绍了宣州区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该区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工成本高、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发展前景,为解决水稻直播生产难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及稳定本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全球稻米产量最大的生产国家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35%。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缺陷,对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出可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水稻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要求生产出对人类生活安全的优质稻米,以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饮食需求。因此,提出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普及水稻安全生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水稻食味,提高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概述了黑龙江省气候特点与水稻生产的关系和水稻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并列举了目前水稻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