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潜叶蛾田间药剂防治效果桃潜叶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在抚宁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茧越冬。4月中旬桃展叶后,出现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最后一代幼虫为害至9月份开始结茧化蛹越冬。此虫世代重叠严重,很难控制,严重时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2.
泥墨 是草果、葡萄食叶性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在河北沧地区10月下旬以4-5龄幼虫在护囊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6月下旬化蛹,6月下旬-7月上旬羽化,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本报道该蓑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桔潜俗称绘图虫,是山区柑桔常见的一种害虫。我县几个山区公社和本场的柑园每年春季都遭受为害,造成落叶、落花、落果,被害严重的春梢树叶全部落光,严重影响柑桔树的生长和产量。桔潜一年发生一代。据我场几年来的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是:8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三月中下旬成虫交尾,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成虫产卵,四月中下旬幼虫盛发,五月上旬幼虫化蛹,五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六月上旬成虫入土过夏、冬眠。卵期9—10天,幼虫期10-12天,蛹期10-12天。幼虫孵化后,先在叶片爬行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从春梢叶背钻进叶内。幼虫一生潜居嫩叶内  相似文献   

4.
于1990-1995年对栗花麦蛾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花麦蛾1年1代,以蛹在栗树树干的翘皮内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卵发生期为6月,幼虫为害期为6月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陆续成熟后爬至越冬处结白茧化蛹越冬,蛹期约300d(天)。卵主要产在雄花序和混合花序上,幼虫食害花序,钻蛀幼蓬,导致栗蓬脱落。  相似文献   

5.
桃蛀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该虫在松原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树洞及玉米、蓖麻等残株内和向日葵盘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末陆续羽化。越冬代成虫羽化1周后开始产卵,卵期7~8d,6月上中旬始见幼虫。幼虫危害期30~40d,7月下旬化蛹,蛹期10d左右,7月下旬始见第1代成虫。  相似文献   

6.
柿蒂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举肢蛾、柿实蛾。幼虫危害柿树果实,造成“黑柿”和“烘柿”,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柿树绝产,是我国柿树的主要害虫。为搞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探索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生与危害 柿蒂虫在鲁中南山区(枣庄)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部位多在树干基部皮缝,部分在树干基部较松软的土中,少数在树上残存的干柿蒂中,来年4月下旬~5日 上旬为化蛹盛期,4 月下旬~6月上旬 出现越冬代成虫,5 月中旬为羽化盛5期,5月下旬为卵 孵化盛期,5月下 旬幼虫开始…  相似文献   

7.
平菇尖须夜蛾(Bleptina sp.)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尖须夜蛾在合肥地区对平菇生产危害很大,主要以幼虫取食子实体。该虫在合肥一年发生4—5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次年4月茧内幼虫化蛹,4月底或5月初羽化,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取食春季平菇。成虫历期平均为6.25(3—14)天;卵:4.64(4—6)天;幼虫:11.92(10—15)天;蛹:13.83(11—18)天。  相似文献   

8.
于1990~1995年对栗花麦蛾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花麦蛾1年1代,以蛹在栗树树干的翘皮内等处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卵发生期为6月,幼虫为害期为6月至7月上旬,7月中旬幼虫陆续成熟后爬至越冬处结白茧化蛹越冬,蛹期约300d(天)。卵主要产在雄花序和混合花序上,幼虫食害花序,钻蛀幼蓬,导致栗蓬脱落。  相似文献   

9.
1)发生规律。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板头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陕西洋县梨产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皮层内越冬,冬季剥开皮层可发现老熟幼虫已蛀入木质部。开春后随寄主萌芽,越冬幼虫继续为害,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30天,4月下旬成虫羽化,但因气温低不出洞,5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出洞盛期,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外对美国山核桃荔枝拟木蠹蛾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漾濞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坑道内越冬。4月上旬至5月上旬化蛹,蛹期10~15d。4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虫羽化,卵多产在枝干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高达80%以上,卵期16d;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一直取食到11月中旬才逐渐减少活动,进入越冬。  相似文献   

11.
孙凤  申桂艳  付全 《河北果树》2010,(4):33-33,35
<正>1栗瘿蜂生物学特性1.1生活史本地区栗瘿蜂1年发生1代,营孤雌生殖。越冬幼虫于4月上旬解除休眠后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旺盛取食期,5月下旬进入老熟期(预蛹期),6月上中旬化蛹,6月末化蛹结束,成虫6月末到7月上旬羽化,至7月末羽化结束。成虫于7月  相似文献   

12.
柿花象生活史及其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花象在秦巴山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向阳表土、秸秆内、落叶下潜藏越冬。翌年4月中旬上树,取食幼嫩部位。柿花蕾期开始交尾产卵,卵由花托或幼果萼洼缝隙处产入。幼虫孵化后3d(天)内导致落花落果。7月中旬出现当代成虫,上树取食叶片至10下旬逐渐下树越冬。成虫喜在树冠中下层活动,较郁闭、多林木处的树上虫量大。在柿树的初花期,喷布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40%氧乐果乳油、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均能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金缘吉丁虫 ,又名串皮虫。其 2年发生 1代 ,5~ 6月成虫羽化 ,卵多产于枝干皮缝处 ,成虫有假死性 ;以不同龄期幼虫危害枝干皮层 ,被害树皮变黑 ;幼虫秋后蛀入木质部 ,于蛀道中越冬 ,翌年 3月化蛹。金缘吉丁虫成虫主要取食桃树叶片 ,危害较轻。幼虫往往与桃红颈天牛同时危害桃树  相似文献   

14.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对发生在云南保山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植株上的桔斑簇天牛Aristobia approximator(Thomson)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桔斑簇天牛1年发生1代,以卵和1~3龄幼虫在产卵槽底部和蛀食坑道内越冬。越冬期大龄幼虫于翌年3月下旬化蛹,低龄幼虫于5月下旬化蛹,蛹平均历期65~78 d。6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平均寿命为38~47 d。7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期,树皮厚度为3~5 mm产卵量最多,产卵率为96.03%。7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卵孵化期,卵孵化率为91.80%,卵的平均历期18~25 d。10月中旬卵和幼虫进入越冬,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平均气温在10~15℃时越冬卵孵化率下降为57.30%,越冬期幼虫处于持续蛀食发育状态。幼虫平均历期为225~240 d,大致分为6龄,4~5龄幼虫取食量最大,平均单日蛀道容积为28.26 cm~3。  相似文献   

16.
张辉元  顾军  王玉安  张坤 《北方园艺》2012,(10):161-162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与当地技术人员及果农交谈等方式,调查该葡萄双棘长蠹在天水地区分布与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双棘长蠹在天水市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出蛰并蛀食葡萄枝蔓,补充营养,4月上旬交尾产卵。4月中下旬始见幼虫,幼虫顺枝条纵向蛀食木质部,粪便排于坑道内,幼虫老熟后在坑道内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化蛹,蛹期6~7d。6月下旬起成虫羽化,羽化后不转移,继续取食剩余木质部,8月下旬陆续出孔迁移,但不危害葡萄新枝蔓,10月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7.
黑棕金龟是果园的重要害虫,成虫取食果树叶片和嫩芽梢,幼虫咬食根系。在全州县1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成虫具有强趋光性、群集性、假死性。可采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人工捕捉成虫和挖土拣虫、适时药杀幼虫成虫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李金 《北方果树》1990,(2):42-42
金缘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在我县二年发生一代,6月上旬出现成虫,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喜欢在山楂枝干粗皮缝内产卵,卵经8~9天孵化,幼虫钻入皮层浅处危害,围绕枝干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渐食渐深,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中做一蛹室化蛹。常  相似文献   

19.
荔枝红头蠹螟 (SacadaerythrocephalaCuietWu)是一种荔枝新害虫 ,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 ,以荔枝受害最重。该虫自 1986年在广州市郊首次发现以来 ,现已在广东省多个地区相继发生 ,为害呈不断加重趋势 ,成为荔枝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 ,造成叶片孔洞、缺刻以致干枯 ,削弱树势 ,导致产量下降。1 生活习性  红头蠹螟一年发生 5代 ,以第 5代幼虫在树冠被害叶苞中结茧越冬 ,翌年 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取食冬梢 ,4月上中旬化蛹。各代成虫盛发期 ,越冬代为 4月底至 5月初 ,第一代在 6月下旬 ,第二代 8月上旬 ,…  相似文献   

20.
蔷薇黄卷蛾是新疆伊犁河谷林、果园新发生的害虫。2015—2016年采取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对蔷薇黄卷蛾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蔷薇黄卷蛾在新疆伊犁地区1年发生1代,产卵在树缝、老翘皮或树干背面洼裂处,并越冬。在伊宁市和霍城县,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幼虫出现,分散为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出现,6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尼勒克县,由于气候冷凉,幼虫孵化较霍城县和伊宁市晚逾10d,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幼虫出现,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蛹期,5、6月下旬蛹开始羽化成成虫,6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卵出现。在特克斯县,气候更冷凉,较其他县晚1个月,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出现,7月上旬至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卵出现。参试的5种药剂在蔷薇黄卷蛾幼虫时期使用防效均较高,以22%阿立卡(12.6%噻虫嗪+9.4%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3 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