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施肥水平和密植程度的提高,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损失严重。为此,我站自1977年开始探索此病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损失程度等,现将几年来所得结果分为测报技术及防治指标两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测报技术研究 1.温湿度对发病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为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温湿度综合地影响其发生发展,温度是决定每年病害在早稻上发生早迟和在晚稻上终止期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是我市早稻上主要病害,常年发病面积达50~60%,产量损失居病害之首,已成为水稻高产一大障碍。为了探讨早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提高防治效果,1988~1989年进行了小区和大田试验,并在大面积上推广和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果。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义泽 《植物医生》2001,14(4):27-27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一生中危害时间最长的一种病害 ,在顺庆区每年均可达偏重至大发生程度 ,该病的危害损失严重年份已超过了稻飞虱和稻瘟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纹枯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水稻病虫总体防治的实施 ,主要问题是现今防治纹枯病的主导药剂井冈霉素防病持效期较短 ,且两次总体防治间隔期较长 ,影响了防治效果。为此 ,近几年 ,区植保站测报技术人员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新特点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生新特点1.发病期提早。随着小苗栽插技术的推广 ,栽插期提前 ,水稻封行早、密度高 ,发病期提早…  相似文献   

4.
常用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是宝应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常年为中等以上发生,每年发生面积在5.3万hm2以上,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宝应县农药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为了解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宝应县植保植检站于2010年选用生产中常用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防治对  相似文献   

5.
水稻纹枯病是我市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发生程度较重.为试验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探索其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佳施药时期、用量、施药次数等,笔者2013年在宜城市郑集镇进行了24%塞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稻纹枯病危害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近30年来孝感市每年均为偏重以上程度流行,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2011年孝感市植保站在孝南区新铺镇设置的中稻病虫防治对比展示区中的病虫不防治区域纹枯病发生严重,田间各种级别均有表现,我们对不防治区纹枯病不同发生级别的危害损失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新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一生中为害时间最长的1种病害,在宜兴市每年均可达偏重至大发生程度,纹枯病的为害损失一般年份已超过了稻飞虱。80年代中期以来,纹枯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水稻病虫总体防治的实施,主要问题是现今防治纹枯病的主导药种井冈霉素防病持效期较短,而两次...  相似文献   

8.
纹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普遍,危害严重。本文分析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登科 《植物医生》2001,14(3):31-32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普遍发生的病害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施肥量的增加、种植密度的提高 ,病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弄清其发病条件和规律 ,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对水稻生产具有现实意义。于1999至2000年对余庆县的水稻纹枯病进行了调查。1发生规律1.1发病与生育期经过2年调查 ,水稻纹枯病的见病期一般在6月25日左右 ,即分蘖期开始发病 ,7月10日左右和8月10日左右分别有一个病情激增期 ,以圆秆到抽穗为发病盛期 ,特别是在孕穗期最严重。主要危害叶鞘 ,次为叶片 ,后期也能侵害穗颈和茎秆。1.2发病与栽培管…  相似文献   

10.
赤壁市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具有发生面积大,大发生概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2000年以来,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发病更重,2009年、2010年在病害发生期调查,平均蔸发病率在50%、株发病率在20%以上,有部分高感品种蔸发病率高达86%、株发病率在43%左右。通过田间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水稻纹枯病发生趋重与栽培方式变化、防治时间推迟、氮肥用量过大以及药剂选择使用上有很大关系,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沿河县水稻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为中等以上发生,每年发生面积在6670 hm^2以上,占沿河县水稻种植面积的62.5%,给水稻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目前沿河县农药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很多,为了解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沿河县植保植检站于2013年选用生产中几种常用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纹枯病自20世纪60年代在大冶地区流行以来,发病程度逐年加重,成为大冶水稻3大病害之首,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近几年,通过试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水稻病害的发生形势,为我国水稻病害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10—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重点分析了我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水稻五大产区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广泛发生于我国水稻主产区。我国水稻五大产区病害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华中稻区和华南稻区以水稻纹枯病为害最重,造成产量损失占病害造成总损失的比例高达73.13%和69.26%,西南稻区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接近,东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高于水稻纹枯病,华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低于水稻纹枯病。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不同年份间的防控产量损失挽回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而水稻病毒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产量损失挽回率在不同年份间展现出一定波动。其中,水稻白叶枯病是挽回损失率最低的病害。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发生面最广、危害最重的常发性病害。防治该病,除抓好打捞浪渣、合理施肥、适时适度晒田等措施外,还必须实施药剂防治,做到适期用药。水稻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发展有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在拔节孕穗前,病情主要呈横向发展,即增加田间的发病蔸数和发病株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优质高产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偏施过量氮肥造成水稻一系列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多,发生程度加重,危害损失加大的严峻态势。拟通过控氮增钾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力实施农业防治措施,进行源头预防,降低水稻纹枯病发生与危害程度,减少农药防治次数和用量,达到节约肥药,降低成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黄茂进 《植物检疫》1999,13(1):61-6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1983年在我市双季晚稻上始发流行,此后每年在晚稻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危害,且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加重,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为了控制细条病发生,减少损失,笔者在摸索其发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17.
《植物保护》1982,8(3):16-16
水稻纹枯病病菌寄生范围广,适应性强,在江苏省几乎所有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发生。全省常年受害面积约两千万亩,如果不防治,按轻发病年计算,估计每年要损失稻谷6.89亿斤。 一、防治纹枯病的经过 六十年代,我省开始施用有机砷农药苏农911(甲基硫化砷)与苏化6401(甲基砷酸钙)防治纹枯病;七十年代前期广泛使用,这类药剂防效高,残效期长,使水稻纹枯病的危害有所减轻,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水稻不安全,很容易造成药害,而且用药适期的幅度狭窄,特别在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水稻纹枯病时间流行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产量损失一般为15%~20%,重病田可达60%~70%。历史上该病在南方稻区较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及栽培等因素的变化,东北稻区纹枯病的发生危害加重。目前,有关水稻纹枯病病原学、抗性评价和综合防治等领域研究较多,而流行学研究仅集中于侵染速率、初侵染模型构建和空间传播结构心等方面,北方稻区纹枯病时间流行动态和模型构建研究则鲜见报道。本研究连续3年系统调查了辽宁盘锦地区水稻纹枯病病情,并构建了病害时间流行动态及病情指数与病株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期为病害测报和适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纹枯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南通地区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造成损失巨大。试验结果表明,在病害初期选用井岗.戊唑醇、苯甲.丙环唑30%、己唑醇5%等高效、持效期长的药剂连续防治2次,同时确保药量,在水稻后期结合其它病虫害选用井岗霉素等药剂进行1~2次兼治,可控制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发病害之一,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水稻引起。主要为害叶鞘、叶片,致叶片枯死,使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30%,严重时50%以上。近年来,纹枯病受菌源量、气候及水稻种植密度等因素影响,发生呈趋重态势。生产中实际应用以井冈霉素为主的防治纹枯病的药剂,常规推荐剂量的防治效果逐年下降。2015年笔者在大田条件下开展了9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