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资》2013,(34):6-6
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化肥市场上产品同旗强现象严重,传统冬謦害产企业和经销商销售压力越来越大,“蓝海”市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在逐步探寻功能性肥料在农业种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化肥市场中带来的明显效益,许多功能性肥料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提供从种到果的跟踪产品、地下和地上联合防控等技术,从营销上提出”新木橘效应”和营销创新变革等理念.也从行业发展的方面提出需要起草行业标准、提高土壤的生态门槛、规范产品归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嘉宾:中农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产品研发营销中心三部总监耿世军嘉宾观点:尽管国家在政策上出台了化肥产品"零增长"的宏观政策,然而国内肥料生产企业在产能上和产量上依然处于高位状态。高位的产能和产量直接影响市场销售,整体市场在短时间之内难以出现火爆场面。当前国内市场的不少经销商都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国内市场整体销量下降,而造成销量下降的原因却又是众说纷纭。在当前的形势下,各级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面临着资金困难压力,而转型与发展才是这些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农资流通企业只有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缓释肥、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生态肥、多肽尿素等新型肥料成了我国化肥市场的一个个亮点,也成了经销商和农民的新宠,我国新型肥料产业无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期,新型肥料企业在崛起,传统肥料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产品,并通过发展新型肥料不断提升,实现超越发展。为探讨已然成为市场新宠的新型肥料产业化如何健康发展,在研发和推广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从行业专家、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三个方面.采访多住业内人士对产业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9年的夏天已经过去,但是诸多大化肥企业的销售人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造成大化肥今年出现销售困难的直接原因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应过剩严重,诸多相似的企业在红海中拼杀得火热,然而最终发现经销商并不买账。然而,我们却发现很多新型肥料企业不仅没有因为经济危机出现销量下滑,反而在今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销量增幅在50%以上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很多企业今年的销量增幅有望达到100%以上。也许传统的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对这些新型肥料企业有些不屑,但是对于经销商来说,他们所要代理的是一个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这些新型肥料企业的营销策略要更加细致和贴心,让经销商可以放心地去代理这个产品,是新型肥料企业让经销商在一个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蓝海中很容易获得较高的利润,这也许就是今年经销商经营新型肥料热情高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化肥行业来说,2009年的春耕肥料销售给了我们很多意外,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都感觉今年的化肥市场越来越难以捉摸,因此,对于2009年下半年该如何操作都感觉很困惑,生产企业想提前为自己的产品找出路,但经销商宁肯库存极低也不愿意提前进货。为了  相似文献   

6.
正图书简介本书立足农资行业,从耕地规模化说起,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倡导企业看清农资产品营销的本质。从种植大户的购肥逻辑判断农资流通以及农资生产的变化,建议肥料生产企业"收缩市场、细分市场"。结合行业案例,解析转型中的陷阱,并建议企业建立精准营销的模型。最后从资本市场和农业发展大势上建议企业练好基本功,迎接农业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12月,在潍坊召开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脲铵产品推介会上得知,经过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公司新型肥料产品脲铵氮系列产品,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自上市就备受追捧,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而同期,在青岛召开的(阿康中国)北京永盛丰农资公司的经销商年会中通报,公司从2008年至今连续三年销售量保持50%的速度增长,"产品套餐化供应"与"360度服务"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新型有机肥、水溶肥、缓控、功能性肥料产品比例占据公司全系列产品的半壁江山。相比于当前传统化肥销量与销售额攀升艰难的现状,这个数字令所有来宾为之一振。实际上,不仅仅是华昌与永盛丰,行业调研信息显示,这一年,传统化肥企业销量与利润额下滑,而大多数新型肥料企业却在年末总结会中捷报频传,凭着可观的利润额和精细化的农化服务迅速夯实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11月7日,以"论道"为主题的CCTV-7农业频道化肥行业创新营销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会议就新形势下农资品牌营销战略、化肥品牌的营销传播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会人士认为当前化肥行业正处于从增长向洗牌过渡的时期,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本次会议上,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总经理朱玉童的观点同与会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首先分析了中国化肥行业的现状,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进一步促生市场对新型肥料的需求。他表示:"中国新型肥料利用率过低,这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未来缓控释肥与硝基肥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9.
<正>8月26日,2015年华昌化工东北经销商营销峰会在东北营销团队"做高效农业保护神"的庄严宣誓中正式拉开序幕。面对农资行业的严峻形势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新政策,华昌化工认清行业形势,抢抓机遇,将此次东北经销商会议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提供更加适合东北区域市场的高科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五位一体、多级协同、深度营销"的创新营销服务模式,以及对经销商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引导和推广,重振东北市场雄风。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颁布以及肥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先进的肥料生产技术和高效能的肥料利用转换越来越被国家、行业、企业所关注。不仅新型肥料产品和生产技术百家争鸣,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国际市场也成为了我国肥料行业消化过剩产能、引进高效产品和技术的突破口,我国肥料行业的"引进来""走出去"脚步备受国际肥料市场的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化肥行业升级加速,产品创新如雨后春笋。"新产品让我们目不暇接,面对这么多类型的新型肥料产品,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化肥经销商如是说。他认为,营销方式的创新比产品的创新更引人瞩目,更容易满足经销商当下的需求。9月12日,"德瑞丰杯"全国农民斗地主扑克牌大赛启动仪式在深圳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以"让农民快乐丰收"为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正>近十年来,肥料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各化肥生产商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农化服务在肥料生产、营销中的角色日渐凸显。中农集团杨建平董事长在中农控股半年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企业发展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本色,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和手段"。中农控股产品研发营销中心二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技肥结合,农化先行"的终端营销理念,大力扩充农化服务人才队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肥料双交会是化肥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云集了国内外众多原料供应商、肥料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业内各界汇报一年来金正大在科技创新、新品研发、试验示范和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把金正大高端的企业形象清晰地展示给大家,并借此机遇启动公司与各同行企业、各界朋友开展全方位的"金色梦想战略合作"的合作计划。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肥料助剂",一个"助"字表明了它与肥料产业的内在关系。"肥料助剂"是肥料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化肥产品品质、增加产品功能、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帮助传统化肥生产企业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化肥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肥料助剂"让行业似乎找到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吸引着众多目光开始聚焦于此,正悄然掀起行业的波澜。如何理解和看待"肥料助剂"?行业已经有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肥料助剂"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为此,中国农资传媒记者采访了行业内的相关人士,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关注这个行业的"宠儿"。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8日,由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禹城瑞利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肥料科技创新暨双酶尿素推广应用营销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探讨了在肥料行业"减肥增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绿色、环保的肥料。来自肥料企业的代表、经销商近15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为在双酶尿素推广、应用、销售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经销商进行了颁奖。会上,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氮肥生产、消费及贸易国,氮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3%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单一的化肥结构已难以适应农业的新  相似文献   

16.
<正>化肥行业的产能过剩促使企业纷纷进行产品创新,农业收益的增加则正好为新型肥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市场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一些新型肥料也从原来的"蓝海"变成一片"红海"。在此大背景下,万庄农资物流依托自身的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和连接的2000多个终端经销商,为新型肥料的推广铺设一条快速路。直接连接2000多家终端经销商成为万庄农资物流进行新产品推广的一个明显优势。万庄农资物流通过覆盖全省的区域仓储配送中心,已经成功为这些终端经销商提供直接的配送服务,同时,也与经销商实现了品牌的共赢。万庄农资物流集团董事长赵慧清告诉记者,万庄农资物流由统一的运输车进行产品配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但由于基础肥料产能结构性过剩、品种发展不平衡、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化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2017年下半年以后,化肥市场出现走暖势头,但"减施增效"、"有机肥替代"等政策催生化肥市场产生新的格局的趋势不会改变。在面临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政策解读以及行业发展未来方向备受关注。日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新型肥料分会秘书长、信息部主任王莹在湖北武穴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5日-16日,由《北方农资》主办的以"后农资时代的肥料创新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为主题的第五届现代农业(农资)产业创新模式南北对话高峰论坛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并邀请与会的专家、企业、经销商、服务商们分别就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产品技术创新要求、市场发展的未来趋势、产业链整合与产品创新营销以及经销商和服务商的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行业市场新动向企业的发展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潮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互助认为,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农资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在化学肥料中添加助剂不仅可以维持肥料性状,还可以促进作物的养分吸收,进而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随着我国肥料行业的迅速发展,资源储量逐渐减少、环保压力不断增强、市场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企业对生产用功能性助剂的要求更趋于高效化、专业化与定制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肥料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市场对肥料产品的差异化与功能化以及机械化使用要求大幅提升,进而从生产端和需求端共同推动了肥料助剂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整个化肥行业正处在结构性改革阶段,同时也是企业的转型期和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是每个化肥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芭田股份能28年如一日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上,匠心独运为农制造精品肥料,并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服务提升和营销转型,将"缺啥,补啥,吃好不浪费,吃好人健康"科学施肥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走出了一条绿色肥料助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赢得了市场及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