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26±1)℃的水温条件下,青虾一次性肌肉注射25mg/kg诺氟沙星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虾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诺氟沙星含量。青虾血淋巴药一时曲线和肌肉药一时曲线均可以用二室开放模型来描述,诺氟沙星在青虾血淋巴液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α为1.66h,消除相半衰期t1/β为1.69h,达峰时间T(Peak)为1.82h,峰浓度C(max)为6.0081μg/mL,曲下面积AUC为30.75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1.66h。肌肉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ks为0.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42h,达峰时间狄Peak)为0.03h,峰浓度C(max)为16.72μg/mL,曲下面积AUC为12.34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a为0.08h。结果表明青虾肌注诺氟沙星后,能比较迅速的被吸收,并且在组织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效学及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恩诺沙星对5种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病、多发病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获得了恩诺沙星对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打印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 02、0 04、0 63、0 31、0 04μg/mL。体内抗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日以10mg/kg剂量混饲口灌给药,能有效地杀灭致病菌,提高感染鱼的成活率。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以该剂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鱼血浆中药物的质量浓度。采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获得了鲤对恩诺沙星的吸收、分布与排除数据,结果表明,混饲口灌恩诺沙星在鱼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一室模型,=0 2015h,t1/2K=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45 0550μg/(mL·h),Cmax=2 1472μg/mL,t1/2Ka13 6513h。  相似文献   

3.
不同给药方式下培氟沙星在鲤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18℃下,按10 mg/kg(体质量)对体质量为(200±30)g的福瑞鲤Cyprinus carpio单次肌肉注射和混饲口灌培氟沙星,于不同时间点采集鲤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组织,经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培氟沙星的浓度,并采用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混饲口灌给药和肌注给药后,培氟沙星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88.35、139.9 mg·h/L,达峰浓度( Cmax )分别为2.092、3.687 mg/L,达峰时间( Tmax )分别为4.0、0.5 h,消除半衰期( t1/2)分别为22.301、74.357 h,表观分布容积( Vd )分别为5.464、15.342 L/kg,总体清除率( CL )分别为0.170、0.143 L·kg/h。研究表明,肌肉注射给药较混饲口灌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水温对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后恩诺沙星在福瑞鲤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采用对照试验,将福瑞鲤随机分为高温组(26±1)℃和低温组(20±1)℃,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按质量比10∶1配伍后单次混饲口灌给药,用量为体质量2 mg/kg(以恩诺沙星计),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各组织样品中的恩诺沙星含量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数据经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血浆中高温组达峰时间T_(max)(0.75 h)早于低温组(4 h),且高温组达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z均大于低温组,分别为1.966 mg/L、130.122 mg/(L·h)、16.9 L/kg和1.610 mg/L、102.795 mg/(L·h)、3.186 L/kg。在鱼体肌肉、肝胰脏、肾脏中的药物浓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高温组各组织中的药物在达峰前均高于低温组相应组织含量,而达峰后,高温组较低温组消除更快。表明水温对与没食子酸联用后恩诺沙星的吸收、分布、消除代谢均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在白点鲑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对白点鲑以0.3mg/kg的剂量分别单次口灌和腹腔注射伊维菌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采样检测,通过3p97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在2种给药方式下,伊维菌素在血浆、肌肉、肝和肾中的药时关系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口灌给药方式下,血浆中药动学参数为Tmax=4.503h、Cmax=0.252mg/L、t1/2ka=0.476h、t1/2ka=331.160h、AUC=121.524(mrdL)·h;腹腔注射给药方式下,血浆中药动学参数为Tmax=2.751h、Cmax=0.230mg/L、t1/2ka=0.306h、t1/2ka=153.868h、AUC=51.689(mg/L)·h。[结论]两种给药方式下伊维菌素在白点鲑体内的药动学存在差异,腹腔注射给药比口灌给药吸收快。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在金鳟和哲罗鲑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以15.0 mg/kg剂量肌肉注射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在金鳟和哲罗鲑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肝脏、肾脏,测定其中的恩诺沙星浓度,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鱼肌肉注射恩诺沙星后,血浆、肝脏和肾脏中药物浓度-时间关系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金鳟体内的药物吸收量较小,吸收分布速率和消除均较快,而哲罗鲑鱼体内的药物吸收量较大,吸收分布速率和消除均慢.恩诺沙星在金鳟体内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410 7、1.678 1、4.338 5 h,消除 半衰期(T1/2β)分别为43.674 2、47.387 5、33.659 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26.370 5、7.540 5、247.685 5 μg/(g·h)[或μg/(mL·h)];恩诺沙星在哲罗鲑鱼体内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α分别为1.545 3、3.538 7、5.761 9 h,T1/2β分别为78.696 8、39.626 6、41.332 6 h;AUC分别为191.550 7、60.1040、233.993 1μg/(g·h)[或μg/(mL·h)].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在白点鲑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对白点鲑以0.3 mg/kg的剂量分别单次口灌和腹腔注射伊维菌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连续进行采样检测,通过3p97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在2种给药方式下,伊维菌素在血浆、肌肉、肝和肾中的药时关系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口灌给药方式下,血浆中药动学参数为Tmax=4.503 h、Cmax=0.252 mg/L、t1/2ka=0.476 h、t1/2ke=331.160h、AUC=121.524(mg/L)·h;腹腔注射给药方式下,血浆中药动学参数为Tmax=2.751 h、Cmax=0.230 mg/L、t1/2ka=0.306 h、t1/2ke=153.868 h、AUC=51.689(mg/L)·h。[结论]两种给药方式下伊维菌素在白点鲑体内的药动学存在差异,腹腔注射给药比口灌给药吸收快。  相似文献   

8.
乙酰甲喹在美洲鳗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葳  刘文静 《福建农业学报》2016,(10):1028-1033
在水温(25±1)℃条件下,分别采用口灌和浸浴的给药方式,以120mg·kg~(-1)的单剂量混饲口灌及5mg·L~(-1)浸浴18h给予乙酰甲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肌肉、肝脏及肾脏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不同给药方式下乙酰甲喹在美洲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乙酰甲喹原药在美洲鳗鲡体内吸收良好、代谢快、体内残留少。口灌给药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_(max)为0.75h,达峰质量浓度C_(max)为4 115μg·L~(-1),消除相半衰期T_(1/2)为7.40h,总体消除率CL/F为41.89L·kg~(-1)·h~(-1),72h后血浆、肌肉、肝脏及肾脏中几乎检测不到原药;浸浴给药血浆中药物浓度于0.25h达峰,达峰质量浓度C_(max)为435.6μg·L~(-1),消除相半衰期T_(1/2)为0.26h,总体消除率CL/F为1.241L·kg~(-1)·h~(-1),2.5h后各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原药。2种方式给药乙酰甲喹在美洲鳗鲡血浆中分布均符合药动学一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及单用恩诺沙星在福瑞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残留消除规律,采用平行对照试验,将体质量为(200±30)g的鲤随机分为单用恩诺沙星组(对照)和联合用药组(没食子酸与恩诺沙星质量比为10:1),试验水温为26℃,各组均按2 mg/kg(体质量)剂量的恩诺沙星单次混饲口灌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鲤血浆、肌肉、肝胰脏、肾脏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恩诺沙星的浓度,并使用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分析药时数据。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能显著增大鲤各组织对恩诺沙星的吸收效率,提高有效药物浓度20.0%~44.9%,并加快了恩诺沙星的代谢和消除,240 h时联合用药组鲤血浆、肌肉组织中药物残留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4.2%和34.1%。  相似文献   

10.
林茂  纪荣兴  陈政强  范红照  谢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41-22343,22517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在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氟苯尼考以混饲口灌方式给药,剂量为30mg/kg,药时数据利用DAS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体内药动学的房室参数:吸收速率常数(K)分别为0.329和0.4491/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4.266和12.690h。非房室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57.099和285.945mg·h/L,平均滞留时间(MRT0-∞)为18.370和14.227h,半衰期(t1/2)为12.341和9.919h,达峰浓度(Cmax)为15.92和20.39μg/ml,达峰时间(Tmax)均为4h。[结论]建议在鳗鲡中使用氟苯尼考进行治疗时可采用30mg/kg体重的剂量,给药间隔为12h,即每天2次。  相似文献   

11.
氟苯尼考单剂量腹腔注射和灌服后在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健康鲫150尾随机分成两组,按30mg.kg-1剂量分别单次腹腔注射和灌服氟苯尼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在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腹腔液射和灌服两种给药方式的血药经时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腹腔注射和灌服给药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ρ=3.465 5(e-0.51t-e-14.88t)和ρ=7.669 9(e-0.04t-e-0.12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905±0.056)和(1.803±0.133)mg.L-1.h;分布速率半衰期(t1/2Ka)分别为(0.047±0.001)和(5.962±0.021)h,消除速率半衰期(t1/2Ke)分别为(1.367±0.025)和(16.763±0.017)h,体清除率(CLB)分别为(0.102±0.001)和(0.018±0.017)L.kg-1.h-1,最高血药质量浓度(ρmax)分别为(25.289±2.664)和(42.137±3.887)mg.L-1。  相似文献   

12.
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温20±1℃条件下,2.5mg·kg^-1剂量肌注和口服麻保沙星在中国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规律。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血淋巴、肌肉、肝胰腺内的Tmax和Cmax分别为0.147h.0.039h.0.103h和3.688μg·mL^-1、2.7331μg·mL^-1、4.524μg·mL^-1,AUC分别为8.474μg·mL^-1·h^-1、2.396μg·mL^-1·h^-1、18.310μg·mL^-1·h^-1(1/2)。为0.893h,0.103h、1.257h;t(1/2)B为9.866h、2.648h,4.947h,CL为0.118L·h^-1·kg^-1、1.043L·h^-1·kg^-1、0.137L·h^-1·k^-1。连续口服给药三种组织中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74h,55.14h.5.72h。根据本试验结果及多剂量给药原则,麻保沙星的合理给药方案为:口服2.5mg·kg^-1的剂量,每日1次给药。  相似文献   

13.
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3.1、542.9、411.4、205.9μg·h·mL-1,最大药物浓度(Cmax)分别为33.48、16.91、26.44、18.71μg.g-1和15.30μg·mL-1,9.20、5.39、7.78、6.88μg.g-1和4.50μg·mL-1;药物在各组织中消除时间较长,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69.0、141.4、113.4、36.7、63.5 h和27.3、49.2、77.0、38.5、62.7 h。结论:恩诺沙星以10 mg.kg-1剂量单次口服给药,对细菌引起的异育银鲫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需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并比较泰妙菌素混悬注射液和泰妙菌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7头健康猪,按随机拉丁方设计,进行单次给药剂量(10 mg•kg-1 b.w)静注、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和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血浆中泰妙菌素的浓度,罗红霉素作为内标,3P97药动学计算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 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β为2.04±0.23 h,t1/2α为0.39±0.06 h,t1/2π为0.12±0.04 h,Vd 为8.73±1.83 L•kg-1,AUC为3.78±0.52μg•mL-1•h-1,ClB为2.99±0.43 L•kg-1•h-1)。猪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Ka(0.06±0.01)h,t1/2β(3.67±0.41)h,Tmax(0.18±0.03)h,Cmax(1.32±0.25)μg•mL-1,AUC(2.62±0.21)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73.51%。猪肌注泰妙菌素混悬液的药时数据则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Ka(0.04±0.01)h,t1/2Ke(2.90±0.43)h,Tmax(0.27±0.03)h,Cmax(0.7±0.11)μg•mL-1,AUC(2.80±0.35)μg•mL-1•h-1,生物利用度为75.73%。t检验比较肌注泰妙菌素注射液和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两者除达峰浓度Cmax有显著差异外,AUC、t1/2Ka、Tmax、t1/2Ke和生物利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泰妙菌素注射混悬液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达峰迅速,消除较快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在单次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在杂交鲟(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对杂交鲟单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用3P9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杂交鲟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的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该药在血液、肌肉和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6%±1.14%、92.65%±1.5%、92.82%±1.39%,在杂交鲟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其在血液、肌肉和肝脏的表观分布容积v/f分别为26.987、6.2298、2.1515 L/kg;恩诺沙星在杂交鲟体内消除较慢,在血液、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90.139、114.9、901.835 h,总体清除率分别为0.2288、0.1047、0.02164 L/(kg.h)。鉴于恩诺沙星在杂交鲟体内消除较慢,建议养成阶段使用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五氯酚钠溶液(0、1、2、3、4、5、10mg/L)对鲫Carassiusaurtlgt~的毒性作用,并采用药浴的方式研究了五氯酚钠在鲫体内不同时间段的药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五氯酚钠对鲫的毒性作用很强,当药物浓度为10mg/L时,药浴1h后试验动物100%死亡;当药物浓度为2mg/L时,试验动物健康存活,药浴96h无死亡现象;将鲫在2mg/L的五氯酚钠溶液中浸浴24h后,药物迅速被鲫吸收,血浆中0.5h五氯酚钠浓度就能达到11.5ng/mL,1h达到峰值12.0ng/mL,但药物的代谢较慢,给药70d后才检测不到药物;药物在肌肉中的代谢与血浆中类似,1h达到峰值(11.84ng/mL),比血浆中的峰浓度略低,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MRT0-1、Tmax、Cmax、AUC0-4和MAT分别为12.6h、186.8h、260.4h、1h、11.84ng/mL、1106.5ng/(mL·h)、222.5h。  相似文献   

17.
适温条件下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MS-MS方法,研究了给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caureus单次口服(12 mg/kg)氟苯尼考后其体内的药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罗非鱼体内吸收迅速,1 h后血液和肌肉中的药浓度均超过1.0μg/mL(mg/kg),能够有效杀灭绝大多数水产病菌,Tmax和Cmax分别为5.05 h、6.67μg/mL和6.80 h、8.49 mg/kg,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以MIC=1.0μg/mL计)以上的时间大于50 h,组织滞留时间较长;血液和肌肉中的t1/2β分别为11.18 h和12.67 h,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8.8μg/(mL.h)和225.2 mg/(kg.h);氟苯尼考在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速率均快于肌肉,但最高药物浓度较肌肉中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给药59 h后罗非鱼各组织中的药物含量均低于美国FDA(1 mg/kg)及加拿大标准(0.8 mg/kg),说明氟苯尼考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