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产卵基质对红彩瑞猎蝽成虫产卵生物学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选择烟草叶片、棉花叶片、报纸、白纸、硫酸纸5种物质作为产卵基质,测定了产卵基质对红彩瑞猎蝽雌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产卵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彩瑞猎蝽雌成虫对产卵基质具有一定的偏好性,其连续45 d内在鲜烟叶上产卵次数、产卵选择率、累积产卵总量和孵化率分别为6.4次、32.7%、138.9粒和91.84%,显著高于棉花叶片和报纸等其他产卵基质(P<0.05)。红彩瑞猎蝽在烟叶上的产卵前期最短(4.8 d)、产卵历期最长(42.2 d),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综上,鲜烟叶是一种适合红彩瑞猎蝽繁殖产卵的基质,研究结果为红彩瑞猎蝽人工饲养技术中成虫交配产卵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天敌昆虫益蝽(Picromerus lewisi)雌成虫的产卵行为,筛选出适合雌成虫产卵的介质,在室内采用网室法观察了益蝽成虫的产卵行为,同时分析益蝽雌成虫在折叠与未折叠处理的牛皮纸、硫酸纸、A4打印纸和纱布4种介质上的产卵量、卵块集中度、产卵持续时间和卵的孵化率。结果显示,益蝽雌成虫的产卵行为表现为寻找产卵位置、产卵和停歇3个步骤;雌成虫能多次产卵且卵以卵块形式分布;雌成虫对折叠纱布具有较高的产卵选择性,在折叠纱布上的产卵集中度最高,为38.86%,产卵量(49.33粒)和总产卵量(140.87粒)较大,产卵持续时间最长,达38.27 d;折叠与未折叠的产卵介质对益蝽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牛皮纸、硫酸纸、A4打印纸、纱布4种介质上卵的孵化率均在90.00%以上。综上,天敌昆虫益蝽雌成虫产卵量大且卵的孵化率高,折叠纱布是室内规模繁育益蝽的有效产卵介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影响喙尾琵琶甲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喙尾琵琶甲及该属昆虫的人工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从饲养温度、产卵基质颗粒大小和基质含水量等方面比较研究雌虫的平均日产卵量差异。【结果】结果表明:饲养温度为20℃、室温(平均温度:21.8℃)、15℃、25℃时单雌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790、3.919、2.151、1.568粒,20℃时雌虫的产卵量极显著高于15℃和25℃饲养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室温时的产卵量极显著高于25℃饲养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15℃时的产卵量。温度达到30℃时出现大量死亡;采用小颗粒产卵基质(30目)时雌虫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基质颗粒过大(30目)时的产卵量,基质颗粒40目、30~40目、20~30目、10~20目、无基质时单雌日产卵均值分别为2.525、2.412、1.418、1.266、1.519粒;在含水量为10%~15%基质中的产卵量远多于其他含水量组,占总产卵量的68.49%。同时发现,喙尾琵琶甲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00:00-06:00时间段,占全天产卵量的73.48%。【结论】温度、产卵基质颗粒大小及含水量多少对雌虫的产卵量影响较大,雌虫对产卵环境具有极强的选择偏好性。20℃左右、小颗粒产卵基质(30目)、基质含水量10%~15%等条件较适合喙尾琵琶甲产卵。喙尾琵琶甲在长期的进化选择下更偏好于在静谧的深夜产卵。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的产卵规律及最适交配时间,为有效缩短蚕种卵龄差及改进蚕种制种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杂交原种4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的母蛾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品种在不同时间点交配其母蛾在各时段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百分比及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找出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交配形式的产卵规律.[结果]同一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有所不同.中系品种(芙蓉×932和932×芙蓉)拆对后产卵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和产卵低谷期,产卵曲线呈波浪形,其中于8:00和9:00交配的母蛾产卵不集中,产卵时间跨度长;而于10:00和11:00交配的母蛾拆对后迅速产卵并达产卵高峰期,产卵相对较集中.日系品种(湘晖×7532和7532×湘晖)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4个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其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各品种间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间点交配对产卵高峰期和产卵集中度有影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发生规律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家蚕母蛾产卵规律适当调整母蛾交配、拆对、投蛾和收蛾等的时间点,蚕种保护及浸酸也可参考母蛾产卵规律进行相应处理,减少卵龄差,提高蚕卵孵化整齐度及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洞庭×碧波原蚕雌蛾的产卵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洞庭、碧波原蚕雌蛾的产卵习性,设洞庭♀×碧波♂、碧波♀×洞庭♂2个对交组合,调查洞庭、碧波原蚕♀蛾各时段的产卵量、产卵比例、卵质特征等产卵习性。结果表明:洞庭品种在拆对后2h逐渐进入盛产卵时段,产卵高峰时间集中在18:00—20:00,产卵比例占55.69%,其良卵、不受精卵、死卵的产出高峰均集中在同一时段,良卵率在产卵高峰时段最高,为98.49%;不受精卵率在产卵后期最高,在4.21%~5.95%;死卵率在产卵初期最高,为0.38%。碧波品种在拆对后很快进入盛产卵时段,高峰产卵时间集中在16:00—18:00,产卵比例占53.82%,其良卵、不受精卵、死卵的产出高峰也集中在同一时段,良卵率在产卵后期最高,为97.78%,产卵高峰时段位居第二,为93.88%;不受精卵率在产卵盛期最高,为6.78%;死卵率在产卵后期(20:00—22:00)最高,为1.9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碧波原蚕雌蛾的产卵速度快于洞庭原蚕雌蛾。洞庭为母本的杂交种适合以平附形式采种,碧波为母本的杂交种适合以散卵形式采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饲料、温度、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有奶粉的饲料饲养幼虫或成蝇,家蝇产卵量最大。最适产卵温度是24℃,产卵温域是12.5~35.3℃。每对平均产卵量与成蝇对数成负相关。群体最适产卵密度是19498对/m3。  相似文献   

7.
吕亮  李培涛  罗举  张舒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641-5642
调查稻飞虱在几个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产卵部位等特征,结果表明,稻飞虱产卵行为具有明显的生态位分布,偏向于距叶鞘基部20 cm以上的叶鞘及距叶片基部10~20 cm的叶片上产卵.在叶鞘的平均产卵量明显高于叶片,说明叶鞘更适合于稻飞虱产卵.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产卵场基质、亲龟年龄及放养密度对蛇鳄龟(Chelydra serpentine)繁殖性能的影响,对不同产卵场基质、亲龟年龄和放养密度条件下蛇鳄龟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受精率等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产卵场基质对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影响显著,1/3黄砂加2/3红泥作为产卵场基质条件下蛇鳄龟的产卵率、平均产卵量最高(P<005);亲龟放养密度对蛇鳄龟受精率影响显著,放养密度048只·m-2时受精率最高(P<005);亲龟年龄对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和受精率影响显著,随着亲龟年龄的增加,产卵率、平均产卵量和受精率均提高(P<005)。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了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产卵前期、卵期、产卵量、雌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全麦粉作为洋虫成虫的饲料,可以缩短成虫的产卵前期,增加产卵量,产卵前期平均为6.50 d,平均产卵量为78.70粒.所以,就繁殖种群而言,在洋虫羽化后饲喂全麦粉有利于种群获得更大的产卵量,更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暗黑鳃金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因素,为人工饲养暗黑鳃金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食物、不同性比、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土壤类型以及不同根际土等条件处理暗黑鳃金龟成虫,研究其对暗黑鳃金龟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喂食榆树叶成虫的产卵量最高,喂食槐树叶成虫的产卵量最低;不同性比条件下,雌虫的比例大产卵量高,雌雄比例为3∶1时产卵量最高,雌雄比例为1∶1时最早达到产卵高峰期;不同密度下,暗黑鳃金龟成虫单位面积产卵量随成虫数量增加而增大,但单雌产卵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单箱饲养密度在200头左右最佳;黏土为最适宜成虫产卵的土壤环境;成虫在种植小麦的根际土中的产卵量最高。[结论]在暗黑鳃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中,暗黑鳃金龟成虫的产卵量受食物、性比、饲养密度、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小亚  陈国庆 《浙江农业科学》2012,(9):1274-1275,1278
采用室内饲养笼观察法,分别测定了南亚果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在果皮完好、果皮刺孔、果皮被橘小实蝇产卵条件下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在饲养笼条件下,南亚果实蝇对完好的柑橘果实不产卵为害;对表皮刺孔或橘小实蝇产卵后的柑橘均,可在刺孔内或橘小实蝇产卵孔内继续产卵为害。在柑橘果皮可产卵为害的条件下,温州蜜柑较四三九和椪柑更易被南亚果实蝇产卵为害。  相似文献   

12.
4.产卵、采卵与装箱 金钱龟在气温22℃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在华南一般3月份交配,在长江流域通常4月份交配.4-5月开始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每年每只雌龟产卵1-2次,1000克左右的雌龟每次产卵2-4枚;1500克左右的雌龟每次产卵4-8枚.金钱龟产卵与乌龟、甲鱼相似,产卵前到处爬行,选择砂土质地松软、安全之处产卵,然后用后肢挖穴,穴深8-10厘米、直径4-6厘米的斜筒状,若周围宁静则顺利产卵;若突然受惊便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及刻槽产卵习性。[方法]通过野外及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刻槽产卵习性。[结果]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产卵处距地面高度与树枝胸径、观察孔(刻槽产卵点)数与树枝胸径、产卵处树皮厚度与树枝胸径呈线性相关。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刻槽产卵习性主要分为产卵部位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从开始咬槽至封槽结束历时(38.29±16.47)min。[结论]为综合防治危害绿化树种糖槭的光肩星天牛和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生殖行为及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曾晓英  姜虹  孙运鹏  黄桂辉 《农技服务》2011,28(11):1604-1605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蚕8号产卵的情况,调查贵蚕8号的正反交种在不同光照(自然光照、黑暗)环境下的产卵成绩。结果表明:贵蚕8号在投蛾后2~4 h和6~8 h出现产卵高峰。黑暗条件下,贵蚕8号产卵早且产卵量较高。在产卵后期不受精卵比重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光周期和温度对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自然滞育种群成虫滞育后生殖生物学的影响,明确“滞育发育”与滞育强度、滞育解除与滞育后发育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中华通草蛉自然种群分别于11月、1月、3月在18、22、28℃及不同光周期(15D﹕9L、13.5D﹕10.5L、12L﹕12D)下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和雌成虫寿命等。【结果】温度对滞育解除后的中华通草蛉成虫的产卵前期(P<0.001)、产卵历期(P<0.001)、产卵量(P=0.012)和雌虫寿命(P<0.001)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中华通草蛉解除滞育后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雌雄成虫寿命均缩短。11月份22℃下成虫产卵量最高,而18℃下最低,且3个温度间产卵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1月份(P=0.604)与3月份(P=0.745)不同温度间产卵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越冬时期对滞育成虫产卵前期有显著性影响(P<0.001),且随越冬时间延长产卵前期减少。成虫在1月份产卵量高于其它越冬时期,且只有在光周期15D-9L条件下差异显著(P<0.05),其余光照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越冬时期对成虫产卵历期和雌虫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过程中的产卵前期(P=0.240)、产卵历期(P=0.234)及雌虫寿命(P=0.155)均无显著性影响。中华通草蛉成虫在15D﹕9L条件下产卵量最大,且在11月份(P=0.008)与3月份(P<0.001)显著高于其它光周期下,1月份则光周期对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735)。交互作用显示,温度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016)及产卵量(P<0.001)影响显著,而对产卵历期(P=0.321)和雌虫寿命(P=0.583)则无显著影响。光周期与越冬时期的交互对产卵前期(P=0.664)、产卵历期(P=0.074)和雌虫寿命(P=0.052)均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影响成虫产卵量(P=0.031)。【结论】温度对滞育后发育生物学特性均有显著性影响。越冬时期只对产卵前期和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不同越冬时期滞育强度不同且滞育解除过程的能量消耗会对产卵量有一定影响。光周期只对产卵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光照长度会影响中华通草蛉卵粒的形成。温度和越冬时期比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后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4.产卵①产卵池应背风向阳,注排水方便,面积0.5~1亩,清除杂草和野杂鱼。孵化池面积2~3亩,条件同产卵池。鱼巢可激发产卵和粘附受精卵,常用稻草、杨柳须根、水草、金鱼藻等,扎成直径5~10厘米1束。②自然产卵,水温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和两代14d慢性毒性试验,观测大型溞的存活率、生长速度、产卵量、产卵时间、子代大型溞的恢复试验等生物学指标,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以及低浓度暴露状态下生物参数与生化指标的关系,寻找敏感性毒性指标。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大型溞的产卵量、产卵时间以及卵的孵化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各项指标的敏感性顺序为幼溞数>第三次产卵数>胎数>第一次产卵时间>第一次产卵数>脱皮次数>体长;子代恢复试验显示,存活下来的后代虽然有一定的恢复,但较高浓度暴露组的一些敏感指标如产卵量和产卵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显著,其中受影响比较严重的指标是第三次产卵时间、第三次产卵数和幼溞数等。第一胎F1(1st)和第三胎F1(3rd)恢复试验中,未发现死亡溞、雄溞和冬卵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蚕种保护及人工孵化提供准确的浸酸适期和入库冷藏时间,提高蚕卵卵质和孵化率,调查了云南现行家蚕品种芙蓉·932、湘晖·7532、菁松、皓月、云蚕7、云蚕8的12个原种母蛾拆对后产卵量和卵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家蚕原种的产卵量及卵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皓月A×B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卵量为441.31粒/蛾,不良卵比例为2.61%,芙蓉×932个体间产卵量差异大,平均产卵量为355.47粒/蛾,不良卵达总产卵量的43.2%,在所调查的12个家蚕原种中综合表现最差;不同家蚕原种的盛产卵时期与产卵速度略有差异,除云蚕8B×A外,盛产卵时期主要集中在投蛾后第1~6 h,超过80%的总产卵量集中在1~9 h。云蚕7A×B产卵速度最快,投蛾后1 h即达到产卵高峰,且5 h内产卵量达总产卵量的80%以上,云蚕8B×A产卵高峰期为投蛾后第8 h,在10 h总产卵量超过80%,产卵速度最慢。在蚕种繁育过程中宜根据不同品种的不同产卵规律对交配、袋蛾、浸酸适期和入库适期等技术采取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符真  胡兵  涂小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23-16423
[目的] 观察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的产卵情况。[方法] 在实验室自然条件下,以龙葵叶饲养茄二十八星瓢虫直至雌虫死亡,每天观察产卵情况并记录产卵量,最后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茄二十八星瓢虫雌虫的实际产卵天数平均为19.0 d,平均寿命为56.3 d,即实际产卵天数约占其寿命的1/3;其产卵前期平均为6.1 d,最长为13.0 d,最短为3.0 d;其产卵期平均为44.0 d,最长为59.0 d,最短为16.0 d;每雌一生的产卵总数平均为618.0粒,最多为791.0粒,最少为263.0粒,产卵期的平均每天产卵数为14.0粒,按实际产卵天数计算的每天产卵数为32.5粒。茄二十八星瓢虫产卵呈现一定的间歇性,大部分间歇时间为2-3 d,最长间歇时间为10 d。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第1、2、3、4周分别平均产卵73.0、120.0、156.6和76.0粒。[结论] 该研究为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饲料,温度及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饲料、温度、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有奶粉的饲料饲养幼虫或成蝇,家蝇产卵量最大。最适产卵温度是24℃,产卵温域是12.5-35.3℃。每对平均产卵量与成蝇对数成负相关。群体最适产卵密度是19498对/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