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 033.13 kg/hm2(干7 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 770.4 kg/hm2(6 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苜蓿品种引种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对引自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的耐寒性、抗病性与生产性能等主要生物学形状,于2002 ~2004年进行了田间栽培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耐寒性的表现上,17个品种中,在冬季地表具有厚积雪的条件下,除了霍普兰德和WL323越冬率低于85;外,其它品种均在90;以上;新牧1号杂花苜蓿和阿尔冈金在其它品种染病均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能力 ,受害面积比例低于20;以下;王后、DK120、霍普兰德、WL323、DK134、新牧1号、德宝和三得利,其生长和再生生长速度表现较快;从各品种的干草产量来看,多数品种表现出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年可收4茬草,DK124、DK120、德宝、亮牧2号、霍普兰德5个品种第一年就均超过了10 000 kg/hm2.从生育期、生长特性、抗病性、干草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以新牧1号杂花苜蓿表现最为优秀,其次为DK124、亮牧2号和霍普兰德.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研究了16个不同秋眠级品种的产量、鲜干比、茎叶比、株高、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爱菲尼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皋兰2号、多叶王、苜蓿王、牧歌,且爱菲尼特鲜干比较高,其次为德宝,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就茎叶比而言,赛迪最低,其次为爱菲尼特、多叶王、苜蓿王、猎人河、盛世、WL612;德宝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次为赛特、多叶王;从品质方面来看,阿尔冈金CP含量最高,其次为爱菲尼特、WL612、苜蓿王、金皇后.整体而言,半秋眠型品种爱菲尼特综合表现较好,其次为首蓿王、多叶王、WL612,它们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适应性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宁夏中部扬黄灌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本研究选用国内外常见的19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以当地紫花苜蓿为对照,进行小区试验,研究其干草产量、出苗率、越冬率、分枝数、株高、生长速度、鲜干比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4个营养成分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选择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株高、生长速度和鲜干比与干草产量的关联性最大,灰色关联系数分别为0.856 4、0.856 2和0.810 8。BR4010、阿尔冈金和甘农4号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大于0.800 0,分别为0.846 1、0.838 2和0.807 7,年干草总产量分别为17.81 t/hm2、17.48 t/hm2和15.77 t/hm2。聚类分析将该19个品种分为三类,其中阿尔冈金、WL353LH和WL343HQ为一类,年干草总产量可达16.48 t/hm2以上。综合以上结果,BR4010、阿尔冈金、甘农4号、WL353LH和WL343HQ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阿尔冈金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5.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宜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种植的高产苜蓿品种。【方法】2012-2014年采用小区试验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产量性能研究。【结果】8个苜蓿品种在银川地区都能安全越冬,皇冠生产性能最强,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9.64t/hm2,且鲜干比和茎叶比相对较大;三得利、WL343HQ、金皇后、柏拉图、阿尔冈金生产性能较强,3年平均干草产量为17.01~18.14t/hm2;中苜1号和固原紫花年平均干草产量较低,仅为14.66和11.35t/hm2。刈割茬次显著影响苜蓿的干草产量、鲜草产量、株高,随刈割茬次的增加3个指标明显下降,刈割茬次对鲜干比和茎叶比的影响相对较小。所测的5个指标中,除鲜干比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外,其余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结论】皇冠在宁夏引黄灌区生产表现最好,适合大面积推广;中苜1号和固原紫花表现相对较差,不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常规方法测定研究国内外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草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干草产量以西香最高(17 345.87 kg/hm2),其次为阿尔冈金、苜蓿王、WL-323、WL-323ML、巨人,分别为16 685.85~15 208.76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为会宁品种,其次为巨人、农宝、WL-323HQ、WL-323ML、阿尔冈金、金黄后、苜蓿王、分别为18.2%~17.01%.头茬及二茬的产草量、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三茬.从产草量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苜蓿王、巨人、WL-323ML、阿尔冈金、WL-323HQ、西香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突出,应成为渭北旱塬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豆科牧草品种.高品质的豆科牧草的适宜利用时期为初花期.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黄河滩区对六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分析全年鲜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WL363苜蓿全年鲜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7.25 t/hm2,13.21t/hm2,显著(p0.01)高于其他参试品种;拉迪诺苜蓿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众,特别是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表现较好。综合评价,WL363苜蓿产量较高,营养价值在参试品种中表现适中,适合河南黄河滩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不同多叶型苜蓿单株扦插后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9个苜蓿品种的多叶单株进行了茎节扦插繁殖,时繁殖后不同苜蓿群体的生长速度、再生性、茎叶比、鲜干比、多叶数量百分率、多叶重量百分率、产量等多个性状进行了综合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多叶枝、多叶节、三叶节扦插均表现出多叶性状,其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和多叶数量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参试品种扦插多叶型苜蓿的多叶植株数量百分率均远大于亲本;皇冠、阿尔冈金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快,而WL-252HQ 和WL-232HQ 2个品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慢,苜蓿王、阿尔冈金、皇冠、WL-323、飞马5个苜蓿品种的二茬、三茬再生速度均较快,而WL-252HQ和WL-232HQ 2个苜蓿品种的再生速度最慢;飞马的平均多叶数量百分率极显著高于其他8个品种,其中阿尔冈金、皇冠、CW200较高。苜蓿王最低;飞马的茎叶比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WL-252HQ、 WL-323、CW200、皇冠、阿尔冈金5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WL-232HQ;不同苜蓿品种间第1茬和第2 茬产草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飞马的产草量最高,WL-232HQ的最低;飞马的综合生产性能最好,阿尔冈金、皇冠较为理想,WL-232HQ的综合生产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浅山干旱区紫花苜蓿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引进的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天水市浅山干旱区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王、金皇后的鲜干比,较对照品种天水苜蓿分别高8.73%、8.48%,叶茎比均低于对照品种。鲜草总产量以哥萨克最高,为88 244kg/hm2,较对照天水苜蓿增产194.00%。干草总产量以德宝最高,为22 209 kg/hm2,较对照天水苜蓿增产196.75%。德宝、哥萨克、苜蓿王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天水浅山干旱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互作效应与紫花苜蓿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在田间通过施用氮、磷、钾肥料,研究肥料对加拿大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美国苜蓿(WL-232HQ)[Medicago sativa (WL-232HQ)]和敖汉苜蓿[Medicago sativa(AoHan)]3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牧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产量最高的施肥方案为:不施尿素、过磷酸钙施用量907.8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320.00kg/hm2,并筛选出美国苜蓿WL-232HQ应是通辽地区首选种植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1.
双氰胺对氮肥增产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水田和旱田应用双氰胺(不同用量+氮素)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双氰胺在水田条件下(施用量8~32kg/hm2),增产幅度为12.2%~14.3%,最高产量施用量为21.4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用量为20.97kg/hm2,施用比例为1∶0.11~0.15。在旱田条件下(施用16.5~49.5kg/hm2),增产3.4%~6.6%,最高产量施用量为38.6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用量为33.9kg/hm2,其比例为1∶0.15~0.18,可作为玉米的安全生长用量。  相似文献   

12.
对4个木薯品种——华南7号、KU50、南美1号、华南205在云南省元谋县、保山市隆阳区和永德县3个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南美1号在隆阳区试验点的鲜薯产量最高(59548.5kg/hm2),KU50在永德县鲜薯产量最低(32 812.5 kg/hm2);KU50在元谋县的干物质含量最高(47.6%),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3%);华南205在永德县的淀粉含量最高(41.7%),在隆阳区试验点最低(27.2%)。综合3个主要指标,KU50在元谋县干热区适应性最好,可作为该地区推广种植品种;KU50和南美1号可作为隆阳区的推广种植品种;华南205可在永德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宣薯3号一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最佳施肥方案为农家肥11 250kg/hm2、N肥172.5kg/hm2、P肥75kg/hm2、K肥150kg/hm2,N∶P∶K比例为1∶0.4∶0.9,产量高达30 481.5kg/hm2,产投比为3.1∶1;马铃薯种薯数量的最大施肥方案为N肥156kg/hm2、P肥85.5kg/hm2、K肥120.5kg/hm2,N∶P∶K比例为1∶0.55∶0.77,产量高达158 055个/hm2。  相似文献   

15.
“B232”系由“赣苎1号”的优良单蔸与“家麻”杂交,从其F1代种子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77%,增产达极显著。大田生产示范推广,平均产量在2250kg/hm2以上,较对照“芦竹青”增产43.50%。单纤维支数高,3年省区试平均为2472.60支,达特优质指标。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和疫病。该品种以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风、易剥易刮和适应强为其优良特性问世。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评价了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连续3年的株高、产量等性状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四季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能正常生长。3年生长过程中‘SR4030’、‘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巨能6’、‘巨能551’、‘新牧2号’、‘鲁苜1号’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表现较好,其中,‘SR4030’年干草总产量最高达20.53 t/hm2,株高最高达76.50 cm;‘龙牧806’、‘草原3号’、‘大富豪’、‘DLF-194’、‘皇后’、‘阿尔冈金’、‘苜蓿王’、‘敖汉’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较低。总体而言,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和株高随茬次增加呈降低趋势。‘SR4030’的生产性能最好,是最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的品种,其次为‘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冬小麦"三系"高产制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育系AL22(A)和恢复系99 AR144-1(R)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父母本行比、氮肥用量和化学调控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父母本行比对制种产量影响较大,当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最高,为1 718.1 kg/hm2,比平均制种产量高25.7%;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时,制种产量可达1 636.8 kg/hm2,比对照(不施氮肥)高33.9%;拔节期喷施壮丰安和赤霉素对制种产量影响不大。[结论]在该试验中,当父母本行比为2∶6、拔节期追施尿素240 kg/hm2、拔节期喷施壮丰安225 ml/hm2和赤霉素30 g/hm2时,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新型能源植物菊芋资源的引种鉴定与海涂利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菊芋品种进行了海涂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大兴1号的产量表现较好,鲜产、干产和糖产量分别达到77413.8、17505.9、12381.9 kg/hm2;徐州2号次之,其鲜产、干产和糖产量分别达到71918.1、16090.5、10349.4 kg/hm2。因此这2个品种在江苏沿海滩涂能源作物的开发利用上均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分析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可知,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高于施用比例为1∶3∶2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