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种对虾幼体疾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以来,在汕头市的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育苗过程中,每年均出现对虾幼体发光病(暂名)和红圈病(暂名),给对虾育苗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物对中国对虾育苗期病害防治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已摸索出一套规律,特别是对虾工厂化育苗正在形成一种规范。怎样在现有的育苗设施中,通过施加药物来防治病害及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即提高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乃是人们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在育苗期间生产单位普遍使用抗菌素等药物,但具体的报道还少见。为探索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可能性,我们于1983年3~4月间在浙江省普陀县对虾育苗厂进行了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方面己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着育苗成绩不稳定的现象。即各育苗单位之间、一个育苗单位的年与年之间、茬与茬之间,甚至同一单位、同年、同茬的不同池之间的育苗成绩差别显著。造成这种育苗成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虾幼体感染疾病后引起的大量死亡。因此对虾幼体疾病的防治问题,目前己成为对虾育苗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23日至7月5日,我场利用珍珠贝育苗室进行对虾育苗试验取得了成功。初步摸索到了珍珠港长毛对虾(Penaeus penlcillatus Alcock)的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幼体培育等规律。此外使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对虾幼体成活率,除了必须具备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虾、适口性好及营养丰富的饵料外。还要注意产卵亲虾的数量、产卵时间的控制,并加强育苗期间水质、水温及对虾育苗密度的控制及管理。  相似文献   

6.
1.l 试验地点和条件 试验地点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育苗厂。该厂原为对虾育苗厂,育苗水体1000 m3 ,每池 34 m3 ,配套设施完善。取其一车间  相似文献   

7.
提高对虾幼体存活率,增加单位水体出苗量,是提高育苗设施利用率,增加苗种数量,降低育苗生产成本,促进对虾增养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对虾属Metapenaeus为对虾科Penaidae中的重要类群,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新对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人工育苗中,虾类幼体发育分期对指导生产有现实意义。国外学者M.S.Muthu等(1978)对近缘新对虾和道氏新对虾的糠虾(Mysis)阶段分为5期,并在第Ⅴ期糠虾幼体之后增加两个中间期,形成N-Z-M-I的“6-3-5-2”模式。作者在中型新对虾的幼体变态实验观察中注意到,糠虾幼体在一次蜕皮后其体长和附肢形态均有渐微的变化,这种形态上的细微差异不宜作为分期的依据,幼体分期的主要依据以蜕皮为标志。因此新对虾属的幼体发育分期可借鉴中国对虾(Pnuaeusorientalis)幼体分期模式划分,即N-Z-M为“6-3-3”。  相似文献   

9.
1998年闽南地区斑节对虾人工育苗幼体成活率普遍很低。作者结合多年的斑节对虾育苗生产经验,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进行提高幼体成活率的试验。从无节幼体到仔虾幼体后期(P_(10)—P_(16)),试验的总成活率为42.1%。  相似文献   

10.
<正> 碳酸氢钠(NaHCO_3),又名小苏打,溶解在水中后,作为一种缓冲溶液,在今年的对虾育苗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可调节对虾人工育苗用水的 pH 值,对对虾幼体孵化、变态和水中生物的组成没有副作用。今年由于春旱,我处刚纳入育苗池的水,pH 值高达8.9~9.3,超过了对虾幼体忍耐的上限(8.7)。pH 值是水中各理化因子的综合反应,pH 值高,证明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是否能加酸予以中和或加缓冲物质使 pH 值下降,然后再进行育苗?这样  相似文献   

11.
作者由运载亲虾水体分离出弧菌119株,发现9个种,并用所得菌株做了弧菌对虾卵孵化影响及虾苗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弧菌严重地影响草虾卵的孵化,对虾苗各阶段幼体都表现出很强的致病性,尤其是对蚤状幼体的致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控制对虾弧菌病药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一株对虾弧菌病病原菌对24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了几种抗菌性较强、抗菌谱较广且价格较低廉的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及药物在海水环境中对该菌作用的有效性和药物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MIC值,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药物之间的作用表现为:协同、拮抗和无关三种结果,不同药物在不海水中作用时间不一。本文对药物滥施乱用的后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效控制病菌、合  相似文献   

13.
半封闭式人工生态养殖对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半封闭式人工养殖对虾是通过对虾与梭鱼,扇贝混养及和适时进水,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探讨了半封闭人工生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及其对虾生长,体质及抗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对16种饲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利用三氧化二铬为指示物,测定了平均体长在8.0-9.0厘米的对虾对卤虫等16种不同饲料源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按消化率的高低顺序排列则为:卤虫,蓝蛤,熟豆饼、秘鲁鱼粉、生豆饼、FS酵母、花生饼、ESB酵母、棉籽饼、肉粉、菜籽饼、羽毛粉、TPL-32酵母,血粉、麦麸和玉米粉,该研究结果为评价某一饲料源的营养价值和开发适于中国对虾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海增殖日本对虾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苏振明 《水产学报》1996,20(1):25-29
对黄海增殖日本对虾群体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了该群体的合理开捕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在池塘中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池养对虾生长情况的现场测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求得体长及体重的生长方程式分别为:Lt=14.0733[1-e^-0.1403(t-0.8350)]和Wt=33.4479[1-e^-0.1403(t-0.8350)]^3,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t'=8.7。对虾在池塘中的实际生长速度由于受池塘生态环境及鲜活饵料供应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分别在7月上旬、8月上旬及9月中旬出现三次生长高峰。适当减少高  相似文献   

17.
对虾的主要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吉桥  徐锟 《水产科学》2002,21(5):23-28
诊断对虾病原的方法有传统的形态病理学(光镜和电镜直接观察和组织病理学等)、扩增和生物测定、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对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V)、肝胰脏细小病毒病(HPV)、拖拉症(Taura syndrome,TS)、白斑综合症(WSSV)、斑节对虾型杆状病毒病(MBV)和杆状对虾病毒病(BP)等病原均采用非放射性的基因组探针目前已研制出了NHP、某些弧菌(Vibrio spp)和微孢子虫的传统基因探针,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采用DNA扩增方法确立的检测某些病原的高敏感性方法也应用在对虾病原诊断上。  相似文献   

18.
陈辉  王文清  朱小玲 《海洋渔业》2009,31(4):347-356
从日本沼虾中克隆了cDNAs编码的蜕皮激素受体基因(MnEcR)核苷酸序列。将编码区中的配体结合域(LBD)氨基酸序列与甲壳纲和昆虫纲中已知EcR s的该区域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了高度的相似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MnEcR与甲壳类物种的同源性要高于昆虫类物种。采用RT-PCR技术对MnEcR转录本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眼、头胸甲下的表膜和卵巢中表达尤为突出。接着采用实时RT-PCR技术对MnEcR转录本在胚胎发育各期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卵裂期到原肠期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从前无节幼体期开始至后无节幼体期表达水平呈显著的增加,并在后无节幼体期时达到最大,随后在前溞状幼体期和溞状幼体期表达水平又显著下降。由此说明MnEcR可能作为与胚胎发生相关的某些蜕皮甾类信号分子的媒介物,并间接说明在胚胎发生中某些蜕皮甾类参与了重要的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早期发育阶段内壳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学特征,本研究采集其红珠与黑珠期、心跳期、出膜期、初孵化幼体、5日龄、10日龄6个时期的金乌贼,分别测量其胴腹长(DML)、胴宽(MB)、体重(BW)、壳长(CL)、壳宽(CB),壳重(CW)、生长纹数(LN)7项指标,进行内壳形态学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红珠与黑珠期、出膜期和10日龄时期各生长指标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心跳期、初孵化幼体期和5日龄时期部分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红珠与黑珠期、心跳期的第1主成分为质量因子(体重和壳重),出膜期、初孵化幼体、5日龄、10日龄等4个时期的第1主成分为长度因子(胴腹长和壳长),这表明金乌贼不同时期内壳形态学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出膜前(红珠与黑珠期和心跳期)质量因子的增长优于长度因子的增长,而出膜后(出膜期至10日龄时期)长度因子的增长优于质量因子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Partial migration, in which some individuals of a population migrate while other individuals remain resident,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ontogenetic shifts to better feeding areas or as a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but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relatively unknown.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exhibit partial migration, with some individuals remaining in freshwater (freshwater resident) while others undertake an anadromous migration, where they spend time at sea before returning to breed in freshwater (migrant). We reared full‐sibling groups of offspring from freshwater‐resident and anadromous brown trout from the same catchment in the laboratory under common garden conditions to examine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their early development. Freshwater‐resident parents produced eggs that were slower to hatch than those of anadromous parents, but freshwater‐resident offspring were quicker to absorb their yolk and reach the stage of exogenous feeding. Their offspring also had a high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from the egg stage to the start of exogenous feeding (so were larger by the start of the fry stage) than did offspring from anadromous parents despite no difference in standard metabolic rate, maximal metabolic rate or aerobic scope. Given these differences in early development, we discuss how the migration history of the parents might influence the migr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offsp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