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农 98 - 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2 0 0 3年在本地试种 ,表现良好。1生育特性。植株呈塔形 ,长势稳健。生育期 1 30天左右 ,株高 1 5 0 cm左右 ,叶片中等 ,色深 ,皱折明显 ,结铃性强 ,铃卵圆形有铃尖 ,吐絮畅。2产量表现。经测定 ,2 0 0 3年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2 .73万株 ,单株结铃 1 8.8个 ,铃重 4.6~5 .3g,衣分 40 %以上。公顷产皮棉 1 0 0 7kg,比中棉所 2 9( 941 kg)增加 66kg,增产 6.5 %。3抗性强。抗虫性较好 ,抗渍性、抗病性好。4栽培要点。 ( 1 )适期播种。播种期宜在 4月上旬双膜育苗 ,5月中旬移栽…  相似文献   

2.
川棉 45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 1 984年以 77- 98与江苏棉 1号杂交后连续与江苏棉 1号回交 ,选择出抗病虫抗螨均好的“1 0 9- 2”品系与中棉所 1 2杂交 ,然后经过多年系统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 .1丰产性1 997和 1 998年在四川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 ,川棉 45每公顷子棉产量分别达 3 1 46 kg和 3 2 4 6 .5 kg,比对照分别增产 8.4%和 1 0 .45 % ,每公顷皮棉产量分别达 1 3 6 2 .9kg和 1 44 5 .9kg,比对照分别增产8.1 4%和 1 2 .47% ,每公顷白花皮棉产量分别达1…  相似文献   

3.
新丰66是山东农业大学用L 6做母本与115杂交,经多代连续选择而成。于2005年4月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出苗好,长势旺而稳健,植株塔形,株型较高大清秀,果枝略上冲,茎秆紫绿粗壮,果枝部位7.36节,开花结铃快,铃呈卵圆形,大而均匀,铃壳薄,烂铃轻,吐絮畅而集中,易收摘,纤维洁白,霜前花率高。稀植丰产栽培。在河南省区试中,全生育期135天,株高95.32 cm,铃重5.33 g,衣分41.7%,子指10.14 g。2产量性状该品种适应性广,结铃性强,丰产性好,在2002年的省区试中,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达到每公顷1638 kg、14…  相似文献   

4.
新塔棉4号于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定。新塔棉4号全生育期129 d左右,果枝为Ⅱ式,单株结铃6.45个,铃重5.85 g,衣分42.10%,霜前花率96.60%。抗枯萎病,感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 708.3 kg、2 409.7 kg和2 330.4 kg。基于新塔棉4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1年引入我市小面积试种表现较好,2002年大面积生产示范,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当地推广的常规抗虫棉品种。2003年重点推广,2004年达到2万多公顷,成为漯河市棉花生产的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1年在大区品比试验中,在未防治棉铃虫的条件下,中棉所43霜前子棉产量每公顷4385.6kg,比对照新棉33B增产29.6%,子棉总产每公顷4789.3kg,比对照增产20.5%。大田示范6.6公顷,4月3日方块育苗,5月6日移栽,每公顷4万株左右,常规管理情况下,平均单株成铃22.8个,子棉产量每公顷4712.…  相似文献   

6.
晋棉 35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冀棉2 0群体中系选而成。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特点。2 0 0 0 - 2 0 0 2年通过了山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2 0 0 3年 4月 5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品种特性1 .1生育与农艺性状。该品种属中早熟陆地棉类型 ,株型较大 ,略松散呈桶形 ,叶色稍浅 ,叶皱明显 ;该品种出苗好 ,苗齐苗壮 ,全生育期 1 2 7天长势较强 ;结铃性好 ,衣分较高 ,铃长卵圆形略尖 ,吐絮畅而洁白 ,铃重 5 .1 g,衣分 40 %左右 ,子指 1 0 .0 g,衣指7.1 g。1 .2抗病虫性。抗病性经山西省棉花所植…  相似文献   

7.
绿亿棉8号     
曹结宝 《中国棉花》2008,35(1):18-19
绿亿棉8号(湘杂2008)系安徽省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采用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系统选育稳定后的W3作父本,选育优质、抗病、丰产品种(系)RW3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的优质、高产品种。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湘审棉2007003。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早中熟杂交棉花品种,生育期121天左右。植株中等,茎秆较软,茸毛较少,叶中等大小,铃卵圆形,铃较大,结铃性强,果枝匀称,节间适中,果节多,吐絮畅,絮白色,有丝光。铃重5.95g,衣分42.5%,子指11.4g,衣指8.1g。2产量表现2005年湖南省区试每公顷皮棉1654…  相似文献   

8.
研究棉花品种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及演变规律,为棉花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统计了201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50个黄河流域春棉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表现,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株高、籽指和平均籽棉单产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分别增长0.13 cm、0.12 g和63.17 kg·hm-2。相关分析表明,衣分、株高、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铃重、生育期和籽指均与籽棉单产呈正相关,其中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与籽棉单产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衣分、单株结铃数、铃重和籽指对籽棉单产均具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对籽棉单产的直接贡献表现为单株结铃数>籽指>衣分>铃重,衣分和铃重的直接作用系数较小;生育期通过株高对籽棉单产产生的间接负向效应最大。综合分析认为,此阶段黄河流域春棉品种籽棉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是籽指,单株结铃数的提高是棉花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针对棉花的生育习性和黄河流域棉区环境条件,选育衣分40%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第一果枝节位7左右、单株结铃18个左右、铃重6 g左右、生育期119 d左右...  相似文献   

9.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 43(中 2 2 30 - 35 )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 ,亲本组合为石远 32 1×5 71 6,1 994年配置杂交组合 ,2 0 0 0 - 2 0 0 2年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2年同时参加河南省春播品种生产试验 ,2 0 0 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中棉所 43生育期 1 33天 ,比对照中棉所 41早熟 1天 ,属于中早熟棉品种 ,株高 94cm,植株塔形 ,叶片中等偏小 ,叶色淡绿 ,出苗快 ,前中期长势强健 ,结铃性强 ,铃长卵圆形 ,单铃重 5 .2 g,衣分 39.6% ,子指1 0 .9g,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纤维洁白 ,有丝光。2产量表现2 0 0 0— 2…  相似文献   

11.
科棉6号简介     
科棉6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中棉所12×苏棉8号)F1×冀棉24]杂交后代选系,2005参加安徽省区试,2006年生产试验,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长势较强,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呈塔形,茎秆茸毛少。叶片中等,叶色淡绿。结铃性好,棉铃卵圆形,铃较大,铃重5.92g,衣分42.7%,衣分较高,子指10.8g。吐絮畅,易采摘,絮色白。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枯萎病。2产量水平2005-2006年安徽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子棉3910.9kg,比对照增产8.04%;产皮棉1664.5kg,比对照增产9.33%。2006年安徽省生产试验,每…  相似文献   

12.
以早熟的苏联棕棉为母本,高产抗逆性强的晋棉2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彩色棉新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植株筒形,铃较大,吐絮畅,较白色棉烂铃少,纤维棕色,较深,子皮棉均色调柔和美观。生育期126天,结铃性强,单株成铃17.9个,铃重5.2 g,衣分33.9%~37.0%;出苗快,出苗齐,对棉铃虫棉蚜都有一定的耐性。2产量表现2003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064.5 kg,皮棉939.0 kg,为对照晋棉31号的84.3%,2004年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13.
鲁棉研 1 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于一体。建湖县于 2 0 0 0年开始引进试种 ,2 0 0 3年已占全县棉田面积的 46% ,成为本地区的当家品种。1特征特性1 .1生物学特性。鲁棉研 1 5号全生育期 1 33天 ,属中熟偏早类型 ,株型中等 ,呈筒型 ,果枝上举 ,出苗好 ,前期发育搭架快 ,长势稳健 ,开花结铃集中 ,结铃性强 ,棉铃呈卵圆型 ,铃大而均匀 ,单铃重 5 .84g,衣分 40 .8%。铃壳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采摘 ,霜前花率 90 %以上。1 .2产量表现。鲁棉研 1 5增产潜力大 ,一般每公顷皮棉 1 5 0 0 kg以上 ,…  相似文献   

14.
适合麦棉套种的高产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 3 9(原名 RH— 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丰产抗病品种 P4为母本 ,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转 Bt基因抗虫棉 Rg3为父本配制的抗虫杂交组合。 1 996年选配组合 ,1 997~ 1 999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 ,2 0 0 0年 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中熟偏早 ,生育期 1 3 0天左右 ;出苗快而整齐 ,长势强 ;株型适中 ,叶片中等 ,叶色深 ,茎叶多茸毛 ;结铃性强 ,吐絮畅 ,铃卵圆型 ,铃重 5.3 g,衣分3 9.0 % ;早熟性好 ,霜前花率达 98.3 % ;抗枯萎耐黄萎 ,枯萎病指 9.9,黄萎病指 3 0 .3 ;高抗棉铃虫 ,田间抗虫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中棉种业长江有限公司推荐并申报的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3(中杂003)于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生育特性。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g,絮朵大,吐絮畅,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属高产型杂交棉。1.2丰产稳产。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种区试,两年平均子棉每公顷3812.25kg,为对照(皖杂40F1,下同)的115.84%;皮棉每公顷1583.70kg,为对照种的113.47%。2005年安徽省同步生产试验,子棉每公顷3442.5kg,为对照的105.2%;皮棉每公顷1442.7kg,为对照种的105.7%。1.3抗病…  相似文献   

16.
陕 40 8 0 :苗期较长。植株高大松散 ,叶中等大 ,叶色嫩绿 ,结铃性强 ,铃大、子大 ,不孕子少。卵圆形 ,吐絮畅、集中。总铃数较多。抗枯萎 ,感黄萎。2 0 0 1年继续区试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2 0 0 0— 2 0 0 1年全生育期平均 1 2 9天。株高91 .8cm。单株结铃 1 3. 6个 ,铃重 5 .5 g,衣分40 .3%。公顷产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分别为 32 1 9、1 2 99、 1 1 79kg。霜前皮棉分别为对照品种的1 2 3.0 %、93.6%。枯萎病指分别为 5 .46、6.1 6,黄萎病指分别为 40 .2 2、34.46。HVICC标准 :纤维长度2 9.1 mm,比强 2 7.4c N· tex-1,麦克隆值 4.7。…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在望江县杨林乡、枫岭村进行的安徽省棉花新品种擂台赛试验中,皖杂5号子、皮棉产量每公顷分别为4150.5 kg和1689 kg,比对照皖杂 40F1增产28.3%和23.2%,居 9个参试品种之首。2004年在安庆市种子管理站安排的皖杂 5号、湘杂棉3号F1、楚杂 180F1、南农6号F1、南农98- 4F1等10个长江流域棉区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试验,皖杂5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41是中国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虫性强等特点。 2 0 0 2年引进镇平试验、示范、表现突出。2 0 0 3年镇平生产试验及较大面积试种后 ,综合性状表现良好。1田间种植表现1 .1产量表现2 0 0 2年镇平县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每公顷子棉产量 31 42 .5 kg,皮棉 1 2 75 .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 2 9增产 4.0 %和 2 .4% ,居 1 2个参试品种第 3、第 2位 ;2 0 0 2年在镇平县良种场示范的 6.67公顷中棉所 41 ,每公顷子棉 30 87kg,皮棉 1 2 4 1 kg,分别比中棉所 2 9增产 3.7%和 1 .9% ;2 0 0 3年镇平县棉花…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棉花成铃分布及铃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棉花产量构成的三要素是铃数、铃重和衣分。在这三个要素中 ,衣分是由棉花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结铃数和铃重虽也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但它可以通过农艺措施进行调节 ,尤其是结铃性有较大的可塑性 ,而且在棉花生产中对产量贡献最大的也是铃数和铃重。因此 ,研究不同密度栽培下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棉花生产 ,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试验方法试验于 1 99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沙质壤土 ,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中棉所 1 2 ,4月 2 6日播种 ,行距 0 .8m,行长 1 0 m,4行区 ,设 6个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 4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该品种 2 0 0 1年引进商丘试种 ,早熟性、丰产性、抗病虫性以及纤维品质均表现较好 ,2 0 0 2年扩大到 1 5 0 hm2 。1特征特性中棉所 41为中熟品种 ,在商丘种植全生育期1 30天左右 ,株高 1 0 0 cm左右 ,单株成铃 2 8个 ,铃重 5 .9g,衣分 40 % ,子指 1 1 .5 g。出苗较好 ,前中期生长速度快 ,后期叶功能一般 ,叶片易早衰。铃壳较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收摘 ,霜前花率达90 %左右。2产量表现2 0 0 1年在商丘市睢阳区和宁陵县试种 ,两点平均公顷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1 5 79kg和 1 5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