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嵘 《甘肃农业》2008,(1):62-6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就是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的实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是在很多地方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很多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是那些发展不错的农村地区也还需要不断提高。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抓乡村教育,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村地区的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安徽省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安徽省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举措有三:一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二是着力办好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贯彻到农村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解决途径。从农村教育这一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隐含实现条件出发,提出农村教育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业转型、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非农产业等要求的不适应性;根据农村教育的瓶颈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8亿多亩.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超过4000万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至少有3.5亿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将带动8亿多农业人口转移出去.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就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农村的人力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也相应提升。但是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差距仍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到底怎么样?城乡差异情况又如何?形成城乡差异的动因如何?该怎么应对?为回答这几个问题,文章系统梳理、分析了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人口受教育水平指标; 对比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与城市人口存在近30年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15年的差距。约束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例如城镇化进程、农业行业工资水平差异、城乡收入差异等。据此并结合文献调研情况,该文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以此促进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报道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民占了9亿多。农民多,农业生产效率低是基本国情和现化化建设的特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村安定、富裕,国家才能稳定和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按照统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目前集中体现在农民增收难,农民增收难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业人口素质偏低,使得农业、农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记者: 中国既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世界上拥有9亿农村人口的第一农业人口大国.您作为亚洲财富论坛董事会主席,能谈一谈中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应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放在何等位置来考虑,才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  相似文献   

9.
刘静 《甘肃农业》2007,(7):42-43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面对我国农村教育中的种种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教育必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不断改革,使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近3000万没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也在农村。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社会各种基础设施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可以说,只有“三农”问题解决了,才可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以来的9年间,全国累计投入农村饮水的资金达61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10亿元,地方配套和农民群众自筹306亿元,解决了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也标志着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即占到70%以上。农村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客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生产方式传统,现代农业没有大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人不稳定,消费能力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多种方式,但最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能有力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代春 《农业考古》2006,(6):145-147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近三分之二.创建学习型农村是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我省农村人口教育状况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学习型农村创建的必要性以及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的75%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受教育人数是最多的,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乡镇成教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约为9亿.对于如此巨大群体,其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则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稳定。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当前各级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缓解农村贫困提供了美好的蓝图,但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怎么制定是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目前学术界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研究及国际上测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从计量经济模型的角度,探讨了最低保障线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开拓农村市场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农民总数达9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众多的人口和辽阔的地域决定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开拓农村市场是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大措施,对我国国民经济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起学、看起病、养起老、吃上水、走好路,挣到钱。这是百姓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三农”问题,涉及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我国70%左右的人口9.4亿人在农村。因此财政工作更应该研究措施,更好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下面笔者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