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水稻、大豆、麦类种子的贮藏方法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试验。①木制仓库,在常温、常湿下,种子水分为13%,纸袋包装贮藏的寿命,水稻、麦类种子为15个日,大豆种子为10个月。②恒温、恒湿贮藏库,库内温度7℃,相对湿度50%,贮藏开始时种子水分13%,纸袋包装贮藏的寿命,水稻、大豆、麦类种子都为5年。种子水分,水稻、麦类为10%,大豆11%,罐装密封,其它条件相同,贮藏的种子的寿命延长,作为种子10年之内都有效。③水稻、大豆、麦类种子的寿命,特别与种子水分、贮藏温度及包装方法(密封或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及其贮藏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亮  包维楷  何永华 《种子》2003,(5):60-63
本文综述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和种子寿命的相互关系,并对种子劣变的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大多数种子能够贮藏数年保持发芽率不变。然而,同“种”或同一“变种”的种子,其潜在的贮藏寿命不同。同“种”种子贮藏寿命不同的原因尚不清楚。生理成熟度以及收获(或清理)期间损伤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同“种”种子贮藏寿命差别的主要原因。种子一旦达到生理成熟或被收获后,它们就开始发生一系列降低种子生活力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可逆变化的共同作用称为“劣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种用玉米发芽率衰退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7个玉米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含水量、贮藏真菌、田间真菌、内部损伤、机械损伤和千粒重,对资料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贮藏真菌及种子含水量是影响种子发芽力衰退的最重要因素,二者对发芽力都有很大的、直接和间接的负作用。种子含水量通过贮藏真菌对发芽力的间接负作用大于其直接作用。田间真菌、机械损伤、内  相似文献   

5.
伍少云  周国雁 《作物学报》2011,37(6):1109-1115
为了解低温中期种质库[(−2±2)℃]贮藏下普通小麦种子的衰老或存活特性及贮藏前环境相同的同一基因型种子在真空密封和非真空包装保存中的种子寿命差异,探讨低温中期种质库延长种子寿命的适宜种子包装方式,分析了两种包装的89份普通小麦种子保存11年的存活分布、衰退率(1/σ)、初始质量(Ki)、平均寿命(P50)和贮藏寿命(log σ)。结果表明, 两种包装89份种子的衰老或存活频率均符合正态分布,但是部分基因型种子的衰退率和寿命因不同包装而出现差异。贮藏前环境及种子水分相同的同一基因型种子,真空密封保存较非真空贮藏显著衰老的比例小、程度轻,因而真空密封贮藏更利于维持种子寿命。虽然真空密封保存的种子较非真空贮藏的种子Ki值高,但并不支持Ki值是种子初始质量或潜在种子寿命的假设。  相似文献   

6.
王韶红  孙旭亮  陈秀英  肖睿 《种子》2004,23(5):56-57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园林树木种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大多数园林树木种子不耐贮藏,因此极易因贮藏措施不当而影响种子的生活力,缩短种子寿命.为了保持种子生活力,延长种子寿命,现将影响园林树木种子生活力的因素及贮藏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种子加工及贮藏方法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种子保持活力的时间,延长种子保存的寿命,做好种子加工及贮藏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只有完善种子加工步骤与贮藏方法,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种子数量及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冷冻干燥对改善蔬菜种子耐藏性及保持活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含水量是关系到种子活力保持与寿命长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早已有过不少论述。以较低的含水量(3—7%)贮藏菜种子,对保持活力、延长寿命极为有利。但是,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一般较高,而且此时周周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也较高。在这样的外界条件下,种子很难干燥到贮藏所需要的最低含水量。如果用加温空气对流来除湿干燥,那么需要较高的温度,这样会损伤种子的活力,缩短寿命。一  相似文献   

9.
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前对种子寿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因子、贮藏方法对寿命的影响,形态结构与寿命关系等方面。近年对决定种子寿命的生理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从种子寿命的预测,耐脱水性与寿命的关系,脂质过氧化对寿命的作用,种子蛋白成熟加工酶、蛋白修复酶、Ubiquitins、HSPs、Chaperones、LEA蛋白的作用等方面概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种子寿命是种子生物学特性与贮藏环境间矛盾统一的具体反映。前者是遗传的内在因素,而后者是外界的可变因素。具有不同形态结构、不同生理生化特性的种子对贮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境和微生物等的适应性各各不同。内外因子间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十分悬殊的寿命长短。Harrington(1972)在其有关种子贮藏与寿命的文章中概括为长寿命和短寿命两类.并认为绝大部分种子都可在低温干燥条件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