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出口绿芦笋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绿芦笋品种的筛选、配方肥使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系统应用,基本明确了能适应本地区生产、品质佳、产量高的出口绿芦笋品种及其安全生产栽培技术。出口绿芦笋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结果表明,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示范区,较常规生产对照区,出口绿芦笋的产品的商品率提高10.1%~11.6%,化肥用量减少10.87%~23.91%,农药用量减25.12%~49.28%,增加收入23811.0~40552.5元/km2。140hm2绿芦笋取得经济效益987.5万元;出口绿芦笋安全生产示范区生产的产品中,重金属、化学农药、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12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中国第三大岛——崇明生态环境质量及寒优湘晴、花椰菜、绿芦笋等特色农产品二大资源优势,运用HACCP理论,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一、开发应用专用配方肥技术,化肥用量处理区较对照区分别减少33.04%、38.90%、41.18%;二、开发应用生物源、植物源等无公害防治技术,农药用量处理区较对照区分别减少54.5%、51.8%、47.10%;三、生态(塑料覆盖避雨栽培)控制芦笋茎枯病技术,减少病害发生72.7~77.1%、病指减轻60.1~62.2%。根据制订的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程生产的三种农产品,产值分别比常规生产区增加1159.5~1344.0元/hm2、2130.0~2221.5元/hm2、57174.0~63202.5元/hm2,示范区新增经济效益432.32万元;产品经国家法定机构检测,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等20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低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
崇明山药品种筛选及其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211-214
通过对崇明山药品种的筛选、化肥和病虫防治等关键系统技术的应用,基本明确了能适应本地区生产的品质佳、产量高的山药品种及其安全生产技术。崇明山药安全生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较常规示范区,每667㎡产量从2197㎏提高到3081㎏,提高40.24%,采用杀虫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合理使用来控制地下害虫的发生,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从43.6%提高到94%,产品的为害率从95.6%下降至1.6%。制订了一套崇明山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经示范试验135.3 hm2,每667㎡山药平均产量由 2565㎏提高到3087㎏,可增加经济效益1058元,135.3hm2山药可增经济效益214.7万元。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肥料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氨基酸营养对田间花椰菜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设置不施肥(CK0)、单施化肥(CK)以及施用化肥基础上不同氨基酸用量(30、60、90、120 L/hm~2)对花椰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氨基酸能够促进花椰菜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收获期,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SPAD以及叶片数方面分别增加2.65%~11.42%、7.45%~12.01%、9.95%~15.53%、3.90%~4.98%和7.50%~11.50%。理论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产量和生物量可分别增加21.75%和15.03%,本研究实际分别增加10.92%~25.72%和10.09%~14.76%;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13%~4.51%和8.99%~16.40%,而且能够降低硝酸盐含量6.21%~23.51%。  相似文献   

5.
信息通道     
日前,广东广州优质盆花标准化生产示范片、鲜切花标准化生产示范片、观叶植物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出口盆景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市场流通标准化示范片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通过标准化花卉示范区的建设,可促使广州主要花卉产品的70%—80%达到地方标准的一、二级水平,预计提高花卉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绿色植保"、探明生物导弹在南充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减少农药用量及残留和环境污染与防治成本,确保玉米生产、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玉米增产增收,采用灯下诱蛾和田间剥查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等方法,开展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效果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投放生物导弹30~37对,平均防效78.0%,防治成本139.50~172.50元,比化学农药防治少142.50~168.00元,玉米产量比空白对照区平均高817.8 kg,增产11.0%,增加产值1799.16元,增收节支1941.66~1967.16元。2003—2014年累计示范推广24507.33 hm2,增产2004.21万kg,新增产值4409.26万元,节省防治费用349.23~411.72万元,增收节支4758.49~4820.98万元,减少农药5%杀虫双大粒剂551.41 t或90%杀虫单使用12.87 t。且生物导弹使用简便,劳动强度小,适于老、弱、妇、幼操作,对人畜和环境安全,节省药械和用水,是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及IB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防治玉米螟、减少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7.
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作物之间的间种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与葱Allium fistulosum、菜心B. parachinesis与茄子Solanum melongena间作,能显著地减轻黄曲条跳甲对白菜、菜心的为害,间作田上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发生数量与单种田相比减少明显。在白菜地上间作上芥菜B. juncea,白菜上成虫数量逐渐减少,芥菜上的虫量逐渐增加;在芥兰B. alboglabra地上间作萝卜Raphanus sativus后,黄曲条跳甲成虫大都转移到萝卜为害,萝卜上的跳甲成虫数量高出芥兰的十倍甚至十几倍,使间作田上芥兰的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明显少于芥兰单种田,所设置的4种间作相隔距离(2m、4m、8m、15m)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每隔约15m间种一行萝卜就能起到很好的诱集跳甲成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水稻化肥施用量,进行了油菜秸秆腐熟还田,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养分等特征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化肥减量5%~10%+油菜秸秆还田的产量与常规施肥的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化肥减少量15%+秸秆还田,水稻产量降低明显。增施腐熟油菜秸秆可以稳定土壤速效钾含量,维持土壤酸碱平衡,有机质增加0.13%~0.16%,土壤容重降低0.04~0.06g/cm3。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养分及结构性状,缓解土壤板结酸化,应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化肥农药减施创新理论是植物营养免疫,营养决定了土壤与植物中的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利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秸秆等造土壤,恢复土壤生态环境,还能治理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清除农药残留;用生物技术有氧发酵动植物蛋白加上矿物质化肥等制作有机质肥料,使作物高产优质;化肥减少60~70%用量,将能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有害生物与生态灾害明显减少,而推广植保机械标准化与规范使用技术,终将减少70%以上的农药用量,给农药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鉴定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参照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比较了黄曲条跳甲成虫为害48个品种小白菜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结果表明,现行的小菜蛾危害分级标准不适用于黄曲条跳甲成虫;进一步分析发现48个品种小白菜叶片的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与其叶片孔洞数显著正相关(r=0.354),表明计数叶片受害孔洞数可以用来鉴定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为了创新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的抗虫性种质资源,采用"叶片受害孔洞计数法"筛选了100个品种小白菜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抗虫性,得到了5个相对抗虫品种(‘新矮青-9’、‘新夏春3号’、‘918’、‘泰国种子-2’、‘夏冠’)和5个相对感虫品种(‘楚青325-6’、‘青优’、‘鸡毛菜’、‘12#耐抽苔青梗×668-1’、‘富士’),5个相对抗虫品种孔洞数间均无差异,但均极显著低于5个相对感虫品种,这些材料为小白菜抗虫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聚-γ-谷氨酸与不同形态氮肥共施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聚-γ-谷氨酸对不同形态氮肥(尿素、氯化铵、硝酸钠、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效效果。[方法]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聚-γ-谷氨酸与不同形态氮肥共施对油菜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γ-PGA与不同形态氮肥共施,可使油菜鲜重增加1.25%~26.77%,以尿素和有机无机肥配施,γ-PGA浓度为4.3 mg/kg土时的增产效果较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大增加量分别为49.60%、23.62%和132.79%,硝酸盐含量降低了6.18%~46.08%,以氯化铵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较好;氮、磷、钾的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0.63%~7.61%、0.01%~1.66%、0.78%~6.49%,以尿素和有机无机肥配施2组处理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高。[结论]综上所述,根据短期的盆栽试验得出,在农业生产中推荐γ-PGA与尿素或有机无机肥共施,γ-PGA施用量为4.3 mg/kg土。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开花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好于不施肥对照,增产效果显著。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料增产幅度在9.2%-14.4%之间。肥料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分别波动于3.06~3.35、7.77~23.65、1.66~2.88之间,而氮磷钾的利用率则分别波动在7.37%~9.51%、1.49%~4.39%、9.10%~15.32%之间。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并未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养分平衡指数上升。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番茄可溶性糖、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研究揭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过多的有机肥投入无济于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增长,相反还可能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氨基酸营养对田间花椰菜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设置了不施肥(CK0),单施化肥(CK)以及施用化肥基础上不同氨基酸用量(30 L/hm2,60 L/hm2,90 L/hm2和120 L/hm2)对花椰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氨基酸能够促进花椰菜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至收获期,在单施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花椰菜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绿素SPAD以及叶片数方面分别增加2.65%~11.42%、7.45%~12.01%、9.95%~15.53%、3.90%~4.98%和7.50%~11.50%。理论上增施肥氨基酸花椰菜产量和生物量可分别增加21.75%和15.03%,本研究实际分别增加10.92%~25.72%和10.09%~14.76%;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13%~4.51%和8.99%~16.40%,而且能够降低硝酸盐含量6.21%~23.51%。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体处理玉米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 11.3%~19.7%和 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措施对花椰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化肥过量施用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及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等量氮肥的前提下(纯氮600 kg/hm2),以全部施用无机肥为对照,在崇明现代农业园区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化肥配施猪粪堆肥和化肥配施芦笋秸秆堆肥)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施用无机化肥相比,化肥结合施用商品有机肥、猪粪堆肥和芦笋秸秆堆肥均能提高花菜的产量和品质,产量分别提高了7.60%、22.83%和30.48%;Vc含量分别提高10.70%、12.66%和10.3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18%、26.70%和39.58%,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6.39%、27.58%和17.06%,而硝酸盐(NO3-N)含量分别降低53.21%、51.01%和17.84%。总之,在等氮量施肥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有效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肥料深施对小麦生育性状、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几年来在豫东潮土地区砂质土上进行的肥料深施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肥料深施对小麦的生育状况和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肥料深施与浅施比较,可使小麦植株前期生长健壮,中后期生长稳健,落黄好,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可显著增加小麦养分吸收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肥料深施处理比浅施处理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增加34.32 ̄67.81kg/hm2,3.22 ̄9.42kg/hm2和17.82 ̄39.84kg/hm2;氮素化肥利用率提高20.86 ̄41.1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7.13 ̄15.39个百分点;肥料深施在小麦田里养分残留量较浅施的高,尽管一季小麦对土壤有机质耗竭不大,但对氮、磷素的残存已有差异。肥料深施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化肥利用率有显著的影响,采用肥料深施技术比群众习惯施肥方法(浅施)可增产小麦337.1 ̄1183.5kg/hm2,增产率达7.6% ̄26.6%,增加收益539.36 ̄1893.6元/hm2。  相似文献   

17.
板蓝根生物学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光恕  廉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50-150
以板蓝根(Isatis indigtica Fort)为试验材料,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板蓝根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或轻壤土为最适土壤条件;白天18~23℃,夜间13~18℃地温18℃左右为最适生长温度;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空气湿度在80%~90%为最佳水分和湿度条件;氮磷钾的最佳施用比例为2.5:1:4。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最佳方法和增产机理,进行了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对化肥利用率的试验。试验采用5种剂量、7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苗期调查处理根数比CK1多1.8~2.9条。处理间株高变化不明显。结荚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大豆吸收养分,(N+P2O5+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为25.2%~32.9%、3.0%~6.7%和 7.5%~13.5%。明确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11.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