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文山烟草种植田烟草植株根围土壤及植株根内生境中分离纯化获得195株细菌,以细菌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YN10的拮抗作用及其产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产嗜铁素的活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其生防潜力进行赋值,对总赋值得分较高的84株菌株做了聚类分析,选择25株拮抗细菌进行了烟草青枯病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聚类分析ARDRA图谱中位于不同组的25株拮抗细菌对烟草青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菌株K-1-8、R-3-16、R-3-18的温室防效分别为86.66%、84.94%、87.57%;拮抗细菌的生防效果与总赋值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6。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策略,选取了生物质材料牡蛎粉分别与拮抗微生物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Th)、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Pp)复配后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分析烟株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病情况和产量产值,探究了生物质材料与拮抗微生物菌剂复配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用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相比,牡蛎粉与哈茨木霉、多粘类芽孢杆菌复配之后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在发病高峰期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7.13%,62.67%.对比单独使用效果,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高于哈茨木霉,发病高峰期时,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相对防效为67.46%,高于哈茨木霉的36.17%.2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烤烟前期农艺性状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牡蛎粉的复配施用可以提升拮抗微生物菌剂的促生功效.  相似文献   

3.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防治一直是生产上一大难题。本文综述了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着重介绍了抗病育种,生物防治和土壤添加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烟草青枯病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生防菌在酸性土壤中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采用室内酸性平板快速筛选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嗜酸性拮抗细菌,应用Biolog GENⅢ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并采用室内琼脂扩散法在pH 5.5和pH 7.0培养条件下比较其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烟草的促生作用,通过测定胞外酶活性和铁载体含量分析其生防特性。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拮抗活性的嗜酸性细菌,命名为CLB-17,并将其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pH 5.5条件下,菌株CLB-17的拮抗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带宽度为7.11 mm,而在pH 7.0条件下抑菌带宽度为6.37 mm;在pH 5.5条件下,CLB-17菌株的铁载体相对含量(2.12)及蛋白酶活性(40.12 U/mL)、葡聚糖酶活性(142.52 U/mL)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6.42 U/mL)均高于pH 7.0条件下各指标(1.51、36.14 U/mL、110.24 U/mL和6.11 U/mL);该菌株在pH 5.5条件下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为76.99%,高于在pH 7.0条件下的防效66.18%;且烟草株高、整株干重、根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H 7.0处理和空白对照。表明枯草芽胞杆菌CLB-17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防活性高,在酸性土壤中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更好,且对烟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烟草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小区防效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细菌性病害.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手段为主,但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和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物防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内生细菌可系统地在植物体内定殖,生存环境较为稳定,是一类潜在的重要生防菌资源.我们从烟草茎杆中分离到160株内生菌株,在室内进行了对青枯病拮抗作用的测定,选择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了小区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三株拮抗细菌对烟青枯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烟草青枯病 (Ralstoniasolanacearum)是湖南烟草的一种重要病害。根据调查 ,发病面积380 0hm2 ,一般发病率 1 0 %~ 2 0 % ,重达 80 %~ 90 % ,损失极为严重。烟草青枯病是一种难防治的土传病害 ,国内外都在研究生物防治方法[1~ 6]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大多还停留在大田小区试验 ,未能大面积推广。我们 1 995年在 2 3个烟区 ,6 2块烟地根际与根表土壤中分离筛选了一批拮抗细菌 ,进行了室内抑菌测定、温室初筛和培养发酵条件研究[7,8] ,本文报道该研究筛选的 3个拮抗菌湘 1 2、湘 2 3和 2 轻 9的进一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株X-60的分离鉴定及其表型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寻烟草青枯病的生防菌剂,本研究以烟草青枯病菌为指示菌,从烟草根围土壤中分离获得拮抗细菌X-60,其抑菌圈大小约为37 mm。经形态观察、Biolog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谱测定表明,它对烟草灰霉病菌、烟草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1.28%、58.97%、60.53%和72.78%。温室盆栽试验表明,X-60菌液灌根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表型芯片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能代谢41%的碳源、77%的氮源、86%的磷源、69%的硫源,具有91种生物合成途径;72种碳源、45种氨基酸类氮源和190余种肽类氮源均能显著促进该菌的生长;其高效代谢的磷源有二硫代磷酸盐和半胱胺S-磷酸盐,高效代谢的硫源有硫代硫酸盐、S-甲基-L-半胱氨酸和硫辛酰胺。研究结果为解淀粉芽孢杆菌X-60生防菌剂的开发及将其应用于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植物诱抗剂与拮抗菌剂联用对烟草生长及青枯病的影响,采用多粘类芽孢杆菌、水杨酸和2,6-二氯异烟酸单独和联用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通过分析烟株农艺性状、青枯病发病情况和产量产值,系统评价了植物诱抗剂与拮抗菌剂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与水杨酸或2,6-二氯异烟酸联用均能有效促进烟株的生长;多粘类芽孢杆菌与2,6-二氯异烟酸联用对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单叶均质量和产量产值上,多粘类芽孢杆菌与2,6-二氯异烟酸联用处理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植保综合措施对武陵山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在彭水县润溪白果坪通过土壤微生物环境改良、烟株抗性诱导及综合植保措施的应用,在烟草青枯病发生高峰期,防治效果达60%左右。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措施,有效提高了烟草产值,平均每667 m~2增加1100元左右。采取以土壤微生物平衡、土壤酸碱度平衡、土壤营养元素平衡及病原菌与烟株抗性平衡为基准点的综合植保措施,降低烟田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自首次在我国报道以来,其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就在不断蔓延和加重,每年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以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表明,前期及时的化学药剂处理、熏蒸处理、诱抗剂处理均可有效预防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经济损失.我国有关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化学防治是保障烟草健康和烟叶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我国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药剂、影响防效的因素以及采用土壤熏蒸消毒和诱抗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并对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今后烟草青枯病及时有效地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