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喷洒到上或施到土壤中,由于光照、解,雨淋、挥发、生物分解等作用多数消失后,留下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衍生物。残留农药对病虫、杂草无效,但对人畜和有益生物有毒,称为残毒。这些农药残留可以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逐渐在人畜体内积累,最终造成危害。因此,降低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3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炭对残留农药生物毒性的影响及对残留农药的有效性的影响:(1)生物炭可吸附土壤中残留农药,削弱农药毒性及有效性,减少残留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积累量;(2)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农药对土壤动物危害,提高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数量;(3)生物炭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但其吸附的残留农药难以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潜在环境风险仍旧存在。近年来,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是否存在其他的负面影响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物类农药是从动植物、微生物体内、土壤有机、无机物中提出来的细菌、真菌等经加工工艺而合成的一类农药。生物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抗药性产生慢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生物类农药的防治效果,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研究集约化生产方式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实验测定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大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本研究分别使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物碳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随大棚使用年份的增加,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减少,即细菌真菌比上升,说明大棚中农田微生物区系结构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同时微生物碳量明显减少,间接反映大棚土壤养分压力的增加.污染物积累方面,大棚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均与大田情况相当.因此本研究认为,短期(20 a)内的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并未产生严重的胁迫.另外,微生物作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因子,是土壤质量评价中较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日益严重,食菜不香已司空见惯。农药的无度使用,不仅增加了蔬菜体内农药残留,使害虫产生抗性,而且污染环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增加了出口的难度。改变单一化学防治,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毒死蜱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目前对毒死蜱农药在环境介质中的消解研究状况。指出该农药在土壤环境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不易水解,在生物体内有慢性的富积作用,但同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速率也较快。  相似文献   

7.
前言 六六六(以下称BHC)、DDT作为一种廉价、广谱、长效杀虫剂而被广泛使用。由于这二种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易在环境中,尤其是在生物体内积累。故已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调查,我国各种食  相似文献   

8.
农药对水稻体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条件下,探讨稻田常用的3种除草剂(神锄、丁草胺、苯达松)和井冈霉素、杀虫双多次施用后对水稻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对水稻抗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农药后水稻植株体内有利于褐飞虱取食的氨基酸明显增加,而不利于褐飞虱取食的γ-氨基丁酸则明显下降。在两种感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品种,籼稻品种(IR26)似乎比粳稻品种(秀水63)对农药更敏感。无论是一次还是多次施用农药,在相同的褐飞虱虫量危害下,水稻受害程度显著加重。增加农药施用次数对水稻受害程度有一定的加重作用,且与施用药剂的间隔时间和药剂的效应期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作物杀虫剂,尽管这类高效的农药施用后比较容易分解,在人、畜体内一般也不积累,但还是有些高毒性有机磷农药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很强。  相似文献   

10.
蚯蚓生物积累表征土壤中芘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蚯蚓作为测试生物,引入蚯蚓-土壤积累因子(Earthworm-Soil Accumulation Factor,ESAF),就不同土壤中芘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在土壤中培养10d,体内积累芘的浓度达到平衡,积累浓度与土壤初始染毒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土壤性质对土壤中芘的生物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粘土矿含量越高,对芘的吸持能力越强,ESAF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