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宿迁市宿豫区保护地盐渍化状况,对辖区保护地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分析。结果表明,①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138~4 034 mg/kg,平均值1 022 mg/kg,占总盐量的34.6%,是构成土壤氮素污染与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离子。土壤硫酸根含量介于65~2 816 mg/kg,平均值672 mg/kg,占总盐量的22.7%,也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离子之一。土壤碳酸氢根、氯离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很小;②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54~1 792 mg/kg,平均值589 mg/kg,占总盐量的19.9%,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阳离子;③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20~285 mg/kg,平均值79.9 mg/kg,占总盐量的2.7%,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贡献并不大;④镁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样占40.6%,最小含量仅为20 mg/kg,加上部分土壤水溶性钙/镁高,存在作物缺镁的风险;⑤土壤钾离子含量介于9~423 mg/kg,平均值113 mg/kg,占总盐量的3.8%。钾离子含量小于50 mg/kg的土壤样品占34.4%,这部分土壤可能存在供钾不足的问题。从土壤钾/镁来看,少数土样该数值>2.5,最高达到9.9,存在钾镁颉颃引起缺镁的情况。因此,在保护地土壤盐渍化治理方面,应特别重视科学施用氮肥,减少土壤硝酸盐的来源;注意平衡施肥,加强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的全面改善,提高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宿迁市宿城区设施保护地土壤存在明显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了科学有效地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对本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测定。测定项目包括土壤电导率、水溶性盐总量及离子组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钾离子含量介于15~779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6.06%;土壤钠离子含量介于11~24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3.74%;土壤钙离子含量介于127~998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7.66%;土壤镁离子含量介于15~172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97%;土壤硫酸根含量介于44~1647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02%;土壤氯离子含量介于14~550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8.56%;土壤碳酸氢根离子含量介于44~353 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10.31%;土壤硝酸根含量介于81~ 1524mg/kg,平均占总盐量的25.67%。土壤钙离子、硝酸根与硫酸根离子是构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最重要的几种离子。土壤硝酸根、硫酸根积累的主要原因是氮肥和有机肥施用过多,相关部分离子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残留在土壤中。钙离子的积累与土壤酸化促进了土壤中难溶性钙盐的溶解。除了碳酸氢根含量与总盐量呈负相关外,其他几种水溶性离子含量均与总盐量呈正相关。土壤总盐量与电导率的关系密切,可将土壤电导率测定结果(μs/cm)乘以2.4467来粗略估算总盐量(mg/kg)。针对宿城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特点,建议适当控制氮素化肥、含硫有机肥施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增加施用高碳氮比秸秆类物质调节土壤碳氮比,适当降低土壤硝酸盐及总盐量,抑制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碳调节剂与次生盐渍化土壤在混合培养过程中水溶性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碳调节剂与盐渍化土壤混合物中水溶性盐含量在培养第7天后基本趋于稳定;过量添加碳调节剂会导致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过低,影响作物根系生长;T4处理效果最好,植株根系生长最佳;加入碳调节剂过少无法改变土壤盐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土壤碳调节剂添加量为33.75 g/kg时(T3处理),即可达到显著降低次生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辣椒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湛江辣椒主要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显示,辣椒种植区土壤p H平均为5.09,酸性土壤占63.4%,强酸性土壤占14.6%;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10%,其中低于2.00%的土壤占56.1%,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27.1 mg/kg,90.0 mg/kg以上土壤占87.7%,处于中等水平,而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值分别为72.5、231.0 mg/kg,均处于丰富水平;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效钙平均值为594.8mg/kg、有效镁平均值为145.7 mg/kg,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有效锌含量丰富,而有效硼平均值为0.24 mg/kg,低于0.64 mg/kg的土壤占100.0%,处于缺乏状态。建议在该区域可适当注重氮素投入,注意氮磷钾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秸秆回田培肥土壤,适当补充钙镁元素,采用叶面施肥补充硼元素。以土壤肥力检测为依据开展科学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辣椒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中南部蔬菜主产区104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壤酸化严重,有74%的土壤pH<6.0;土壤磷素富集普遍,有效磷>60mg/kg的样品占70.19%;部分土壤钙、镁和硼较低,有10.58%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50mg/kg,24.04%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500mg/kg,49.04%的土壤有效硼含量<0.5mg/kg;土壤积盐状况较严重,有47.12%的土壤水溶性总盐含量>0.1%。  相似文献   

6.
加强宜宾植烟区烤烟生产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烟株营养协调、提高烟叶品质,需测定土壤养分有效成分,了解土壤养分含量。2009~2013年,逐年采集宜宾植烟区未施用底肥移栽前土样共390份,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保山烟区土壤pH均值5.77总体呈酸性;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4~50.26%之间,平均为11.23%,含量极缺乏~中等;土壤碱解氮含量为9.00~263.76mg/kg,平均值111.47mg/kg,总体处于中等~缺乏状态;土壤速效磷1.80~68.00mg/kg,平均值为23.20mg/kg,中等~缺乏;速效钾25.00~477.00mg/kg,平均值为107.11mg/kg,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7.
浙东红壤丘陵区农田土壤中量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浙江省仙居县农田代表性土样3288个,测定了其中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含量平均值为3.2 mg/kg,处于偏低水平;有效硫平均含量为30.16 mg/kg,处于较丰富水平;有效锰含量平均值为30.23 mg/kg,基本上处于较低水平;有效铜含量平均值为1.17 mg/kg,处于较丰富水平;水溶性硼平均含量为0.58 mg/kg,处于适量水平。土壤有效锰、有效铜和水溶性硼含量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达71.9%、70.1%和60.3%。  相似文献   

8.
胡学玉  陈德林  艾天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33-1633,1638
采用土壤取样调查方法,研究了鄂东(北)菜园土壤营养环境及水溶性氯。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值4.10~5.35,酸化趋势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适宜;土壤氮素供应水平较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土壤钾素耗竭明显,速效钾含量严重不足,平均41.39mg/kg;土壤水溶性氯含量2.84~7.81mg/kg,平均不足5mg/kg。  相似文献   

9.
李小艳 《农学学报》2022,12(6):39-43
对宿城区设施土壤进行采样测定与分析,明确土壤养分污染的主要障碍因子,根据土壤所缺养分设计平衡肥配方,研究平衡肥施用在作物增产提质与消除土壤污染方面的作用效果。实验室分析测定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宿城区代表性设施土壤总体上存在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水平偏低的问题;部分土壤存在次生盐渍化现象,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水平总体偏高,但变异较大,少数土壤仍存在氮素和钾素供应不足的问题。(2)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变异很大,高浓度导致土壤存在盐渍化危害,低浓度导致土壤养分供应强度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基本需求;部分土壤水溶性K+/Mg2偏高、部分土壤K+/Mg2偏低,多数土壤Mg2+/Ca2+严重偏低。(3)根据土壤养分、盐分状况配制的平衡肥,具有促进作物高产优质、降低土壤污染负荷的作用,其中以450 kg/hm2处理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河南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河南烟区43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135.6 mmol/kg,pH值平均值为7.18,各养分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3.03 g/kg、有效氮59.45 mg/kg、有效磷13.93 mg/kg、有效钾142.94 mg/kg、水溶性氯35.75 mg/kg。针对河南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提出了稳氮、增磷、补钾、降氯的施肥措施,并应适当调节烟区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是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诱发的作物生长发育营养障碍因子及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从离子组成变化的角度阐述了保护地次生盐渍土的基本特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生物炭影响土壤肥力的机理,通过盆栽实验,设置6个生物炭水平(0、10、30、50、70、90 t/hm2),测试塿土4个钾离子指标:水溶性钾离子、交换性钾离子、速效钾、全钾含量.结果 表明,在壤土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水溶性钾、速效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与生物炭添加量之间呈现y=aebx指数关系,土壤pH和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显著相关,与水溶性钾离子、全钾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关中塿土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升土壤速效钾、水溶性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考虑到土壤钾离子、酸碱度、经济因素,提前30天,在塿土中施入50 t/hm2生物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云南牟定主要植烟区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云南省牟定县主植烟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烟草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县的3个主植烟区120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牟定植烟土壤平均pH为6.05,处于弱酸性至中性范围;有机质含量为11.10~88.40g/kg,平均为37.67 g/kg,含量较丰富;土壤速效氮含量为52.40~282.17 mg/kg,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速效磷含量为5.26~52.82mg/kg,整体处于中等至丰富水平,但不同地点差异较大;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5.60~228.91 mg/kg,基本处于低等水平;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37.00~868.09 mg/kg,95.00%的土壤样品高于50 mg/kg的缺镁临界指标;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为0.14~1.27 mg/kg,20.00%的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0.50 mg/kg)。土壤水溶性氯含量范围为1.30~68.24 mg/kg,87.50%的土壤样品水溶性氯含量低于30.00mg/kg,基本处于适宜的范围内。[结论]牟定主要植烟区在平衡施肥时应注重控氮,增施磷肥和钾肥,补施有机肥、镁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探索一种能够治理退化耕地、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河北唐山设施芹菜次生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F)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模式(OF、SC、FF)对次生盐渍化土壤生化指标、微生物多样性及芹菜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 H和水溶性盐总量,添施有机肥(OF)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分别提高19.90%、2.39%、15.13%、0.15%,添施土壤调理剂(SC)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15.17%,添施功能肥(FF)也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趋势;设施土壤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离子为主;SC处理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芹菜产量显著增加27.07%。添施土壤调理剂较OF、SC处理可提高设施芹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硝酸...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盐渍化土壤含盐量的快速准确测定,以东营市为例,对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y,g/kg)与浸提液电导率(EC,μs/cm,x)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回归关系式为y=0.003 5x-0.107 6(r=0.995 2),二者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批量测定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东营市区域内含盐量为1.0~24.1 g/kg或EC为260~6 590μs/cm的盐渍化土壤,采用电导率结合质量法测定结果与质量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符合《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LY/T 1251—1999)“全盐量(质量法)与离子总量之间的允许偏差”规定。提出的电导率结合质量法对我国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水溶性盐含量的批量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贵州湄潭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氟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贵州省湄潭县茶园土壤及茶叶中的水溶性氟含量,研究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上、下层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分别为2.76~10.12 mg/kg(均值5.05 mg/kg)和2.59~9.50 mg/kg(均值4.51 mg/kg)。湄潭茶叶水溶性氟含量为老叶187.03~627.44 mg/kg(均值333.69 mg/kg)、嫩叶22.91~104.24 mg/kg(均值46.34 mg/kg)。湄潭茶园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茶叶水溶性氟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试验,研究了次生盐渍化土壤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对枸杞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产量在3 900~4 200 kg/hm2时,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553,255~476,270~368 kg/hm2;氮、磷、钾肥经济最佳施肥量分别为525,315,360 kg/hm-2;枸杞高产量时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553,475,368 kg/hm-2.枸杞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而与施磷、钾量呈负相关;不同施氮量与果实苹果酸含量呈抛物线型,不同施磷、钾量对果实苹果酸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土壤肥力现状分析表明,设施蔬菜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某些养分高度积累或减少,其中有效磷比粮田积累高出0.25~7.2倍,土壤速效钾下降.土壤中钙、镁和氯元素含量比粮田减少4.4%~85.0%,处于中等和临近亏缺状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丰富,但硼含量比粮田下降4.1%~83.3%,低于或接近临界值.研究表明,氮施用量与土壤NO3-N含量呈正相关性,而且其为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番茄脐腐病是由于氮素用量过多,促进对钾的吸收,减少对钙和镁的吸收而致.提出了防止土壤障碍因子的对策及克服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蔬菜生理障碍的途径,并对今后实用技术推广、不同蔬菜土壤肥料施用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葡萄园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市石埠镇周边某葡萄观光采摘园为调查对象,采集该园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和葡萄叶片样本,并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葡萄园土壤p H值在4.6~5.5之间,呈强酸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1.44 g/kg,采样区的土壤全磷含量均在1.0 g/kg以上,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全钾和全氮含量以及土壤Ca、Mg、Zn、B含量远远低于平均值;土壤氯离子含量仅为0.13~0.22 g/kg,属于较缺乏的状态;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在8.61~16.94 cmol(+)/kg之间,与土壤呈强酸性有很大关系。葡萄叶片氮、磷、钾、钙含量分布范围分别为1.82%~2.41%、0.19%~0.23%、1.77%~2.54%和1.04%~1.70%,营养水平处于适当范围内;叶片镁含量最高值仅为0.19%,硼含量最高值仅为21.69 mg/kg,叶片镁和硼元素营养水平严重低于标准范围;叶片锌含量最低值达97.0 mg/kg,营养水平较高。南方酸性土壤导致葡萄园普遍缺乏镁、硼等微量元素,应根据葡萄营养需求合理施肥,适当减少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有针对性地补充镁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20.
设施栽培大棚土壤养分、盐分调查分析及其调控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园艺场和无锡市蠡园镇夏家边蔬菜园艺总场的大棚与露地土壤采样测定,并对已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大棚土壤进行了调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①大棚土壤有机质、全氮明显高于露地,比露地平均高出42.6%和48.5%,速效磷和速效钾呈高度富集状况,均超过200mg/kg,盐分总量在3g/kg以上,已出现次生盐渍化;②大棚土壤耕作表层(0-5cm)有机质、全氮含量比耕作底层(5-20cm)略高,但差异不显著,而土壤耕作表层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盐分总量比耕作底层分别高于6.6%、28.3%和65.4%;③大水洗盐和埋设暗管均能较好地调控大棚土壤盐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