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在380 mm左右,地下水储量较低。合理应用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是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和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所占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气候生态特点与马铃薯生物特性相吻合.降水集中期与马铃薯需水高峰期高度同步.其降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居各作物之首;县内海拔高、气候冷凉、病毒传媒少、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建设马铃薯种薯示范基地最佳的生产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依托"中国马铃薯之乡"资源优势和"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优势,西吉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设施农业与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主推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种植模式,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选用适应西吉县种植的优良品种,使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产量达到2000kg/667m2以上,产值达10000元/667m2以上,为推进宁夏乃至西部地区设施拱棚早熟马铃薯复种芹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很大的潜力。笔者介绍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膜侧种植方法,总结其增产机理及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促进马铃薯全苗和快速生长,增加产量,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宁夏西吉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及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气候、市场变化等与马铃薯农业气候的区划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笔者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十年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天,年降水量减少了45.1毫米,年降水变率  相似文献   

6.
秋覆黑色膜和白色膜种植马铃薯效益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秋覆黑色膜种植马铃薯,解决了地膜马铃薯薯块膨大期地表土壤温度过高,马铃薯结薯数量过多,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不明显的矛盾,认为秋覆黑色膜是一种适合干旱地区提高降水利用率和马铃薯产量的有效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属于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西吉县是"中国马铃薯之乡",2013年以来,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人均马铃薯纯收入1 76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生产中出现了多种栽培模式,对栽培模式进行比较,从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吉县气象局马铃薯作物的观测结果,对西吉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吉县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气温、降水、日照均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马铃薯栽培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其中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技术丰产性显著,该技术能极大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从而保证马铃薯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因而对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技术的应用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文章介绍了马铃薯全膜垄侧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马铃薯及提高马铃薯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布局农业气候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西北东部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气候冷凉干燥,多年来马铃薯种植以晚熟品种为主,且产量受降水等气象因素制约极不稳定。根据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近10a来西吉县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0℃平均有效积温增加了128.10℃·d,年降水量减少了45.10mm,年降水变率50a由8%增大到51%。  相似文献   

11.
西吉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第一大县,马铃薯产业是宁夏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是西吉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脱毒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明显特点,且比未经脱毒的一般能增产40%~100%,脱毒马铃薯商品性好、营养高。为此,西吉县从选地、种薯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等环节对脱毒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和推广。该技术对指导西吉县乃至宁南山区马铃薯增加单产、改善品质,进而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马铃薯按用途进行分类及对专用薯品种的特点和适应范围进行详细介绍,探索出了适应西吉县种植的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对指导西吉县乃至宁南山区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吉县气候冷凉、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宁夏马铃薯的优势生产区。然而本区的气候条件也特别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晚疫病已成为制约西吉县马铃薯生产发展最严重的病害。晚疫病之所以年年发生,除了气候条件的原因之外,在防治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初侵染源广泛存在、药剂防治方法不当、药剂质量良莠不齐、种植方式不合理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消灭初侵染源、确定合理的喷药顺序和改进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14.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主栽品种耐霜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对霜冻的抗性。[方法]采用露地自然霜冻法,对宁夏西吉县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耐霜冻性评价研究,霜冻损伤程度调查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晋薯7号、新大平、内薯7号表现为耐霜冻,其他品种均表现为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未发现强耐霜冻性的品种;历年西吉县、固原市的最低气温日数资料表明,西吉县出现低温日数多于固原市。[结论]西吉县遭受霜冻的次数要远多于固原市,相应西吉县气温对马铃薯品种的耐霜冻性压力更大,生产中对品种耐霜冻性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5.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自建县以来,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实现了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和效益“三个翻番”.近年来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一项振兴县域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了提高单产,推进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本文从提高马铃薯高产的几项技术措施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西吉县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在西吉县玉米的不同种植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800m以下葫芦河川道区属低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中单5485和登海1号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800~1900m西部黄土丘陵区属中海拔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金穗1号、富农1号和吉单261等中晚熟品种;海拔1900~2000m东部土石山区属高海拔次适宜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长城706、金穗1号和酒单3号。总体上评价,金穗1号玉米品种在西吉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在西吉不同海拔地区种植,产量表现均突出,应在今后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关键生育期气象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宁夏西吉县马铃薯发育期观测资料,计算西吉县马铃薯各个发育期的平均积温,结合气象资料反演出宁夏其他马铃薯主产区历年马铃薯发育进程。依据这些发育期,利用世界农粮组织推荐的适宜度计算公式,计算马铃薯关键发育期平均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以这些适宜度为自变量,历年收歉年为个案标记依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马铃薯关键发育期温度、降水、日照气象适宜度阈值,利用木桶原理得出马铃薯关键发育期综合适宜度阈值。结果显示,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在播种-出苗期间,歉年、平年、丰年的综合适宜度分别为0.44、0.53、0.74;在花序形成-开花期间,歉年、平年、丰年的综合适宜度分别为0.33、0.56、0.86。用历史资料通过回代检验,准确率在65.6%~91.6%之间,可应用于马铃薯生长期评价。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马铃薯栽培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具有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优点,西吉县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地之一,生产的马铃著因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市场。由于受干旱和落后的栽培手段影响.生产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影响了产量增加,限制了产业化的发展。西吉县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是否适宜机械化生产.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是问题核心。文章结合马铃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人工种植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试图对西吉县今后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宁夏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期播种试验的方法,结合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对宁夏西吉县2008年的马铃薯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宁薯4号和陇薯3号的品质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宁薯4号和陇薯3号的淀粉、还原糖及Vc含量都因气象因子的改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宁薯4号,淀粉的积累受气象因子影响程度的强弱为累计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10℃);Vc含量的积累受气象因子中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且呈正相关;而还原糖含量受气象因子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再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续京  李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63-10064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现状的调查和对西吉马铃薯淀粉工业用水的分析,结合当地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提出采用多效蒸发的技术。将绝大部分生产废水经蒸发、冷凝后,作为生产用水循环利用,并将蛋白和有机肥从回收工艺中加以提取分离和浓缩。从根本上解决废水污染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