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冷藏能有效延长菠萝保鲜时间,但菠萝在低温下贮藏容易发生黑心病,品质变劣,严重制约了菠萝产业发展。为探讨热处理减轻低温贮藏下菠萝黑心病的作用,以菠萝主栽品种巴厘菠萝为试材,用热空气处理采后菠萝,研究热处理对贮藏期菠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减轻了采后菠萝黑心病指数,降低了采后菠萝MDA含量,提高了冷藏期菠萝H2O2含量,延缓了整个贮藏期菠萝的SOD、POD活性下降速率,同时提高了冷藏期CAT活性,POD活性与黑心病指数显著相关。说明热处理可提高氧化酶活性,延缓采后菠萝果实衰老,从而减轻菠萝黑心病。  相似文献   

2.
菠萝黑心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黑心病是菠萝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黑心病病果通常无明显的外部特征,难以在外观上与正 常果实进行区分。菠萝黑心病的初期症状是果心基部附近出现半透明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果肉中逐渐 开始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并逐步蔓延整个菠萝果实。近年来,由于滥用赤霉素壮果等原因,过去不易发生黑 心病的菠萝夏果中也可见相关报道,给整个菠萝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已对菠萝黑心病的潜 在机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因此,总结现有的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对于研究菠萝黑心 病的内在机理,培育抗黑心病品种以及提高菠萝产业的生产效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总结了影响菠萝黑心病发生 的采前与采后因素及其相应对策,并结合相关激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菠萝黑心病发生过程的可能模型。 模型分为 3 个阶段,即初始阶段、细胞凋亡执行阶段和褐变阶段。低温胁迫是菠萝黑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 起始阶段起到诱导活性氧产生、损伤质膜的作用;赤霉素信号在低温胁迫信号的下游,即黑心病细胞凋亡执行 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多酚氧化酶在菠萝黑心病褐变阶段催化的褐变反应是一种次级反应,多酚氧化酶的表 达水平与黑心病的发生率并无直接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菠萝采后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菠萝不耐贮运,容易发生病害而腐烂变质,这严重制约了菠萝的商品流通和销售.对采后菠萝3种主要病害黑心病、黑腐病和小果芯腐病的发病症状、可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防治采后菠萝病害提供参考,以期达到减轻采后菠萝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抑黑剂对菠萝黑心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菠萝果实发育后期喷施抑黑1号或抑黑2呈等有机无机复合抑制剂,在菠萝黑心病进行防治,两年的试验结果证实,抑制剂的防治效果在采收后室内常温贮藏20d,较对照降低黑心损失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葡萄黑痘病发病症状、传播规律及发病条件观察研究,从选育抗病品种、水肥管理和化学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大面积防治葡萄黑痘病提出了很好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发病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病株、药剂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病株、药剂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也生产。  相似文献   

8.
鸭梨贮藏中黑心病的防治北京农学院食品系李丽萍鸭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常出现因果肉褐变而黑心的现象。一种是前期黑心,多为入库后30~50天内,果实外观正常,果肉仍为白色,但果心发生不同程度变色;另一种为后期黑心,一般贮至次年3~4月份,果肉组织松散,果心...  相似文献   

9.
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菠萝黑心病的研究现状.菠萝黑心病的主要特征是菠萝果实果内褐变,酚类化合物、酶类、活性氧是褐变的发生必须具备的3个因素目前认为该病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一种复杂生理变化过程的病害.根据当前菠萝生产和保鲜情况,提出控制菠萝黑心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黑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来,该病的大面积发生与流行给我国烟草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了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过程、发病影响因素、综合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物防治是今后防治烟草黑胫病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加强烟草黑胫病致病机理及生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开展系统化的研究,着力探寻更为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以实现该病害的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11.
人参果营养成分、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果又名香瓜茄,新鲜的人参果水分含量高,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及多酚类抗氧化活性物质,但采后易发生病原菌侵染及褐变,因此采后保鲜是人参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综述从人参果的营养物质、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等进行概述。对人参果采后果实颜色、呼吸作用、碳水化合物和质地变化等影响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关键因子做了详细介绍,并对采后低温、气调及其他贮藏保鲜处理方式进行综述。同时指出人参果在营养成分开发和贮藏保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是近年来由国外传入中国的毁灭性病害,为了明确该病的发生发展特征,进一步研究该病的防治措施,对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的发病症状、寄主范围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西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的抗性品种的筛选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广西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机理研究进展,指出失水和果皮褐变是荔枝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广西荔枝生产和采后生物学研究现状,提出借鉴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经验,结合广西特色荔枝资源及品种特性,进一步加强地方特色品种采后生物学研究,系统掌握品种成熟和衰老生理、低温伤害生理及气调生理等新理论,研发适合广西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贮藏保鲜技术等建议,以促进广西荔枝采后保鲜向特色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香气作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赋予了 荔枝独特的风味品质,是评价荔枝果实及其加工品品质的 重要指标之一。荔枝香气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鉴定方面,随着检测方法的发展,荔 枝果实的香气成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有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 - 质 谱联用(GC-MS)等。目前已从荔枝果实中鉴定出萜烯类、酯类、醛类、醇类、酸类、酚类等多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萜烯类为主要呈香物质。根据合成前体物质的不同,香气合成途径可以分为萜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 酸代谢三大途径,荔枝香气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目前还较少。综述了国内外对荔枝果实及其加工产品的挥 发性物质提取和检测技术,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成分、合成途径,以及加工工艺和采后处理对其含量的影响。展 望了今后荔枝香气物质的研究方向,为荔枝果实风味品质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荔枝选育优良品种和优 质加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适当的钙处理可明显减缓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喷施枇杷,果实Ca2+含量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峰值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钙浓度提高幅度下降且比对照低;钙调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随钙浓度增大而上升,对照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后下降,钙浓度愈高幅度愈小;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PAL,活性随钙浓度上升,效果愈明显,POD活性随着钙浓度上升,幅度变小,且均低于对照;同时发现钙浓度过高,果实出现轻微生理病害.说明用1.5%氯化钙对叶、果同时喷施能有效地减缓枇杷果实采后生理活动,又不至于发生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16.
王小平  何纲  许建 《农学学报》2020,10(9):43-47
针对哈密瓜田间及采后出现病害腐烂的现象,采用混合杀菌剂0.4 g/kg扑海因+0.53 g/kg亿度勇,在果实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对哈密瓜‘西州密25号’进行喷药处理,以采后相同杀菌剂处理与自然贮藏处理作为参照,哈密瓜采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贮藏,研究采前杀菌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贮藏12天时,采前杀菌剂处理果心部位硬度为0.72 k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0.49 kg/cm2;腐烂率为20%,对照组为55%,同时腐烂指数也较对照组低0.65,但效果均不及采后处理组;常温贮藏9天时,采前处理组CAT活性为115.8 U/g,较为平稳。研究认为,采前杀菌剂处理对哈密瓜贮藏品质和生理有一定影响,采前杀菌结合采后杀菌处理贮藏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菠萝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广泛的工业用途。中国是菠萝的主产国,云南省菠萝生产在气候、土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从面积、产量、单产、产值、主栽品种及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菠萝生产情况,指出了云南省菠萝生产中存在主栽品种少、良种苗木缺乏、种植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从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提升种植技术、加强贮运保鲜和加工工艺研发、提高产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枯水是一种柑橘果实生理性病害,引起柑橘的汁胞硬化、果汁减少、糖酸物质丧失,严重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本文从细胞学、品质营养、激素水平、酶活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了柑橘果实枯水发生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旨在为后期深入开展柑橘果实枯水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热激、酸化和隔绝氧气3种处理对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热激和酸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木薯PPD的发生.隔绝氧气是最为理想的抑制木薯PPD发生的方法。因此,通过过量表达或者干扰某些基因表达.降低以至于去除伤口处的氧气的方法将是防治木薯采后生理性变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