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为了弄清茄子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施肥的效益,2017年在常宁市城郊的黄菜园土上进行了茄子“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1899.3kg/6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189.7kg/666.7m2,增产11.09%,增产效果明显;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70%优化氮区平均产量最高,为1758.7kg/666.7m2,4个处理产量高低为70%优化氮区>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经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出茄子的最佳施氮量为10.8 kg/6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1757.6kg/666.7m2。建议在茄子的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2.
2019年和2020年在广州进行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防治甘蓝黄曲条跳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9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2.18%-81.25%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7.62%-85.62%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1.46%-89.34%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2.72%-85.16%之间。2020年,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用药13.3ml/666.7m2 、16.7ml/666.7m2 和20.0ml/666.7m2,药后1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1.88%-81.56%之间;药后3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78.01%-86.07%之间;药后7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80.97%-88.80%之间,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在73.72%-84.88%之间。  相似文献   

3.
2019年3~7月在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进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施芳)不同使用量对太子参产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使用量75ml/666.7m2、100ml/666.7m2、150ml/666.7m2三个处理的太子参产量均比空白对照高,太子参产量提高8.28%~14.09%、与照肥料相比提高0.87%~6.28%,说明在太子参上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施芳)后,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降低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增强太子参的抗逆性,对太子参安全,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建议使用量100ml/666.7m2,在太子参齐苗后至块根膨大期(即3月下旬~6月上旬)施用。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等肥力土壤上的5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增施N、P、K三要素肥料均具有增产效果,增产增幅N>K>P;全州县水稻栽培推荐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12.7 kg·666.7 m-2,P 4.0 kg·666.7 m-2,K 9.5 kg·666.7 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11.7 kg·666.7 m-2,P 3.5 kg·666.7 m-2,K7.5 kg·666.7 m-2。本研究结果为全州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单作茭白(CK)、茭白田放养鸭20只·667 m-2(D20)、25只·667 m-2(D25)、30只·667 m-2(D30)等不同共作系统中氮素输入、输出与盈余(盈余=输入-输出),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茭白-鸭共作系统中茭白平均产量为1 332.41 kg·667 m-2,比单作茭白增产26.31%。单作茭白总氮输入为22.27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到89.10%,产品氮输出为5.00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22.45%,氮盈余为17.2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77.55%,土壤氮残留为7.11 kg N·667 m-2,损失为10.16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总氮输入平均为23.72 kg N·667 m-2,其中化肥氮输入占65.13%,产品氮输出平均为7.65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32.24%,氮盈余平均为16.07 kg N·667 m-2,占总氮输入的67.76%,土壤氮残留为7.18 kg N·667 m-2,损失为8.89 kg N·667 m-2。茭白-鸭共作系统投入成本平均为3 114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84.59%,主要是鸭饲料、围网、鸭舍等成本增加。茭白-鸭共作系统产品产值平均为6 568 元·667 m-2,比单作茭白高55.64%。D25处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产品产值-投入成本)最高为3 589 元·667 m-2,比CK处理高41.69%。综合考虑氮平衡和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茭白田放养鸭25只·667 m-2的共作系统的经济效益较高,并且氮素盈余和损失较少,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微生物菌肥在黄瓜田间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本文利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设计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黄瓜施用农用微生物菌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相比平均增产988.75 kg/666.7 m2和1912.76 kg/666.7m2,增产率分别为26.43%和67.90%。通过利用微生物菌肥可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黄瓜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并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分别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混用的效果。试验1设氯虫苯甲酰胺30、40、50 g/666.7m2;甲氨基苯甲酸20 g/666.7m2;20%虫酰肼100 g/666.7 m2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试验2分别设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甲氨基阿维菌素1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虫酰肼100 g/666.7 m2;氯虫苯甲酰胺30 g/666.7 m2和茚虫威10 g/666.7 m2共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幼虫虫口密度明显减少,药后3~7天防效高达98.56%~99.73%。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虫酰肼混用,能大幅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3种微生物菌剂拌种剂与化学药剂拌种进行对比,研究微生物菌剂拌种剂拌种对马铃薯产量及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剂处理的产量和防病效果不及化学药剂拌种处理,产量最高的是适乐时拌种处理,是38507kg/hm2,较清水(ck)处理高7882kg/hm2,增产率25.7%,对黑痣病、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49.4%和57.9%;其次是多马道黑拌种处理,产量是37037kg/hm2,较清水(ck)处理高6412kg/hm2,增产率20.9%,对黑痣病、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41.4%和39.6%。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应继续加大对微生物菌剂拌种剂的引进和试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促进旱作区马铃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3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翻耕25cm播种的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5.5%、9.8%和26.4%,土壤蓄水量增加53.6%、76.4%和107.3%,可提高田间出苗密度平均为392株/m2,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21.4%和32.4%,越冬率达76.8%,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11.6%%和23.4%,平均盖度达49.6%,高于其他2个处理分别提高11.3%和18.7%,生物量(鲜重)达1321.5kg/hm2,较其他2个处理分别增加112.7kg/hm2和210.6kg/hm2,较对照增加450.3kg/hm2,草场等级也由3等7级提高到2等8级。  相似文献   

10.
以覆膜玉米为试材,在播种前用8000倍ZT-1丰抗素拌种处理,该试验主要研究ZT-1丰抗素对覆膜玉米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拌种处理后,覆膜玉米株高比对照增高15.2cm,增加6.62%;每株结双穗的植株占38.9%,比对照增加25.76%;穗长增加16.87%;穗粗增加9.38%;穗轴重增加28.75%;百粒重增加8.36%。小区(20m2)平均产量提高3.26 kg,折合产量提高1630 kg.hm-2,增加13.28%。试验结果表明,ZT-1丰抗素拌种可以显著提高覆膜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采用3种施用量(3.0、、4.5、6.0 kg/m2),研究了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宁夏银川北部中度盐碱地的效果及其对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农艺措施下,与对照相比,不同施用量的脱硫物,均可降低土壤的全盐含量和pH值,提高油葵的出苗率,增加油葵的生物量和产量.当施入量为3.0 kg/m2时,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全盐和pH值分别下降了21.4%和5%;出苗率、鲜重、干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7.6%、53.9%、77.8%和72.3%.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不同次数处理花生种子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花生种子明显提高苗期根数、平均根长、下针率,并且降低出苗期株高、开花期株高以及下针期株高;各处理皆比处理7增产达到166.0~608.0 kg/hm2,增幅达4.1%~13.7%;增值832.0~3 042.0元/hm2。处理2比处理7增产、增幅、增值最高,分别为608.0 kg/hm2、13.7%、3 042.0元/hm2。表明处理2为等离子体最佳处理次数,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石灰、石灰氮、百解酸、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对榨菜产量、病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pH,增加榨菜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石灰氮100 kg/666.7 m2处理产量最高,根肿病发病株数最少、发病最轻,产量达到了4210.0 kg/666.7 m2,比对照增47.79%。其次是生石灰100 kg/666.7 m2,产量达到了4099.1kg/666.7 m2,比对照增产43.9%,发病率也明显降低;石灰氮处理改酸效果最好,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大豆应用种衣剂锐胜+适乐时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提高大豆出苗势和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以锐胜150 g+适乐时200 mL+种子100 kg的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352.95 kg/hm2,增产3.22%。  相似文献   

15.
ABA浸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0.1mg/kg和O.3mg/kg ABA浸种24h和36h,以清水浸种作对照,研究了ABA浸种对水稻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浸种处理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均优于对照,其中浸种36h、ABA浓度为0.1mg/kg和0.3mg/kg的处理分别比对照产量提高9.5%和19.5%,ABA浸种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对照高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等离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设7组处理,3次重复,利用等离子技术对香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等离子不同处理次数对香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处理②(1.5AX2次)的友芽势、出苗率、出苗期干重、开花率、坐果率均比CK高;坐果期和成熟期均比CK提前1~2d;比CK增产792.0kg/hm^2,增幅达13.7%;增值1668.0元/hm。,含糖量提高墩0.5%。[结论]处理②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可应用于香瓜的实际种植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在砂田条件下,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对砂田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辣椒生育期延长,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长,在施肥量为100 kg/666.7 m2时达到最佳;水分利用率在施肥量为50 kg/666.7 m2时达到最大;施肥量为129.5 kg/666.7 m2时产量最高,为1 879 kg/666.7 m2.因此,砂田辣椒补施有机肥适宜用量为100~150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缓释尿素对大蒜生长、产量及土壤有效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尿素对大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有效氮均有明显的影响。大蒜前期株高、叶片数均以尿素处理(T1)最高,其次为尿素+缓释剂处理(T2),尿素+缓释剂+包膜处理(T3)最低。蒜头的直径和单株蒜重表现为T3最优,其次为T2,T1(对照)最低。大蒜产量表现为T3最高,666.7m2为1 166.6 kg,较对照增加35.1%;其次是T2,较对照增加28.8%。两种缓释尿素都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效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秸秆覆盖对旱作麦田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覆盖对旱作麦田水分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播种后立即覆盖秸秆有明显的保墒、蓄水作用,秸秆覆盖后苗期、拔节期、收获后土壤0~40 cm耕层的水分含量分别比露地提高1.6~13.3、7.8~32.8、4.1~8.6 g/kg;折合产量比露地增产12.47%~29.63%,以覆盖秸秆6 000 kg/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折合产量2 459.04 kg/hm2,比对照增产2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