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重新认识森林害虫的防治过程,实质上森林害虫防治就是一项综合性生物生态调控工程,即害虫治理工程。据此,本文对我国的森林害虫治理工程进行了分析,划分了类型,论述了该工程执行过程所具备的3个阶段及其9个基本环节的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森林害虫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危害特性,将害虫分为间接性害虫和直接性害虫两类。简述了害虫综合治理、全部种群治理和大面积种群治理的不同观点。认为森林害虫治理系统须依据生态学原则,侧重预防策略,兼施防治策略。对间接性害虫宜用害虫综合治理,而对直接性害虫,可采取全部种群治理战略。  相似文献   

3.
害虫的防治指标一直是害虫控制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害虫治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森林害虫防治指标的划分原则,4种主要指标类型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及确定防治指标的三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害虫的防治指标一直是害虫控制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害虫治理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本文论述了森林害虫防治指标的划分原则,4种主要指标类型的区别及适用范围,及确定防治指标的三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治理森林害虫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对害虫防治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IPM)、全部种群治理(TPM)、大面积种群治理(APM)和合理害虫治理(RPM)等策略,这些策略代表了害虫防治领域里各种不同的学说。实践表明,IPM未必是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TPM还不是目前多数害虫所宜采取的策略,但很可能是未来的害虫防治策略;APM是IPM和TPM两个防治策略的折衷办法。目前我国大面积治理森林害虫的实践,在一些原则上采用了IPM的做法,而在具体防治方法上又偏重于TPM的技术,基本思路符合APM的对策,RPM是针对APM的不足而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贵州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贵州森林病虫害情况,介绍病虫害工程治理森林害虫及治理技术措施,讨论了病虫害工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论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森林害虫监测和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害虫监测上介绍了种群动态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害虫治理上介绍了各种治理策略及在营林技术、林木抗虫性、生物和化学防治上的具体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我国森林害虫治理的发展进程,并从分子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三个方面简述了害虫治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害虫监测及防治的研究进展,郑重是介绍了“3S”技术和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监测上的应用,种群动态模型以及森林害虫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具体进展,并对21世纪森林害虫治理所面临的新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林业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指出 :“凡重大的或危险性的森林病虫害 ,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制防治规划 ,划定治理区 ,实行工程治理”,以贯彻《决定》为主题的全国第三次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 ,进一步明确了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的实施原则和步骤 ,会后又及时下发了《关于对主要森林病虫害实施工程治理的通知》,从而全面启动了重点森林病虫害的工程治理 ,标志着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工程治理的实施 ,对于扭转“灾…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全国实施的松材线虫病、红脂大小蠹、杨树天牛、美国白蛾、松毛虫和森林鼠害等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的治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总体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工程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现根据全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和特点,提出国家级工程治理项目和工程范围整合意见,以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的水平。整合工程治理的总体思路森林病虫害的工程治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理重点和治理范围。当前松材线虫病和红脂大小蠹仍是我国森林病虫害中危险性大且难以控制的种类,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全面治理。杨树是我国造林绿化…  相似文献   

12.
合江林区由于开发利用较早 ,原始的针阔混交林已所剩无几 ,多是以杨、桦、柞为主的次生林。造林树种单一 ,造林地多为采伐迹地 ,且卫生条件不好 ,使森林的稳定性较差 ,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较低 ,造成森林鼠害的发生日益严重。为把森林鼠害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并达到持续控制效果 ,合江林区实施了工程治理控制森林鼠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实施工程治理的意义为把防治工作切实转移到以工程治理为主的轨道上来 ,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对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采用综合技术手段和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  相似文献   

13.
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虽局部发生但危害严重,扩散蔓延快,防治困难,以前虽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理,但效果不显著。本文以毛竹枯梢病、松针褐斑病这两种检疫对象运用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后取得良好成效为例,以综合治理工程理论为依据,根据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及传播特点,阐述了用工程治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论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是森防工作的一次改革,如何在林业分类经营中实施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文中就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省两种重要的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大袋蛾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对林业生产威胁很大。几年来,在调查和防治一些森林害虫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寄蝇在很多林木害虫体上寄生,而且寄生率高,大大压低了害虫虫口密度,使这些害虫不能大发生。就松毛虫而言,寄生蜂、鸟类和寄蝇对它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我们在省内林区多次调查,查明了寄蝇对森林害虫寄生的良好效果,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6.
该文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与作物生态系统的差异,以及森林害虫发生和管理的特殊性,分析了经济阈值理论在森林害虫防治中应用的局限性,针对森林害虫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森林害虫多目标防治决策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并以赤松毛虫为例探讨了多目标分层决策技术在森林害虫防治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2年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工作会议纪要,中国森林害虫综合防治考察组于1983年8月赴美进行了为期28天的专业考察,在美国西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参观访问了9个州的19个科研和教学单位,现对美国森林害虫防治的研究概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对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结合森防工作的实际,论述了害虫测报在防治中的作用。在综合分析当今世界森林害虫测报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测报的现状,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确定主要害虫防治指标,加快微机应用步伐,实现微机联网4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森林害虫测报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在和森林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手段,其中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已成为近几年来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昆虫病原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一些病原微生物,不仅是致病的而且能引起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贵州省清镇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组织乡、镇及市林场等单位进行了10多年的系统调查统计,按照危害面积、危害程度、危害影响等因素,筛选出食叶害虫、蛀干害虫及地下害虫三类森林害虫,并长期开展利用生物防治森林害虫技术进行有害生物除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