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深入阐述了近年来免疫学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技术、斑点免疫法、免疫电镜技术、免疫染色标记技术及其他抗体介导的检测方法)、核酸技术(包括核酸探针、RFLP技术、PCR技术等)在植物检疫检测方面研究取得的巨大进步,同时,对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试验程序的简化,其免疫学及核酸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常规的检疫检测手段将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菌性病害检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常规检验技术、免疫学技术、核酸技术等检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Werres,De Cock&Man in’t Veld)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欧美。文中阐述了该病原生物学性状、传播方式、防治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国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动物营养、饲料科学、免疫学等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了新型的饲料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动物微生态技术、生物饲料技术、饲用酶技术、新抗生素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食品系学生在学习免疫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免疫学基础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和难以记忆。这就要求免疫学专业教师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食品系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新方法,包括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调动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动画、及时互动等教学手段;提高理论的可接受性等,从而更好地传授学生免疫学学习方法,做到"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6.
"植物免疫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应用结合紧密。结合选课学生的特点以及"植物免疫学"课程内容和发展的特点,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基础知识、前沿进展与实践应用技术互为补充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引入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文献阅读研讨教学、参与式实验教学等教学模式,构建了从课堂、课下、实验、研讨以及考试等多方面的考核体系,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食品免疫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广泛复杂且抽象,涉及多个学科。因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免疫检测技术发展快速,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基于此,针对目前该课程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以期学生能更轻松、更深入的学习,教师授课更高效,使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选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新学科。就生物科学而言,它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这最终导致综合性学科的出现,并形成了具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Weiler等的报告及作者本人的实验操作技术,即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植物激素分析、定量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着重对吲哚乙酸、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免疫测定的免疫原、示综剂制备方法、交叉反应率以及免疫测定在植物激素分析方面的优缺点、注意事项等作了讨论。指出在植物激素的研究中,免疫学手段将有效地被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产赤芝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学方法实验研究了牡丹江产赤芝增加和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经鉴定牡丹江产灵芝为过芝。  相似文献   

11.
1、前言2、免疫学检测3、抗血清制备4、测试方法5、用于诊断的血清学商品试剂来源6、核酸检测7、观赏植物中4种病毒的检测方法灵敏性的比较8、病毒传播介体的防治9、植物保护10、组织培养在无毒苗木生产上的应用11、寄主抗性  相似文献   

12.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 ,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 10mg的木屑中 0 1μg微量的线虫蛋白 ,约 7条线虫的存在。利用该方法对 2 0个不同地区、树种及类型的松材样品进行检测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 10 0 % ,但拟松材线虫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以松材线虫抗原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为松材线虫的快速检疫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小鼠有关免疫指标.结果:园参(1:1浓度)和(1:0.5浓度)液,均能明显增强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PHA所致淋巴转化率及外周血中粒细胞数量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牡丹江产园参液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树移植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树进城有着其理论依据,有着明显的生态效果。园林绿化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大树移植技术和控根快速育苗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其可行性,所涉及的树种也越来越多,大树进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树移植技术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文章对大树移植技术、提高成活率技术、养护技术、大树复壮技术、快速育苗技术、辅助决策系统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大树移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系统阐述了东北铁线莲育苗和栽植成药的技术要点,包括圃地的选择和管理技术、种苗的优育技术、采种苗管理技术、人工移栽和培植成药技术、成药材的采收及初加工技术,为东北铁线莲培育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培育模式,比野外资源增产3~4倍,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电子计算机将多媒体电脑、视频播放系统、实物投影仪、数码摄像机、录像机等设备结合起来,播放电子教学课件、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技术。运用这种教育技术,能够综合利用各类教学素材,实现图像、文字、声音和实物投影的完美融合,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增加教学信息,优化教学内容,为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主要优势多媒体教育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势。1.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提…  相似文献   

17.
植物对环境的修复机理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物修复是一门利用植物清理陆地和水生态系统污染的技术。植物具有的一些生态功能,如调节水分平衡、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分泌多种有机物、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虽早已被认识,但植物修复作为一门单独的技术却是近10年才出现的。根据不同的应用机理和对环境的改造目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根系过滤、植物固定、植物根系和体内降解、植物挥发、水分控制、应用基因改造生物等。至今由于这一技术积累的经验少、而且修复所需的时间又较长,给修复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国际发展大趋势看,由于这一技术在应用上具有投资少、生态风险小、改造过程中能保护好土壤及其生物等优点,其开发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作为一项信息尖端技术,在林业工作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文章简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 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和特点,介绍3S技术在林业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加速林业建设中3S技术应用的若干建议。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技术管理手段,3S技术将在森林资源监测、营林规划设计、森林灾害预警、科学宏观决策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多样性芯片技术(DArT)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遗传标记技术, 具有高通量和低成本的显著特点, 克服了以往以跑电泳凝胶为主的标记技术产量低以及成本高、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以及依赖核酸序列信息等缺点,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遗传标记技术。对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及主要操作、技术特点和应用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而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