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黑小麦是特用型优质小麦新品种,或称珍稀品种。已推广种植的品种有"漯珍1号""黑小麦1号""黑小麦76号""黑宝石1号""黑宝石2号(春小麦)"等品种。黑小麦具有耐晚茬、耐寒抗冻、返青快、分蘖率高、抽穗整齐、抗倒伏、抗病虫害、抗干热风、抗干旱等优点。市场前景广黑小麦磨成的面粉所含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都比普通小麦高,十  相似文献   

2.
浅谈黑小麦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小麦是目前科研单位采用不同的育种手段而培育出来的特用型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或称珍稀品种.已推广种植的品种有"漯珍1号"、"黑小麦1号"、"黑小麦76号"、"黑宝石1号"、"黑宝石2号(春小麦)"等品种.黑小麦具有耐晚茬、耐寒抗冻、返青快、分蘖率高、抽穗整齐、抗倒伏、抗病虫害、抗干热风、抗干旱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次多项式对黑小麦灌浆过程中籽粒体积、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黑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黑小麦材料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的有效灌浆期较对照小麦品种京冬8号长。参试的3个小麦材料除籽粒体积动态变化差异较大外,鲜重和干重的动态变化差异较小。蓝粒58和紫选1号的百粒体积的平均增长速率、最大增长速率和籽粒干重的增长均低于对照小麦京冬8号。蓝粒58和紫选1号小麦快速增长期期间有相似的变化曲线。通过育种改良或采取有效栽培措施以提高黑小麦灌浆速度,缩短持续时间,是今后在育种和栽培上能更好的发挥黑小麦的产量潜力和优势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受光、热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克斯县适宜种植黑小麦,现已投入生产加工,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黑小麦比普通小麦每667米2增收150~300元。现将特克斯县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特克斯县气候特点的抗病性强、无霜期短的黑小麦品种,如特黑1号、黑龙江11号、宁春46号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黑小麦萌发特性的影响,并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指标筛选和耐盐品种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下,测定7份黑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根冠比和贮藏物质转运率8个萌发性状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对黑小麦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盐胁迫后,黑小麦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呈下降规律;主胚根长、根干重和芽干重呈下降趋势;根冠比变化趋势因品种而异。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和根干重在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中占有较大权重,可将此5指标作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有效指标。7份黑小麦品种的耐盐性分为高耐盐型、中等耐盐型和弱耐盐型3类。【结论】筛选出黑小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指标为发芽势、发芽率、主胚根长、芽长和根干重。7份黑小麦品种中,杨紫1号属高耐盐型,珍选1号、秦紫1号、珍选2号、西黑88和黑优1号属中等耐盐型,秦紫2号属弱耐盐型。  相似文献   

6.
自1913年黑小麦面世以来,就被不断的杂交改良,先后出现了"漯珍1号"、"黑小麦63号"、"黑宝石2号(春小麦)"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健康的粮食作物。黑小麦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文章综述了辽宁省黑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辽宁省彩色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洲1号黑小麦系由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农业专家经多年努力,用蓝粒小麦、四倍体紫粒小麦进行复合远缘杂交,对杂种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再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麦新品种。亚洲1号黑小麦育成引起国内外小麦育种专家的关注,农业部刘培植副部长视察黑小麦生长情况后,对该品种评价很高,并希望加快繁种,向  相似文献   

8.
亚洲1号黑小麦系由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农业专家经多年努力,用蓝粒小麦、四倍体紫粒小麦进行复合运缘杂交,对杂种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再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麦新品种.亚洲1号黑小麦育成不但迅速引起国内外小麦育种专家关注,农业部刘培植副部长视察黑小麦生长情况后,对该品种评价很高,并希望加快繁种,向国内外推广.  相似文献   

9.
亚洲1号黑小麦系由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中心农业专家经多年努力,用蓝粒小麦、四倍体紫粒小麦进行复合远缘杂交,对杂种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再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麦新品种.亚洲1号黑小麦育成引起国内外小麦育种专家的关注,农业部刘培植副部长视察黑小麦生长情况后,对该品种评价很高,并希望加快繁种,向国内外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全新的营养保健型小麦新品种"紫麦1号"黑小麦目前在山东宁阳县试种成功,667米~2产达400千克以上。这种被冠名为"紫麦1号"的黑小麦,麦秆颜色青中泛紫,麦穗筋络上有些发黑,随便采上几穗麦穗,搓几下,去掉皮,就会发现,这鲜麦粒也与众不  相似文献   

11.
中普黑1号 "中普黑麦1号"是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先生以自己培育的矮源小麦--"宛原50-2"与赖草远缘杂交后选育而成的黑小麦品种,2005年11月1日被农业部授予植物保护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作为中国优质小麦重要产区,目前已育成6个黑粒小麦品种,然而对这些黑粒小麦的染色体构成、蛋白组分却研究较少。因此,了解其遗传组成对选育黑粒小麦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利用染色体C-分带,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构型、基因组原位杂交结合谷蛋白亚基分析,对黑粒小麦‘冬黑10号’的染色体构成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冬黑10号’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染色体带型与‘中国春’染色体带型未见明显变化,基因组原位杂交也未检出赖草染色体;其PMC MⅠ染色体平均构型为21Ⅱ,具有良好的细胞学稳定性,与‘中国春’小麦杂交F1的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说明其为六倍体普通小麦。SDS-PAGE分析揭示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Null/7+9/5+10,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对照‘中国春’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通许县科技信息中心选育的黑小麦特选一号 ,已被开封市经贸委列入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995年该中心从中国科学院引进黑小麦种子 ,经系统选育、人工杂交 ,于 1999年选育出了黑小麦特选一号。2 0 0 1年 ,通许、杞县、尉氏、扶沟等县的 10多个乡镇试种的 35 0多亩特选一号喜获丰收 ,平均亩产 42 3kg。经检测 ,特选一号黑小麦含人体所需的 18种氨基酸的总和比普通小麦高 91.5 % ,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小麦的 8倍 ,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明显高于一般优质小麦。据试种的农民反映 ,特选一号黑小麦还具有耐涝、耐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玉选一号黑小麦是玉田县国营原种场1999年从黑小麦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是黑小麦族的佼佼者。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一是保健作用。麦粒紫黑,含硒量高,可作为防癌保健专用小麦;二是可作为黑小麦专用饺子粉、面包粉,黑方便面、黑麦片等保健食品,是超前型的优质小麦。该品种的特征特  相似文献   

15.
黑小麦研究现状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小麦是指籽粒表皮表现为紫色、蓝紫色等较深颜色,富含黑小麦色素、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二十八烷醇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的一类小麦的总称。黑小麦由于具有良好的药膳功能,且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又被称为"益寿麦",目前已在市场上大量销售。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开始研究黑小麦的种植、培育工作,已在全国各个地区育出"黑宝马1号"、"漯珍1号"、"紫株6号"等多个品种,并形成了相关的播种、栽培、收割工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7个黑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普通白麦‘西农979’为对照,进行二因素裂区试验,设全生育期不灌水(W0)、越冬期灌1次水(W1)、越冬期和拔节期各灌1次水(W2)3种灌水处理,研究灌水对黑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产量和籽粒Fe、Mn、Zn、Cu和S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0相比,W1和W2处理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在3种灌水处理下,‘周黑麦1号’产量最高,表明‘周黑麦1号’可作为不同水分条件下黑小麦高产品种。与W0相比,W1处理显著提高小麦籽粒Se含量,W2处理对黑小麦籽粒Se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白麦籽粒Se含量,表明越冬期灌1次水可提高黑小麦籽粒Se含量。灌水处理对小麦籽粒Fe、Zn和Mn含量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增加灌水次数显著降低小麦籽粒Cu含量,黑小麦籽粒Cu含量下降幅度大于白麦。与白麦相比,黑小麦籽粒的Fe、Mn和Se富集能力较强。在3种灌水处理下,‘西农黑大穗’籽粒Fe、Mn、Se、Zn含量较其他品种高,是开发利用潜力较高的营养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小麦黑胚病发生与危害程度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小麦商品品质,其毒素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为此,我们进行不同药剂对小麦黑胚病防治试验,以期杜绝小麦黑胚病发生。1试验设计试验设在农五师农科所小麦试验田。参试小麦为感病的新春6号。试验设计为:处理122%麦叶净可湿性粉剂60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从1958年开始,利用X射线和Co~(60)γ射线处理小麦、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发突变并从中选育新品种的研究工作。通过实验,确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进行诱发突变的适宜剂量范围;肯定了X射线和Co~(60)γ射线对小麦、大豆的诱变作用。从诱发突变体中选育出小麦“新曙光1号”和“新曙光2号”等,大豆“黑农4号”“黑农5号、7号、8号、16号”等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  相似文献   

19.
小麦漯珍一号黑种皮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黑小麦漯珍一号与3个红色籽粒小麦杂交,遗传分析表明:F1代籽粒表现为黑色;F2代种皮性状黑色与红色分离比率为9:7,说明漯珍一号黑种皮由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0.
高营养饲粮兼用全黑小麦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野生二粒小麦的黑壳、黑芒和茎叶紫色基因导入黑粒普通小麦中,育成植株茎叶紫色、黑粒、黑壳、黑芒的2个冬性全黑小麦。全黑冬05-7263粗蛋白、硒、锌、铁、钙、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晋麦67号高16.65%,460%,39.78%,236.57%,43.14%,21.96%;全黑冬06-4210粗蛋白含量高达24.1%,粗蛋白、硒、锌、铁、钙、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晋麦67号高46.42%,460%,52.40%,89.68%,31.37%,47.71%。这表明导入野生二粒小麦的黑壳、黑芒等黑色基因可较显著地提高黑粒小麦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