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蓓芬  金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8-13600
采用凯氏定氮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东魁杨梅各营养器官的生化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总糖、总蛋白和游离蒽醌含量最高,根皮次之;根皮和茎皮粗脂肪含量较高,根木质部次之;茎皮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含量最高,根皮次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对黑龙江省松嫩草地瑞香狼毒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环境梯度下根的总黄酮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根中总黄酮含量明显增加;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根中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瑞香狼毒各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不同,叶中最高,根次之,茎中最少。  相似文献   

3.
云锦杜鹃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不同大小级和不同营养器官的鞣质、生物碱、皂甙、木质素、绿原酸和大黄素等6种次生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6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云锦杜鹃不同营养器官中的质量分数具有一定的差异,总质量分数以茎最高,中树、小树、幼树分别为447.5 g·kg-1,319.3 g·kg-1和247.5 g·kg-1;小树和幼树中叶片次之,分别为256.4 g·kg-1和207.7 g·kg-1,根最低,分别为234.8 g·kg-1和174.7 g·kg-1;中树中根次之,为344.5 g·kg-1,叶最低,为317.0 g*kg-1.6种次生代谢产物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以茎最高,根次之,叶片最低;绿原酸的质量分数以根最高,叶片次之,而茎最低;而总生物碱、总皂甙、总鞣质、大黄素的质量分数均以叶片最高,茎次之,而根最低,其中大黄素的茎与根中的质量分数较为接近.6种次生代谢产物总量在3种器官中均以中树最高,小树次之,幼树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不同器官的6种次生代谢产物质量分数在不同大小级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表2参18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 rubra‘Dongkui’和荸荠杨梅M. rubra‘Boji’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培养较在MS培养基上培养好。东魁杨梅子叶上的毛状根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已将拟南芥的LEAFYcDNA片段成功导入并整合到东魁杨梅子叶中。图2参10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境夏蜡梅营养器官总酚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国家2级保护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生境中夏蜡梅各营养器官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总酚,3个样地均以叶片的含量最高,根的含量次之,一年生枝、二年生枝、茎的含量较低.叶片的含量是根的2倍.(2)夏蜡梅阴坡的叶、根、一年生枝等器官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阳坡.(3)7个样地夏蜡梅叶片总酚含量为1.0004~1.2878 g·kg-1,平均为1.2464 g·kg-1,其高低顺序为前坑>大雷山Ⅱ>白水坞>大雷山Ⅰ>双石边>大明山Ⅱ>龙塘山.(4)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氮、pH值对夏蜡梅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盐碱地上种植的一年生枸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营养器官中三种盐离子分布的特征以及测定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并分析其抗盐特性。结果表明,Na+、K+、Cl-三种离子在枸杞各营养器官中的含量不同,且差异显著,其中Na+和Cl-在成叶中的含量最高,幼叶、茎次之,细根中的含量最低,而K+在各器官中的含量为幼叶茎成叶细根,但总体而言,地上部分的Na+、K+和Cl-含量分别是地下部分的14.407倍、7.428倍和9.477倍;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在各营养器官中呈现出明显质异,表现为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根中含量最大,叶片次之,茎中最少,而丙二醛却与之相反,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贵州杨梅地方品种果实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贵州杨梅良种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贵州杨梅资源8个地方种与2个栽培种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形指数地方品种中的鸡蛋杨梅、红水杨梅、火炭杨梅、酒杯杨梅、金黄杨梅均高于栽培种;可食率地方品种均低于栽培种;单果重地方品种以鸡蛋杨梅最重,为16.17 g.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含量地方品种火炭杨梅均高于栽培种荸荠和东魁;酒杯杨梅酸含量低于栽培种荸荠;金黄杨梅总糖高于栽培种东魁.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和活体外消化率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测定了“农大108”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活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秸秆各部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总糖含量以茎节、茎皮中最高(分别达到20.7%和19.3%),粗脂肪含量也在茎节和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8%和5.2%),而茎髓中的含量最少;粗蛋白质含量则是叶片中最高(14.9%),茎髓次之;粗灰分、Ca和P含量均以叶片中最高(分别为10.5%、1.03%和0.1%);中性洗涤纤维(NDF)在苞叶中含量最高(77.1%);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含量均以茎皮中最高(分别为52.0%和14.4%),苞叶中最低(分别为38.2%和6.7%)。阉牛活体外对DM、NDF和ADF消化率都以茎皮为最低、苞叶为最高;阉牛活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产气量以苞叶最高,其次为茎髓、叶片、叶鞘和茎节,而茎皮最少。综合比较得出,玉米秸秆各部位的营养价值存在明显差异,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苞叶>茎髓>叶片>叶鞘>茎节>茎皮。  相似文献   

9.
春季田间条件下,以浙江省主栽品种东魁和荸荠种杨梅为试材,对其叶片光合特性、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等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魁和荸荠种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东魁杨梅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均值显著高于荸荠种杨梅,而日平均蒸腾速率显著低于荸荠种杨梅;午间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变化趋势一致,气孔限制值升高,表明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东魁杨梅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略低于荸荠种杨梅,但无显著差异,而荸荠种杨梅叶片的比叶重、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都明显高于东魁杨梅,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生结构不发达;钩是由枝变态发育而来,解剖结构与茎相同。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钩藤全株均有生物碱分布,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茎和钩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叶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叶肉细胞。钩藤生物碱含量以茎最高,根、叶片及钩次之。钩藤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可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总生物碱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次生代谢产物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是黄檗中重要的药用生物碱,本研究在吉林省5 个林业局选取了65 株不同年龄的天然黄檗,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黄檗多器官中3 种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差异。结果表明:小檗碱在根皮、多年生枝、当年生枝和叶中的季节差异显著,各器官中小檗碱含量夏季最低(叶除外);叶中小檗碱含量,在各个龄组均表现为从春到秋含量依次升高,变化幅度在0.017 ~0.124 mg/ g 之间;小檗碱在根皮中最高, 平均值达到24.27 mg/ g,其余依次是茎皮、多年生枝皮、当年生枝和叶片。掌叶防己碱在根皮、茎皮、当年生枝、叶和幼龄阶段的多年生枝皮中的季节差异显著,秋季含量最高(叶除外);叶中掌叶防己碱含量,在各个龄组均表现为春季最高;掌叶防己碱在茎皮中含量最多,平均值为7.02 mg/ g,其余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多年生枝皮、根皮、当年 生枝和叶。药根碱在茎皮、多年生枝皮、当年生枝、叶和成熟阶段的根皮中的季节差异显著,多数器官夏季含量最 低;叶中药根碱含量,在各个龄组均表现为春季最高;药根碱在各个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与小檗碱一致,根皮中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84 mg/ g,其余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茎皮、多年生枝、当年生枝叶。   相似文献   

12.
为毕节市小檗药材的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小檗药材根、根皮、茎及茎皮4个部位小檗碱和生物总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毕节市不同产地(除小坝外)小檗药材生物总碱主要集中在根皮部位,为26.00%~33.47%;其次是茎皮(13.78%~22.93%)和根(4.99%~25.37%),茎中含量最低,为3.30%~5.54%;以兴隆产小檗药材中总碱的含量最高;小檗碱的集中部位与生物总碱相似。兴隆最适宜栽培小檗,小坝不适宜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东魁杨梅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魁杨梅是我县于1998年从浙江黄岩引入定植的杨梅新品种,2003年试产,2005年开始投产.其适应性、抗逆性强,易栽培、果大、质优、寿命长、效益高,果实成熟期比本省漳州杨梅早熟3~7天,比原产地早熟25~32天,说明我县种植东魁杨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杨梅果实无皮,与草莓一样可直接食用,因此与其它有皮水果相比,在质量安全生产上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现对东魁杨梅无公害栽培管理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杨梅品种中糖与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对杨梅品质的影响,以浙江优质杨梅慈溪荸荠种、上虞荸荠种、上虞二都深红种、上虞白沙和上虞东魁果实为研究试材,测定其总糖和总酸含量,用UPLC进行单一糖酸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糖酸含量。结果表明:上虞东魁总糖含量最高,上虞荸荠种总糖含量最低;上虞白沙总酸含量最高,慈溪荸荠种总酸含量最低;慈溪荸荠种糖酸比最高,上虞东魁次之;各杨梅品种中柠檬酸含量最高,苹果酸次之。本研究首次测定杨梅中的单糖,并对其中的甘露糖和葡萄糖进行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15.
对结瘤烟草植株的根、茎、叶各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结瘤烟草的烟碱含量以叶为最多,根次之,而茎最少;总糖、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叶为最多,茎其次,根最少.烟草结瘤后,除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在根内有所增加外,其余成分在根、茎和叶中的含量与对照植株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东魁杨梅叶片次生代谢产物对光照与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下栽培的东魁杨梅幼苗叶片的总黄酮、总鞣质、总绿原酸和游离蒽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东魁杨梅幼苗叶片的总黄酮、总鞣质、总绿原酸和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差异,各光强处理总黄酮的含量表现为1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4%)>全光照>2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18%)>3层遮荫(光照强度约为全光照的6%);总绿原酸和总鞣质的含量均为全光照>1层遮荫>3层荫>2层遮荫;游离蒽醌的含量为2层遮荫>1层遮荫>全光照>3层遮荫。全光照有利于总绿原酸、总鞣质的合成积累,1层遮荫有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2层遮荫有利于游离蒽醌的合成积累,含量分别为(99.6±8.44)g/kg、(16.1±0.41)g/kg、(27.6±0.42)g/kg、(0.169±0.016 5)g/kg。不同土壤含水量下东魁杨梅叶片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游离蒽醌含量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水分供应充分有利于东魁杨梅叶片中总绿原酸、总鞣质和游离蒽醌的合成积累,但不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适宜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总黄酮的合成积累;轻度水分胁迫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中度水分胁迫可提高东魁杨梅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游离蒽醌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合成积累。  相似文献   

17.
结瘤对烟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结瘤烟草植株的根、茎、叶各部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结瘤烟草的烟碱含量以叶为最多,根次之,而茎最少;总糖、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则以叶为最多,茎其次,根最少。烟草结瘤后,除总氮和蛋白质的含量在根内有所增加外,其余成分在根、茎和叶中的含量与对照植株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青钱柳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海拔、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月份的青钱柳营养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的根和茎总黄酮含量都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升后降之势,均以海拔690 m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7.818 4 mg/g、51.254 7 mg/g,叶中总黄酮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锯齿形变化,以海拔915 m的含量最高,为46.930 2 mg/g,各营养器官总黄酮含量与海拔的相关性都不显著;不同产地青钱柳根、叶中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产于靖安的含量最高,根、叶含量分别为59.816 2 mg/g、44.676 1 mg/g,产于修水的含量最低,根、叶含量分别为51.574 5 mg/g、33.721 4 mg/g,不同产地青钱柳茎中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植株不同月份青钱柳叶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但未发现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性,其中以7月份含量最高,达到49.347 mg/g.  相似文献   

19.
濒危植物夏蜡梅总皂甙含量及其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样地、不同海拔高度夏蜡梅营养器官的总皂甙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的总皂甙含量以叶片最高,1年生枝、根次之,2年生枝、茎最低。叶片的总皂甙含量与其他器官差异均极显著。根的总皂甙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其他器官与海拔高度相关不显著。(2)阴坡的1年生枝、根的总皂甙含量比阳坡高,差异极显著;其余器官在阴、阳坡之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3)夏蜡梅7个居群叶片总皂甙含量在0.295 9%~0.415 5%之间,平均为0.340 0%。(4)通径分析显示,土壤P含量对夏蜡梅叶片总皂甙含量起负相关作用,土壤N含量起正相关作用,有机质、土壤pH值、海拔高度也起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几种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甘草提取液对杨梅进行保鲜处理,定期测定杨梅腐烂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总酸、丙二醛含量,探讨甘草提取物对杨梅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显著,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甘草提取液对杨梅的保鲜效果较佳.甘草提取液作为水果保鲜剂,具有安全无毒、经济适用、广谱性、环境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