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中国野生苎麻搜集、整理、研究报告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1):1-8
1995~1998年,从φN(18.8°~34.2°)、λE(101°~121°)之间,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14个省(市)、自治区、34个县(市)搜集到荨麻科野生资源222份,其中苎麻属130份,分属20个种6个变种。建立了中国野生苎麻种质资源圃,保存野生苎麻种质8个种4个变种共77份材料和荨麻科其它9个属野生资源34份材料。根据形态特征,将已搜集到的苎麻野生资源划分为腋球苎麻组、苎麻组、序叶苎麻组、大叶苎麻组四个组。野生苎麻的种群分布与海拔高度有关,按其生态适应性特点分为湿生性种、湿中性种、半阴湿性种和旱性种四大生态类型。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野生苎麻,易地保存成活率偏低,建圃保存时要从水、气、光、温等多方面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其终年生育需要。  相似文献   

2.
广西薏苡资源性状分析与分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广西薏苡资源丰富,包括原始类型水生薏苡,野生薏苡和栽培薏苡,这三者的柱头色均有红,白和淡红之分,并与芽鞘,叶鞘,茎的颜色相关,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水生薏苡不同于野生薏苡的是其叶片长窄,叶面有刺毛,花药无芬粉,授以野生薏苡花粉不结实。野生薏苡的壳厚,壳重和出糙率均明不同于栽培薏苡,且壳面无脉纹,栽培薏苡则有,笔者据收集的广西薏苡134个居群,分类为4种9变种,并认为广西桂南和桂西是薏苡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孙志民  许英  陈建华  栾民宝  王晓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40-3941,3945
苎麻(Boehmeria)是中国重要的纺织植物,目前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已经保存了19种8变种2 000多份资源。就全球苎麻分布、收集、保护、档案管理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介绍,对进一步提高收集与共享效率及加强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西苎麻近缘野生种细胞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西苎麻属主要代表种进行细胞学比较分析,其中包括6种5变种的花粉形态,7种4变种的染色体数,6种2变种的纤维细胞形态结构,苎麻属花粉粒为球形、近球形、近长球形,萌发孔有2孔、3孔、4孔等3种类型。所研究的种类其染色体均为2n=28,大叶苎麻组中存在倍性不同的种群,苎麻及其近缘野生种纤维细胞的遗传变异,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单纤维细胞的长度、直径、壁厚、节间距离等解剖结构上  相似文献   

5.
贵州翦股颖属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贵州地区翦股颖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生境、花果期及主要性状等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并对其资源品质和坪用性状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境内分布有6种翦股颖属天然禾本科植物,它们分别是匍茎翦股颖(A.stolonifera)、细弱翦股颖(Agrostis tenuis)、小糠草(A.matsumurae)、华北翦股颖(A.clava-ta)、多花翦股颖(A.myriantha)、短柄翦股颖(Agrostis brevipes)。通过对这6种资源与引进品种Cato和Putter的性状比较以及9分制评定法评比说明:Cato成品品质 于野生材料,但Putter成坪品质次于野生材料,各野生材料在其性状特性上还表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6.
广西薏苡资源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八五期间,考察桂西山区,共收集到种类薏苡种质139份,根据植物学性状、不同类型间的杂交亲和性、某些性状遗传规律和酯酶同功酶酶谱分析进行分类研究,广西薏苡资源划分为3种7变种,其中水生薏苡种和薏苡种内的珍珠薏苡变种、大果薏苡变种、扁果薏苡变种、球果薏苡变种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叶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技术》2013,(2):28-29
1、茶树的种类山茶属植物分为20个组。其中茶亚属的茶组Scet.Thea,目前全世界共发现49种3变种。在52种茶组植物中,只有茶系中的普洱茶C.assamica和小叶茶C.sinensis两种久经栽培,其余的种均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2、茶树的植物学特征茶树是由根、茎、叶、芽、花、果等不同的器官构成的一个整体。地下部为根系,地上部为树冠,包括茎、芽、叶、花、果等部  相似文献   

8.
大明山草本花卉植物的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了大明山草本花卉植物的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草花种类繁多,共有105科196属276种(含变种)其中野生乡土草花219种,引种栽培57种;2)野生草花生态习性复杂,类型多样;3)草花的园林利用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盆栽花卉141种,室内观叶花卉103种,庭园花卉54种,切花花卉51种,草坪与地被植物45种,花坛花卉38种,垂直绿化植物35种,岩生花卉25种,水生花卉11种,最后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3,(2):56-56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完成的“苎麻副产物饲料化与食用菌基质化高效利用技术”项目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将苎麻的资源利用率从20%增加到80%以上,实现了苎麻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提高了青贮和颗粒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苎麻青贮饲料可替代30%的精饲料。该成果创新性强,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韭葱,由于植株像大蒜,气味如葱子,故叫葱子大蒜,也称葱蒜、扁葱、洋大蒜、洋蒜苗和海蒜,为百合科葱属中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不长蒜薹,以嫩苗、鳞茎、假茎(即葱白)和花薹作蔬菜食用。  相似文献   

11.
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分布状况、生态特点、形态特征、演化趋势、生育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纤维细胞形态和结构及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苎麻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陈西仓 《特产研究》2002,24(1):44-47,55
根据十余年调查研究,甘肃野生果树有260种(包括变种、亚种),隶属27科58属。本文综述了甘肃野生果树资源、特点及利用途径,并为今后开发利用这种野生果树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钝感苎麻种子油用价值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是多年生作物,目前仅利用其韧皮纤维。苎麻种子(瘦果,包括残存的花柱)含油率30%左右。但由于普通栽培苎麻是短日植物,一般在9月份开花,收麻时种子成熟度差,且产种量极低而未被利用。周瑞阳等发现的光周期钝感苎麻在湖北荆州(30°24′N)每年能开花3...  相似文献   

14.
以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NC苎麻)材料为毋本,用环剥法诱导通常在短日下才开花的雌雄同苎麻(简称SM苎麻)开雄花,组配NS组合。对6个NS组合与一个品种(细叶绿,CK)的研究,初步表明:NS组合的最大优点是纤维品质特优,头麻(1993)均在2000m/g以上,三麻(1992)有5个组合超过1800m/g的优质标准;纤维产量的对照优势率最高为60.6%;植株高大,但茎数扳少;株高整齐度比无性繁殖的对照差,但其与产量几乎无相关;多数NS组合头麻有部分植株现雄蕾、散粉,亦有头麻不现蕾、散粉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河南蜡梅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河南蜡梅属植物计8种、2亚种、6变种、3变型,其中发现1新种和2新变种,并提出蜡梅系统分类为2亚种——蜡梅栽培亚种和蜡梅野生亚种。蜡梅栽培亚种又分3大品种群、17个栽培品种,并选出圆被蜡梅、晚花蜡梅等新品种,发掘出早已“失传”的蜡梅珍品——蜡素金莲花蜡梅等,蜡梅野生亚种分6变种,其中2新变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我国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其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收集的94份苎麻种质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苎麻的7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高达90.35%;其中第一主成分以株高、茎粗、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各个性状系数均为正,可以看作是苎麻种质农艺性状的综合反映;第三主成分以分株数、总株数的影响为主;第四主成分以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94份苎麻种质材料在阈值为3.79时聚为三个大类,可划分为高株细茎型、矮株粗茎型和1个特殊型。上述结果将苎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并将94个苎麻品种分为3种类型,为苎麻优质品种选育和多功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藏野生大麦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西藏野生大麦资源的4年考察结果;叙述它们的历史发现过程、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确定它们属于1个种、2个亚种和48个变种,其中新变种38个,包括已报道的16个变种。西藏野生大麦具有分布地区广泛、变种多为重叠分布、变异类型多样和主要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高(深色型占70%)的特点;西藏野生二棱大麦在酯酶同功酶谱带、春冬性和小穗轴毛长短方面都有别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野生二棱大麦;考古资料证明西藏远在距今4000-5000年前已有了农事活动。这说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地,推测是野生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缙云县野生果树资源丰富,有野生果树25科52属143种(含变种,变型),介绍了其中的10种野生果树的科名、分布及用途等,探讨了野生果树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苎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DH)基因。【方法】通过简并引物RT- PCR 结合 RACE 技术和半定量RT-PCR。【结果】成功克隆苎麻Boehmeria nivea (Linn.) Gau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UDPGDH)基因cDNA序列,序列长1 837 bp,编码一4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GenBank No.EF178294)。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UDPGDH在苎麻根、皮、茎和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为茎>皮>叶>根,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7075,0.3051,0.2651,0.1490。【结论】苎麻UDPGDH与其它植物相应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在苎麻茎中有较高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芥菜类蔬菜植物学性状鉴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m et Coss)的17个变种代表品种的叶片性状和根、茎、叶、薹、花的发育状况以及种子等植物学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将参试品种分为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薹用芥菜和籽用芥菜等5个类群,同一类群的植株在形态上都有共同特征,并以特异强化的器官为主要的聚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