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产后经过72h的9·芙、芙·9蚕卵入库冷藏,在冷藏经过15~60天期间,可依冷藏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浸酸时间让其孵化;冷藏15天的浸酸7~9min,冷藏45~60天的浸酸3~5min,实用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冷藏超过60天后,蚕种直接出库催青便可孵化。经过120~135天冷藏的蚕种,孵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但冷藏期超过150天,孵化率开始下降并出现死卵。  相似文献   

2.
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气室变化会直接影响孵化率。而影响种蛋失重和气室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通过试验探索藏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与气室变化符合胚胎发育的正常规律。在温度1~6天为37.58℃、7~14天为37.56℃、15~20天37.50℃、21天37.40℃;相对湿度1~6天为60.12%、7~14天为60.36%、15~20天61.12%、21天62.33%时,在整个孵化期中藏鸡种蛋的失重平均在11.58%,气室5~11天倾斜度逐渐增加,11~18天倾斜度比较明显,到了17~18天气室达到最大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3.
种蛋保存时间对宣凤黄鸡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 ,将入孵种蛋分成 4组 :Ⅰ组 (1~ 3天 ) ,Ⅱ组 (5~ 7天 ) ,Ⅲ组 (9~ 1 1天 ) ,Ⅳ组 (1 4~ 1 6天 )。试验结果表明 ,4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 93 .5 % ,91 .7% ,88.0 % ,82 .3 %。Ⅰ组受精蛋孵化率比Ⅱ组提高 1 .8%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Ⅰ组比Ⅲ组提高 5 .5 % ,差异显著 (P <0 .5 ) ;Ⅰ组比Ⅳ组提高 1 1 .2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4.
自然环境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汝敏  黄伟霖 《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0.8℃,相对湿度89.9%),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天,4~6天,7~9天,10~12天)、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一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一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天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天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广州动物园自2003年始连续4年对扬子鳄的人工孵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温度28~32℃,湿度92%~98%较适宜人工孵化扬子鳄,能取得理想的孵化率,孵化期为59~76天.在合适的孵化温度范围内,温度愈低,则孵化期愈长,出雏的幼鳄卵黄吸收较好,发育较完全;温度愈高,则孵化期愈短,胚胎发育不完善,出雏后较难饲养.  相似文献   

6.
家禽孵化率高低,可直接影响养禽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怎样提高家禽的孵化率,笔者的体会是:1种蛋贮藏与保管1.1种蛋贮藏时间种蛋在孵化前的贮藏时间,一般不超过7d,7d最为合适,7d后孵化率开始下降。1.2塑料薄膜贮放种蛋在种蛋贮放期间,要防止种蛋中的水份损失过多,可用塑料薄膜把它们罩住,这样可提高孵化率2%~3%。1.3种蛋贮放的温度、湿度要适宜在7d内温度为16℃~17℃,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超过7d,以10℃~12℃温度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这样可防止种蛋内的水分蒸发,以提高孵化率。1.4种蛋在贮存期间的放置方法蛋的小头向上,大头…  相似文献   

7.
破损种蛋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孵化,而被废弃。笔者对三种较为简单易行的修补破损种蛋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证明了破损种蛋通过修补可与正常种蛋一样用于常规孵化。将破损种蛋按不同破损程度和形状、不同修补时间、不同修补材料、破损蛋与完好蛋、破损蛋修补与不修补分成五组进行对比试验,每组重复三次。经修补的破损种蛋,孵化率为80.15%,与正常种蛋孵化率(87.14%)差异不显著(P>0.05)。修补的破损种蛋孵化率显著高于未修补的破损种蛋孵化率,分别为81.24%和33.91%。用胶水、浆糊、透明胶带修补的破损种蛋孵化率分别为81.01%、80.16%、68.98%。将破损种蛋分成第二天修补、第四天修补、第六天修补三类,同时入孵,结果为第二天、第四天、第六天修补的孵化率分别为81.06%、76.28%、62.54%。由此可见,破损种蛋在内壳膜没有破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来孵化。  相似文献   

8.
1温度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鸡。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0~40.5℃,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  相似文献   

9.
为测定条纹鲈对促摄食物质丙氨酸、丝氨酸、肌甙 - 5单磷酸盐、甜菜碱的适宜用量进行了试验。2 4 因子设计为 2种含量 (0、0 .1M ) 4种上述促摄食物质 ,测出结果表明相互作用显著。 4× 6因子设计 ,单独使用一种促摄食物质 ,用量为 0 %~ 8% ,国 外 篇测定最佳刺激效果的最低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量超过 1%无明显效果。与其他 3种促摄食物质相比 ,丙氨酸产生的反应较为明显。使用单因子方法测定每种促摄食物质的适宜用量 ,浓度为 0 %~ 1%。测出将 4种促摄食物质组合使用效果最佳 ,适宜比率分别为 :丙氨酸占凝胶载体的 0 .4 %、丝氨…  相似文献   

10.
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不仅有种鸡的营养和管理、孵化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而且还有蛋重、蛋形指数等方面的因素。现就种蛋的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作一探讨。1试验材料和方法1.1孵化器及其管理北京电子机械厂生产的容量为19200枚模糊电脑控制孵化机,出雏机的容量也是19200枚。采用变温孵化法:1~3天,38.1℃;7~11天,37.8℃;11~18天,37.5℃;19天至出雏完毕,37.2℃。相对湿度要求:1~5天,55%~60%;6~18天,50%~55%;19天至出雏完毕,65%~70%。1.2种蛋来源和处理河北北方学院实验牧场提供的海兰父母代所产种蛋。每天收集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收…  相似文献   

11.
由于春节期间孵化场不出雏,因而要大量贮存种蛋。种蛋在蛋库的贮存时间一般1~10天,甚至超过15天。本场属于中小型种鸡场,每天合格蛋1800多枚,要想入孵J-19200型孵化器一箱,需存蛋10天以上,才可能达到要求,本文通过对贮存1~8天、2~12天、9~19天的种蛋的孵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贮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一、试验情况试验见表1。二、结果分析1.种蛋贮存1~8天,孵化率正常,孵化水平高,成绩好。2.种蛋贮存2~12天,孵化率一般,孵化率下降4%~5%,毛蛋增加2%~3%,鸡苗质量较好。3.种…  相似文献   

12.
将1327枚大(54—56克)、中(49—57克)和小(44—46克)的来航鸡蛋在孵化前贮藏1—3天或6—8天。它们的受精率分别为86.99%,89.68%和84.87%,受精蛋的孵化率分别为92.03%,89.81%和86.71%。蛋重对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受精率  相似文献   

13.
用240头体重29kg左右的皮·杜×长·大杂种仔猪,在一定消化能水平下,研究其在25~50kg、50~70kg、70~90kg三个生长阶段粗蛋白质/赖氨酸的适宜水平。试验设计为4个处理。25~50kg阶段消化能13.47MJ/kg,各处理组CP/Lys含量分别为17%/0.9%、17.5%/0.95%、18%/1.0%、18.5%/1.05%;50~70kg阶段DE13.26MJ/kg,各处理组CP/Lys含量分别为15.5%/0.83%、16.5%/0.87%、17%/0.9%、18%/1.0%;70~90kg阶段DE13.18MJ/kg,各处理组CP/Lys含量分别为14%/0.69%、15%/0.76%、16%/0.83%、16.5%/0.87%。通过对试验猪的日增重、料重比、蛋白质增重效率和增重成本的测试结果表明,25~50kg阶段选用CP/Lys含量为18.0%/1.0%的处理较为适宜;50~70kg阶段选用CP/Lys含量为16.5%/0.87%的处理较为适宜;70~90kg阶段选用CP/Lys含量为14%/0.69%的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早秋蚕种孵化不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早秋蚕种孵化不齐,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1993年我县农村饲养早秋蚕种64432.1张,据农村大面积调查,除芙蓉、湘晖品种一天孵化率90%,二天基本收足,孵化较齐外;其他品种如芳山×星、明、丰_1×54A一天孵化率仅60%,二天孵化率也只有80%,孵化不齐,一天孵化率低.造成孵化不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仙湖肉鸭A系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仙湖肉鸭A系种蛋按蛋重分为7组、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6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不仅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较大,而且对受精率亦有影响。当蛋重在95~99g(D组)时,孵化效果最好,种蛋受精率96.18%,受精蛋孵化率高达83.86%,入孵蛋孵化率达80.66%。当蛋重大于110g时,种蛋受精率下降至89.74%,受精蛋孵化率下降至71.43%,入孵蛋孵化率下降至64.10%;当蛋重小于85g时,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下降至73.02%和71.88%。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也较大,当蛋形指数为0.66~0.74时,受精蛋孵化率达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76%以上,死胚率小于15%,孵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1蚯蚓的生物学特性 蚯蚓属于变温动物,适宜温度为6-30%,低于5℃时进入休眠状态,并且明显萎缩,温度低于-5℃时就会冻死。蚯蚓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但孵化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1998年9月,我县一种鸡场发现一批42周龄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孵化率下降很快。7月份孵化率平均89%左右,8月份有所下降,可能是天热的原因,9月份孵化率下降至81%左右,健母雏10日龄成活率也下降4%~6%。而同一箱 内其他种蛋孵化成绩很好,孵化率为91%,健母雏率为49.2%。由于我场已对种蛋进行了合理的消毒、保存、孵化,所以怀疑种蛋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建荣  邹洁建  苏力  陈武 《野生动物》2009,30(4):207-209
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孵化介质及黄喉拟水龟受精卵的排列方式,研究黄喉拟水龟受精卵人工孵化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黄喉拟水龟受精卵的孵化积温为49 896~55660℃,最适孵化温度为25~30℃,孵化介质的含水量以8%~10%较适宜.用1:1的沙土混合物作为孵化介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明显.25℃恒温孵化时,雄性稚龟的比例为77.8%,33℃恒温孵化,雌性稚龟的比例为92.9%.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家蚕抗血液型脓病蚕品种华康3号发种量在全国各蚕桑主产区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华康3号的孵化率与一日孵化率,减少家蚕收蚁批次、提高发育整齐度,比较了华康3号与菁松×皓月在不同催青技术条件下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差异。结果显示:华康3号适宜催青温度与菁松×皓月存在差异,采用菁松×皓月的催青技术催青,在同一调查时间点(催青后第9日下午14:00)华康3号的点青率为6.89%,显著低于菁松×皓月的27.95%,华康3号的蚕种一日孵化率为85.44%,极显著低于菁松×皓月的97.05%;调整催青温度后,华康3号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均有了显著提高,分别为25.58%、97.19%,且与菁松×皓月的点青率、一日孵化率无显著差异;蚕卵发育进入戊3胚胎后,将相对湿度由80%调整为83%,华康3号一日孵化率由95.00%提高到97.29%,但差异不显著。因此,华康3号在催青后期适当提高温度(0.5~1.0℃左右),可以显著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提高收蚁齐一度。  相似文献   

20.
白建 《中国饲料》2019,(1):31-35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320枚海兰褐鸡种蛋进行孵化。按蛋重将种蛋分为4组:Ⅰ组(51.0~55.9)g,Ⅱ组(56.0~61.0)g,Ⅲ组(61.1~66.0)g,Ⅳ组(66.1~70.6)g。通过研究比较4组不同蛋重区间内,海兰褐鸡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变化情况,及胚胎在各胚龄失重和失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Ⅱ组的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高9.81%、4.62%、7.11%(P> 0.05)。Ⅱ组的18胚龄失重率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低10.99%、5.33%、34.82%(P <0.05)。(2)海兰褐鸡种蛋孵化的最佳蛋重区间为56.0~61.0 g。超出此范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有所降低。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选择适宜重量的种蛋进行孵化,以保证较好的孵化效果。(3)海兰褐鸡种蛋整个孵化期内,失重过程稳定。入孵蛋重不同,种蛋的失重率不同。失重率越高,种蛋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