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毒基因编码的产物激发病原物与植物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植物抗性反应。无毒基因已在细菌、真菌、病毒和卵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物中得到克隆。无毒基因不但能与抗病基因互作激发植物抗性反应,而且还可能对病原物本身具有其他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纳米材料构建的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的遗传转化。主要阐述了纳米基因载体的特征、分类,综述了无机纳米基因载体、天然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人工合成高分子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纳米基因载体在植物遗传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植物的抗病反应、已被克隆的植物R基因的结构和功能、R基因信号传导途径以及植物抗病反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植物MADS-box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ADS-box基因是一类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散布在整个植物基因组中.迄今,植物中已发现数以百计的MADS-box基因.多数MADS-box基因在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调节营养生长、子房发育、种皮发育、根的形成、胚形态建成和共生诱导等.  相似文献   

5.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是在植物抗病虫育种、生物农药等方面 ,目前已大面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由于与病虫害防治有关的基因的发现 ,以及转基因和微生物重组技术的一系列突破 ,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植物基因工程产品首先得以开发并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植物基因工程正在开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新途径。我们不难看出 ,首先得益于现代生物技术成果的病虫防治领域已率先进入了堪称“生物学世纪”的 2 1世纪  相似文献   

6.
植物基因的分离方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朱乾浩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深化,缺乏有益目的基因已成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理想转基因植物的限制因子之一。为此,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目的基因分离技术的研究。至今,已建立起多种行之有效的植物基因分离方法。这些方...  相似文献   

7.
水稻隐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病的早期研究建立了著名的“基因对基因”学说。该模式简明地描述了多种植物-病源菌作用的关系。它奠定了克隆病原菌无毒基因和植物抗病基因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已经克隆了几十个植物显性抗病基因,对这些已克隆基因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已逐渐刊进人们的生活,因而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安全性受到普遍关注。一些国际机构已出台相应程序和条例对转基因植物食品进行评价和规范,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付诸实施。中国正处于研究和制订阶段。现对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危害来源,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10,自引:4,他引:110  
标记基因是筛选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方法。目前转基因植物已广泛进行了田间试验,有些已被批准商业化应用。鉴于几乎所有转基因植物中都含有标记基因,且同一标记基因已转入不同的作物中,因此今后人们消费的食品中标记基因及其产物的含量将增大,其安全性引起了普遍关注。国际机构如FAO、WHO、OECD、以及美国的FDA、北欧部长委员会等都在研究和制订条例,我国尚未将遗传工程体(GMO)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重点以北欧部长委员会的出版物(1996)为兰本,结合国际机构的咨询研讨结论,就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转抗虫基因植物生物群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大量转基因植物应运而生.至今,各种类型转基因植物(包括抗虫植物、抗病植物和抗除草剂作物等)进大田试验的已不计其数,而且部分已商品化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1.
水稻遗传转化甘露糖安全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pm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将该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构建了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PMI。对水稻进行了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转化,研究了筛选培养基中甘露糖浓度对抗性愈伤组织频率的影响。部分抗性愈伤组织已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转入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耐旱已从传统的植物生理研究转向分子方向;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稳定耐旱植株,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畜牧业以及城市绿地的改造来说可能又将引起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3.
植物抗软腐病基因工程的策略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提高植物对软腐病的抗性已被认为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利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相关基因、病原菌致病性的相关基因以及杀菌肽基因可以或有望提高植物对软腐病的抗性。文章对以上几个方面及相关的抗软腐病基因工程的一些策略与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植物已成为基因重组生物制品的重要表达载体。利用转基因技术构建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是目前新兴的研究领域。综述了亚单位抗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系统、转基因植物生产的重组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并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植物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均取决于细胞分裂和扩展。本文就目前已克隆的细胞蛋白周期基因、依赖周期蛋白激酶基因及其它相关的细胞周期基因;周期蛋白基因及依赖周期蛋白激酶基因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方面行使重要功能,异戊二烯转移酶(IPT)是细胞分裂素合成的关键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ACE、TAIL技术从豆科模式植物百脉根中克隆到一个IPT基因,命名为LjIPT2。该基因全长为1 240 bp,含1 02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42个氨基酸。该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DQ436463。LjIPT2基因的结构与拟南芥大部分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结构类似,其编码的蛋白与已鉴定出的IPT蛋白同源性较高。将LjIPT2插入到含有CaMV35S启动子的载体pCAMBIA1301上,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超表达载体35S:LjIPT2。该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研究百脉根LjIPT2基因的功能、探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植物基因工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同时也存在着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失活、丢失等问题。本文讨论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由,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策略及其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分子生物学操作技术的积累和植物抗病性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为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已作为一种崭新的概念和新技术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一、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策略近年来,由于对植物抗病反应机制及植物病原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为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植物和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经历识别、信号传递和防卫反应3个环节后,最终的互作表现为感病或抗病则取决于植物和病原菌双方的特性。所以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可以通过下面不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作为世界十大植物病毒之一,严重危害多种作物的生产。相对于药剂防治和使用转基因品种,利用植物自身的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CMV防治方法。本文就相关内容从3个方面进行综述:(1) R基因介导的植物抗病毒机制及已克隆的R基因;(2)植物抗CMV的R基因及分子机制;(3)植物中其他抗CMV相关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10多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改进作物品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克隆编码一些物有性状的基因,通过一定的转化方法,导入到受体植物细胞,并通过组织培养培育出转基因植物.目前,已获得报告基因或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达60多种,其中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重要作物.迄今已批准转基因植物进入田间试验的国家有美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西班牙、加拿大、荷兰、意大利、芬兰、丹麦、德国等.以美国为例,进入田间试验的有47例,包括苏云金杆菌毒蛋白杀虫基因15例,抗除草剂基因15例,植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14例,番茄延熟基因3例.有关Bt和抗除草剂的各占32%.对于我国而言,除草剂使用并不广泛,而抗虫害问题尤为重要.在抗虫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Bt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