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白杨1—2年生根萌条不定根起源和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Popvlvs tomentosa Carr.1—2年生根萌条分别扦插于蛭石、砂土及水中。从外部形态观察到,不定根多发生于切面及靠近切面的部位。从横切面上观察到,不定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的部位。大约经12—14天,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在1—2年生的未离体枝条中也发现有不定根原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毛白杨Popvlvs tomentosa Carr.1—2年生根萌条分别扦插于蛭石、砂土及水中。从外部形态观察到,不定根多发生于切面及靠近切面的部位。从横切面上观察到,不定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的部位。大约经12—14天,不定根原基发育为幼小不定根并伸出周皮之外。在1—2年生的未离体枝条中也发现有不定根原基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沙棘微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原基;4)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外继续朝皮孔方向发展,最终从皮孔伸出形成不定根,不定根伸出皮孔前内部维管系统发育完善并与茎部维管系统相连接。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浓度的m(吲哚丁酸)∶m(萘乙酸)=1∶1溶液浸泡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研究各处理对洒金柏1年生半木质化插穗扦插的影响,并采用优化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不定根发育过程中插穗的外部形态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80 mg/L的m_(吲哚丁酸):m_(萘乙酸)=1∶1溶液浸泡4 h处理的插穗的生根率最佳,为91.38%。洒金柏扦插不定根形成过程可划分为愈伤形成期、诱导期、表达期、伸长期4个连续时期,历时90 d左右。洒金柏不定根原基属于诱生根原基,扦插前插穗内部没有潜伏根原基;愈伤组织是不定根形成、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必须经过诱导才能形成,属于愈伤诱导生根型。不定根原基来源于愈伤组织和髓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属于多位点发生。  相似文献   

5.
白桦嫩枝扦插不定根形成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白桦嫩枝插穗用石蜡制片法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不定根的形成属皮中生根类型,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管形成层交叉处的维管射线细胞。愈伤组织内未见不定根原基,愈伤组织的产生对不定根的形成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喜树茎解剖构造及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喜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研究了喜树茎解剖构造及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喜树皮层和髓中存在异细胞,皮层存在环状厚壁组织,但不影响不定根发生,喜树插穗不定根原始体来源于维管形成层和韧皮组织与髓射线交叉部位,愈伤组织不分化为不定根。  相似文献   

7.
以罗汉果试管苗为试材进行不同生根方式的比较试验,并对其生根过程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果试管苗茎段基部不定根起源于韧皮部与束中形成层交叉的部位,节部不定根主要起源于髓射线与束间形成层交叉的部位,属于内起源。节部不定根靠近叶隙,也与叶迹有关,根原基形成早。节部比节间生根早、根多,根分布结构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结果表明,黑穗醋栗“厚皮”和“薄皮”品种之间茎的结构无明显区别,幼茎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髓和髓射线组成。仅“厚皮”茎的角质膜较厚;皮层和髓细胞较小,排列紧密;“薄皮”品种茎的角质膜较薄;皮层和髓部的细胞较大,排列疏松,髓部体积亦较“厚皮”的大,“薄皮”的茎较柔软容易下垂。两品种幼茎的表面均有腺体分布,分泌挥发性物质。未经扦插的一年生成熟茎内有“先成不定根原基”。经过水培(或扦插)的成熟茎内有“诱发不定根原基”。不定根原基常起源于髓射线(或多列射线)与形成层带交接的部位;其位置可能正对皮孔内方或在其一侧,也可在无皮孔区的周皮内侧。不定根可从皮孔内伸出,亦可从皮孔一例或其附近的周皮缝隙中伸出。常簇生在插条的茎节附近或沿插条节间排列成2~3纵列。  相似文献   

9.
根系的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的研究进展。侧根的发生起源于特定的中柱鞘细胞,发生过程可分为起始、侧根原基的形成、侧根分生组织的形成与活化。不定根由根原基发育而来,不定根原基按其形成的时间、部位和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先生根原基和诱生根原基。生长素、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都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欧美杂种山杨嫩枝插穗为实验材料,进行扦插不定根生成过程中插穗形态和解剖学观察,通过Solexa高通量测序对扦插后6和12 d插穗不定根生成部位进行转录水平上的检测分析。插穗解剖观察发现扦插后6 d为根原基的诱导期,12 d为不定根的伸长生长期,对插穗不定根2个时期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 328个。对筛选出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和KEGG及pathway分析,确定2个山杨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化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1.
胡杨横走侧根及不定芽发生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  相似文献   

12.
扁桃砧木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桃砧木品种‘Nemaguard’试管嫩茎为试材,在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同时对其试管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嫩茎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形成层细胞分裂期,不定根原基形成期,不定根的分化形成期.扁桃砧木不定根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与射线交接处,根的发生与愈伤组织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苹果试管苗不定根起源及其发育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经琼脂生根培养基诱导产生的长富—2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试管苗的不定根起源于维管形成层。这种不定根发育不良,根表面缺乏根毛,内部解剖构造为典型的初生结构。为避免因不定根吸收、运输能力差而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宜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基质进行瓶内或瓶外生根,可诱导出优质不定根。  相似文献   

14.
以紫薇岱宗2号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和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了扦插时期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枝条优于木质化枝条。通过对半木质化枝插穗生根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观察,表明插穗茎内无根原基,不定根原基为诱发型的,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初生射线的交叉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扦插繁殖研究新疆野生樱桃李绿枝扦插的生根机制及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扦插前,新疆野生樱桃李的茎中没有根原始体细胞,属于诱导型生根。其生根形式主要是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绿枝扦插生根包括切口处愈伤组织的形成、根原基的形成和不定根的发育3个过程。愈伤组织由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并对不定根的形成起诱导和促进作用;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发生部位是形成层与韧皮部射线相交叉的区域。外源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其中IBA+NAA(1∶1)2 000mg/L蘸根处理插条成活率为30.2%,并且蘸根处理时间以20s为宜。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根径变化不大,但平均生根率与成活率的关系密切,说明生长调节剂主要诱导不定根的形成,对根后期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