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大维 《蜜蜂杂志》2009,29(10):42-42
转地放蜂时,往往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会直接影响到蜂农朋友的生产及生命财产安全.转地放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避免发生意外,从而确保蜂场财产及人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2.
胡元强 《中国蜂业》2004,55(3):36-3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通知取消农业特产税.这对转地放蜂的蜂农是一大喜讯,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3.
当全国蜂农为转地放蜂绿色通道存亡忧心之时,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12月25日发布了《关于蜜蜂(转地放蜂)继续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图1),给5万户蜂场主吃了定心丸!这种担当社会责任、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全国蜂农点赞!自2018年9月起一些省的高速公路拦截蜂车收通行费的做法,曲解了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的文件精神,将蜜蜂等同于畜禽。  相似文献   

4.
杨金贵 《中国蜂业》2006,57(5):26-26
200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枣花初期,天气干旱,气温偏高,我地爬蜂严重。在同一放蜂场地,我以8个生产群摆成一排生产复方中药巢蜜,清早起来很少见爬蜂,清扫后几乎看不到爬蜂;而另外的28箱蜂没有生产巢蜜,每天早上箱前爬蜂遍地,清扫过后,到中午又是遍地爬蜂,叫人看了心烦,又清扫一遍,到下午蜂群试飞过后又是遍地爬蜂。  相似文献   

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异花虫媒授粉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植物。油茶的结实率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粉昆虫,其中传粉效率较高的大分舌蜂、油茶地蜂等膜翅目昆虫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综述了几种油茶有效传粉蜂的生物学特性、传粉特性以及引放技术,并展望今后油茶授粉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大部分蜂农,一直遵循着转地放蜂,追花夺蜜,跟着蜜源走的养蜂方式,每年有数百万群蜂浩浩荡荡地参加南北(或东西)大转地行列。许多省分的大宗蜜源,对蜂农很有吸引力,如南方的油菜,吉林黑龙江的椴树,内蒙古的荞麦,辽宁、河北、山东的刺槐和荆条等。转地蜂农,餐风露宿,日夜繁忙,辛苦自不必说,如前往地落场的场地没有选好,除造成巨大损失外,还会惹出许多麻烦,使养蜂人流下辛酸的眼泪。1“蜂霸”横行的地方不宜落场所谓“蜂霸”是专门欺侮养蜂人,谋取私利的个人或一伙人。例如吉林省露水河某林业局林场,当地有一伙人,对去落场的蜂农收1000元…  相似文献   

7.
蜂疗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在总结古代蜂疗经验基础上,进行了科学提高。80年代蜂疗出现了百花争放的兴旺气象,90年代形成了全国蜂疗格局。由于国家级两大蜂疗专业委员会的精缜引导,21世纪初,中国蜂疗将更加繁荣昌盛,趋向正规。  相似文献   

8.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 ,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分蜂多选择在蜜源贫乏时期 ,交尾群时常被盗。就如何防止盗蜂 ,谈一些我的经验和做法。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无其它辅助蜜源 ,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张蛹脾 ,再抖入一脾蜂 ,加 1张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蜂均来自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位置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米外的…  相似文献   

9.
秦兰珍 《蜜蜂杂志》2009,29(10):37-38
在中国,目前存在着转地放蜂和定地饲养两种方式,长期以来,关于哪种饲养方式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笔者就转地放蜂的必要性有初浅的认识,现就个人的观点陈述如下,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0.
孙哲贤 《蜜蜂杂志》2008,28(8):39-39
辽宁省铁岭市近年来对外地放蜂的蜂农免收一切费用,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高速公路收费站和其他公路道桥关卡,对过往的运蜂车辆一律不收费.这一举措,使外地蜂农拍手叫好,并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1.
杨玉成 《蜜蜂杂志》2009,29(9):46-46
因蜜蜂放养的特殊性,我国的蜂农多以转地放蜂为主,蜂农付出的劳动力、运输费用都远高于其他养殖业.自然灾害、蜜蜂自身的病虫害、庄稼施用农药使蜜蜂中毒、运蜂费用等制约了养蜂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蜂农的养蜂收入.  相似文献   

12.
我的养蜂路     
张为风  张耀健 《蜜蜂杂志》2020,40(10):22-22
笔者出生在养蜂世家,祖父在1930年开始饲养意蜂采荞麦蜜,以后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后,笔者父亲一直维持家庭养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笔者已二十多岁,看到浙江的养蜂人到我地采洋槐蜜,我也跃跃欲试,希望像他们一样到祖国各地去放蜂采蜜。虽然父亲当时已年近60岁,但非常支持我这个决定。1979年,我们灵寿县的养蜂人一起拼车到广东省乐昌县坪石镇开始春繁,从此我们走上了大转地放蜂的道路。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使养蜂人如鱼得水,也很有自豪感。在十多年的大转地放蜂生活中,我的养蜂技术在不断提高,同时也经历了养蜂人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3.
陈学刚 《中国蜂业》2002,53(6):20-20
我地不少蜂友在培育越冬蜂时 ,都是下继箱 ,做到蜂多于脾 ,加强保温 ,按春繁方法进行 ,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在培育越冬蜂后虽撤了保温 ,开了底窗 ,降了温 ,做了一些控飞工作 ,但控飞力度还不够 ,蜂空飞现象相当严重 ,对蜂群越好冬保存实力影响极大。为了减少越冬空飞损蜂 ,近年来我采取继箱越冬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益。其方法是除了采取一些控飞措施外 ,还重新逐一将继箱加起来。具体做法 :单王群 ,去掉隔王板 ,将蜂群整个巢脾放入继箱 ,王笼放在继箱中间巢脾蜂团正中央 ,下边是空巢箱。双王群 ,继箱放在隔王板上边 ,上边是空继箱 ,王笼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中旬,安徽蜂场杨师傅将他饲养的120群蜂摆在我镇磨石山村的禾场,这是他第5年在该地放蜂。3月7日,一村民邀杨师傅去玩麻将,杨师傅不好推辞,应邀前往。玩到中午就在该村民家吃午饭。  相似文献   

15.
蜜蜂能在短时间内采进大量的饲料,人们正是利用蜜蜂的这种习性,转地放蜂、追花夺蜜,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转地放蜂有大转地和小转地之分。何为大转地或小转地?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长途的、跨越省区的、一晚上的时间内不能赶到目的地的,应为大转地;而在本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最近,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联合下发文件,将转地放蜂运输车辆纳入绿色通道管理目录,意味着蜂农的多年企望终于如愿以偿。请您谈谈养蜂业怎样"挤"进这条"绿色通道"的好吗?  相似文献   

17.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8.
Lesher  C  袁秀泉 《蜜蜂杂志》1990,(2):38-38
在诱蜂箱里放合成的集结激素(臭腺信息素),能提高其诱蜂力。蜂饵中含有拢牛儿醇(等于5000只工蜂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19.
晚秋繁殖是指“立冬”节气前后利用野菊花等辅助蜜源进行的繁蜂行为。1 哪些蜂场适宜晚秋繁殖地处长江流域的丘陵或半丘陵地带 ,由于各种原因夏秋蜂群垮得厉害的蜂场。如 :芝麻、棉花后期摆放在干燥地方严重缺蜜少粉 ,子脾很差 ,或因受农药中毒致使群势下降至不足 5脾蜂的蜂场 ,均适宜进行晚秋繁殖。山区、丘陵地区定地养蜂户 ,种田多仅附带养点蜂的农户 ,也有必要进行晚秋繁殖。因为外界继续有蜜粉源刺激 ,如采取控王不产卵的办法 ,而蜜蜂出勤率又高 ,势必导致老蜂死亡快 ,中青年蜂提早衰老 ,却无子脾接替。至于转地放蜂的大场 ,因 9月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1,62(7)
1972年3月,我开始饲养意蜂。说来可笑,由3框蜂起家,后来又用蜂箱换得16框蜂,4只蜂王。由家乡到苏北,再到吉林敦化转地放蜂。10个平箱,9箱是双王饲养,1箱隔成4区作交尾群,当年培育出18只蜂王。蜂群发展壮大了,采用双王和单王饲养都一样,但双王群的蜂王必须同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