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思路、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据了解,农业部和财政部2012年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在政策带动和市场拉动下,我国苜蓿  相似文献   

2.
<正>2月8日,农业部组织部分省级农牧部门、奶业20强企业及其他奶业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和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旗帜乳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商奶业发展大计,研究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实施《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指导,每年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2017年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  相似文献   

3.
正苜蓿是"饲草之王",是发挥奶牛遗传潜力和提高牛奶质量的优质牧草。从2012年开始,国家启动的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将作为奶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重要示范,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2012年,在全国先启动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累计建设200万亩基地。2017年将重点抓好优质苜蓿高产片区建设,以3 000亩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王玉庭)2017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国家首次针对苜蓿产业出台的专门规划。规划提出优质苜蓿(二级及以上标准的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到2020年,建设优质苜蓿种植基地600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180万吨,优质苜蓿自给率达到80%,开通草产品绿色运输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新型的苜蓿饲草产业体系。2012年,在河北等10个省(区、市)扶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  相似文献   

6.
苜蓿是牧草皇后,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是维持奶牛健康进而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安全生鲜乳的基础。2012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支持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550万亩,支持带动国内优质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质量快速提升,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和奶业的发展,优质苜蓿在推进奶业振兴中的“压舱石”作用得以凸显。但仍面临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优级以上苜蓿干草供给不足,草种供种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需着力解决。本文通过对国际苜蓿供给及国内需求分析,提出构建苜蓿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优质苜蓿|苜蓿产业|奶业振兴  相似文献   

7.
《湖北畜牧兽医》2013,(1):30-30
<正>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紫花苜蓿草基地,甘肃省以"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契机,实施国家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6000hm2,配套田间灌溉设施,推广苜蓿品种良种化开展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收割加工。目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展良好。苜蓿被称为"饲草之王",是发挥奶牛遗传潜力和提高牛奶质量的优质牧草。2012年开始,国家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在奶牛主产省和苜蓿主产省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甘肃省制定了全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各地严格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农业部组织部分省级农牧部门、奶业20强企业及其他奶业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和专家,召开专题座谈会,学习贯彻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旗帜乳业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商奶业发展大计,研究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实施《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北方牧业》2012,(15):10
<正>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和金昌市永昌县调研人工种草与优质高产苜蓿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他强调,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是提高我国奶业发展水平、让群众喝上"放心奶"的战略举措。各地农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财政部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试点示范,切实抓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思路、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吨,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规划》指出,苜蓿产业发展要按照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庆阳市紧紧围绕创建草业大市、畜牧强市的发展目标,坚持草畜一体化推进方略,结合“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积极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全力推动草产业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为全市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料保障。2018-2020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100万元,完成示范创建11.4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优质苜蓿生产能力,促进草产业发展,加快草畜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力推动庆阳市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6600万t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产业发展目标:水产品总产量6 600万t,国内捕捞产量实现"负增长",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控制在1 000万t以内。远洋渔业产量230万t。渔业产值达到14 000亿元,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540 万 t近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优质苜蓿产量达到540万t,苜蓿单产、质量、优质率和商品率进一步提升,草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养结合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本刊辑 《中国乳业》2014,(12):75-75
【本刊辑】2014年12月5日,河南省畜牧局透露,河南省出台了!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将把沿黄区域建成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奶业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规划区奶牛存栏量将达到110万头,牛奶产量达到490万吨,乳制品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分别1:1:;2013年增长112%、158%和129%。  相似文献   

14.
各地     
正内蒙古全面推动奶业振兴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将计划投入资金4亿元,加快推动奶业振兴,力争2020年年底奶类产量达到600万吨,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5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96%,率先实现奶业振兴。据了解,为促进奶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是河北省奶业振兴开局之年,全省奶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据国调队统计,2019年全省奶牛存栏为114.8万头,同比增长8.4%,牛奶产量428.7万吨,同比增长11.4%,泌乳牛平均单产达到7.9吨,同比增长3.95%。全省乳制品产量356.83万吨,同比增长5.77%;液体乳产量347.14万吨,同比增长5.36%,均位列全国首位。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河北省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沧州市发展商品苜蓿生产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到目前已成为年产值2亿元的优势产业.集中种植区主要在黄骅、海兴、孟村、南皮等市县,主要收购加工站点集中在黄骅市,有60多个收购加工苜蓿的站点,年收购加工量达15万吨,生产商品苜蓿12万吨,主要市场是国内奶牛生产企业.当地在多年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过程中,自发形成了以加工站点为龙头,广大苜蓿种植户为成员的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还建立了一些苜蓿生产合作社,从种植收割到收购加工销售,以苜蓿为中心的团体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得到增加,社会互助性更强,体现出了合作社带来的优势.2011年以来,国家实施振兴奶业苜蓿行动,一些苜蓿合作社承担了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为沧州苜蓿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7.
各地     
<正>河南提出2025年奶类产量达到500万吨目标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的出台旨在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跨越。计划提出,到2020年,河南省奶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3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奶类产量达到300万吨。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奶业生产与生态协同发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粮改饲面积不断扩大,优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饲料》2019,(3):3-3
为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近日,《河南省奶业振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河南奶业振兴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着力“建基地、优奶源,降成本、提单产,强加工、育品牌,延链条、促融合”,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把奶业发展成为河南食品工业的支柱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乳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实现由奶业大省向奶业强省跨越。预计到2020年,河南奶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3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奶类产量达到300万吨;全省奶业大县发展到15个;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牧草产业示范园区30个以上,全省粮改饲面积达到300万亩,有机饲草料生产基地发展到5万亩以上;全省奶牛平均单产达8吨以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牧业》2012,(20):10
<正>10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业部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改良奶牛品种,建立高产母牛核心群,提高奶业发展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加快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增加优质牧草供给总量;鼓励建立奶牛合作社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快建设奶源基地,健全养殖和加工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优质奶源基地建设见成效 近年来,河南省奶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据了解,截至2007年年底,我省奶牛存栏数量达57.5万头,奶类产量215万吨,跃居全国第五位。全省标准化奶牛饲养场区达952个,规模饲养比重达78%。从2001年起,我省就实施了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与豫东奶源基地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