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类新生仔猪腹泻:0~7日龄;仔猪腹泻:7日龄到断奶;断奶后腹泻。(二)流行病学病原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如果产床、母猪皮肤感染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仔猪容易发生腹泻。母猪的初乳中缺乏抑制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特异抗体,会导致仔猪腹泻。一般3胎以内母猪多见。仔猪未吃到初乳或仔弱、母猪乳头不足或产后感染等,可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2.
(一)哺乳仔猪腹泻发病率高的原因1.猪舍条件原因。由于冬季猪舍取暖、通风、用水等因素导致产房潮湿、寒冷、空气污浊是冬季哺乳仔猪死亡的客观原因。2.哺乳母猪的原因。母猪过肥或过瘦,或产仔后发生疫病。母猪生产后容易出现奶水过浓或无乳,都可导致仔猪腹泻。母猪免疫接种不及时或漏免,导致母猪排毒或直接传染疫病给仔猪,导致仔猪腹泻。各种原因导致产床潮湿或传染寄生虫病给仔猪导致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母猪健康度对哺乳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对4个发生哺乳仔猪腹泻猪场的母猪和仔猪血液样品、乳汁样品、仔猪肝脏组织样品及仔猪小肠内容物样品进行母猪健康指数、仔猪血液生化指标、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腹泻与母猪健康指数、中毒指数、免疫指数、过敏指数、营养过剩或不足、母猪乳汁和仔猪肝脏中AFB_1的含量、肝脏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仔猪炎症及PEDV呈正相关。说明母猪中毒、免疫力低下和健康状况不良是引起哺乳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出生后,饮初乳数次后发生的腹泻,大多数以白痢为主,少部分会发生黄痢或血痢,新生仔猪发生腹泻,机体迅速脱水,机体软软无力,行动、反应迟钝,极易被母猪踩死或压死,若不及时医治,仔猪死亡率很高,给养殖业带来极大损失。笔者总结归纳了当地养猪场综合防控仔猪腹泻病的经验,供读者参考。1病因分析(1)临产母猪圈舍消毒不严格,在产床上、料槽、保温箱内存在病菌。(2)母猪临产前自身消毒不严格,母猪身上残留病菌,特别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病原因仔猪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有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消化不良类腹泻,也有因为各种传染病引起传染性腹泻,还有中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等。1.饲养管理不良。(1)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母猪饲养管理不当导致使母乳缺乏使仔猪处于饥饿状态、或乳汁过浓仔猪食后消化不良、未及时饲喂初乳或初乳不足、圈舍或产仔母猪乳房消毒不严、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6.
《养猪》2008,(1):44-44
2006年1月初,松江区某600头母猪规模猪场母猪突然发生呕吐,有的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8℃~39℃。2天后同栏舍约有15%怀孕母猪发生腹泻,粪便恶臭,30%怀孕母猪少食或拒食。紧接着,有一栋分娩舍母猪发生腹泻,同时哺乳仔猪也发生呕吐、水样腹泻和死亡,产房7天内仔猪死亡率80%,保育仔猪及中大猪先后有零星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7.
正产房新生仔猪腹泻日龄早,仔猪提前断奶,腹泻即减轻或消失。这提示哺乳仔猪腹泻跟母猪有很大关系,根源可能在母猪。因此,从母猪入手加强仔猪的母源抗体SIg A的水平很关键。2011年初,初生仔猪腹泻在我国部分暴发,并迅速蔓延开来,至今仍未平息。2013年冬季气候反常,温度非常低,仔猪腹泻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已有超过5千多万头仔猪死于该病。高死亡率的腹泻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俗称黄痢)和仔猪腹泻(俗称白痢)以及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血痢(红痢)对仔猪危害很大,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务必做好三痢的综合防治。仔猪三痢也与母猪有关,如母猪缺乳或少奶、或乳痈(即乳房炎)或  相似文献   

9.
正仔猪腹泻与母猪少奶都是猪养殖中的常见问题,仔猪腹泻往往由大肠杆菌引起,致使仔猪腹泻、脱水,由于仔猪抵抗力较低,患病后死亡率较高。母猪产后少奶与仔猪生长关系密切,因此要想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仔猪腹泻和母猪少奶的防治。1仔猪腹泻和母猪少奶的原因1.1仔猪腹泻腹泻俗称拉稀,指粪便不成形、稀薄状并多伴随脱水现象。从中医角度来讲腹泻有两个诊治维度,一个是泻,泻多指粪便的水分  相似文献   

10.
<正>哺乳仔猪腹泻发生与否决定了猪只成活率,是母猪养殖户比较常见或棘手的问题。调查施甸县的23个规模养殖场(区)的结果表明,哺乳仔猪细菌性腹泻以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较为多见;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时常发生;部分腹泻由病毒性传染性肠胃炎、伪狂犬病、轮状病毒引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因(1)母猪奶质不好或乳房炎。哺乳母猪换料或患病,直接影响乳汁的成分和品质。母猪患病、体温升高、机体生理代谢紊乱、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致病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导致腹泻。(2)仔猪早期断奶。断奶后,仔猪由采食液体的奶变为固体的饲料,从营养成分和性状上都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是近年来对仔猪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有效防治仔猪腹泻,本文介绍了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传染性腹泻,非传染性腹泻,寄生虫引发的腹泻;提出了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给妊娠母猪免疫,给仔猪提前教槽,科学管理妊娠母猪,及时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希望为生猪饲养者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腹泻综合征已经由单一的病毒性腹泻或细菌性腹泻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症候群。呈现出了新的发病特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再认识,提供一些新的防控思路与建议。仔猪腹泻综合征是当前猪场疾病中最主要的三大综合征(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母猪繁殖综合征和仔猪腹泻综合征)之一,发病急,死亡率高,是近几年造成养猪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仔猪腹泻综合征已经由单一的病毒性腹泻或细菌性腹泻发展成为一种综合症候群。本文对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4.
季节转换,温度不定,加之养殖户的管理不善,仔猪腹泻时有发生,现笔者结合实际经验浅谈仔猪腹泻的防治。1母猪产前预防1.1优质饲料的选择加强妊娠母猪产前20d的优饲,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抗病力。1.2疫苗注射怀孕母猪产前30d、15d各注射1次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  相似文献   

15.
返饲母猪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我们通过采集发生流行性腹泻猪的新鲜粪便返饲距预产期10d以后的母猪,观察母猪及其后所产仔猪发病情况。结果表明,6胎以上的母猪发病率为19.9%、2~5胎的为24.1%、第一胎的青年母猪发病率高迭93,1%;其后2个月共产仔259窝,未发现母猪与仔猪发生流行性腹泻。说明在没有相应可靠疫苗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对预防仔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1造成仔猪腹泻的若干原因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的饲养户在仔猪腹泻时会认为是饲养方式出了问题,是饲料的问题,往往认识不到在出生时仔猪的肠胃可能就受到了损害,这是母猪在分娩过程中造成的。因此,仔猪腹泻跟母猪的分娩过程密切相关。笔者将详细地介绍造成仔猪腹泻的若干原因,并将这些原因的主次分析清楚,以供广大的养殖户从中借鉴学习[1]。1.1母猪第一次产仔初产母猪的阴道紧,分娩过程不顺利,养殖  相似文献   

17.
舍内温湿度变化对哺乳期母、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同日分娩的12头母猪、及所产123头仔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每天舍内温湿度、母猪采食量、仔猪日增重和仔猪腹泻情况的测定,探讨哺乳期舍内温湿度变化对母猪和仔猪的影响,以期为哺乳期母、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与温度、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314、-0.303;仔猪腹泻指数与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278;仔猪日增重与母猪采食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282。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冬春季严重困扰仔猪生产的一大顽疾,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笔者就此问题专门在湖北施恩一个二百多头能繁母猪的工厂化仔猪场做了一番探讨,体会如下:1该厂猪发病情况从2012年2月底开始,该场母猪体征正常,没有发生腹泻现象,仅三、四日龄或十多日龄的哺乳  相似文献   

19.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20.
产房仔猪腹泻常见多发,主要表现为:腹泻、消瘦、脱水、被毛粗乱,衰竭死亡;病死猪皮肤苍白或呈暗红色,暴发或散发,治疗效果较差。病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冠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感染、产气夹膜梭菌感染、猪球虫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猪痢疾;非传染性因素常见于气温骤变仔猪受凉、母猪无乳或少乳造成仔猪低血糖症表现的腹泻症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