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路培  刘贺明 《现代园艺》2011,(20):45-46
面对电脑的流行,设计界对手绘存在偏激观点.通过对目前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手绘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从拓展艺术教学领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对待电脑和手绘等方面,来探讨园林手绘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方法,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手绘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设想,澄清人们对手绘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面对电脑的流行,设计界对手绘存在偏激观点。通过对目前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专业手绘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从拓展艺术教学领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如何对待电脑和手绘等方面,来探讨园林手绘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方法,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手绘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设想,澄清人们对手绘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方案汇报是园林规划设计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展示与汇报能力培养成了园林专业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以肇庆学院园林专业教育为例,对各课程中学生的汇报能力培养及学生课堂汇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园林施工图绘制课程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专业的核心课。为培养"零距离"上岗人材,园林施工图绘制课程应按工作过程顺序教学模式,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教学组织、课程考核等问题,建立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园艺专业人才的关键。根据种苗工程方向的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品种选育能力培养,对园艺专业种苗工程方向"专业综合实践"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初步确立了"以品种选育为中心,单项实践、综合实践和项目研究相结合,‘统’、‘分’结合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为特点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为园艺种苗工程方向专业核心能力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改革主要对现场教学进行改革,以OBE理念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更侧重于学生在真实的现场教学中的学习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现场。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通常定位于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植物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实际以及园林行业领域的新发展及其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提出了改变实践教学模式,灵活培养师资队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提高园林专业植物类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才燕  孙晓刚  杨立红  宁崴  鲍昱 《现代园艺》2019,(17):169-170
基于在线课程背景下,结合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结合本校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的框架,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应用型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从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3个方面,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分析之后,从调查结果中寻找到更适合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十三五应用型专业转型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及专业应以特色创新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定位要求。风景园林作为工学的一个分支,就本身特点而言,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用型的综合学科,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科专业学生顺利步入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工科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模式和实践经验,运用特定的研究方法,研究数字化网络实践教学方式,加强实践课程的联动性教学,植入工程系列标准,建立一套对工科专业具有客观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园林技术专业(栽培与管理方向)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分析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求教于同行,从而有助解决这方面的实际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期望进一步完善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1.
园林专业是现代高校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在园林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性及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园林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学徒制则是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中的主要方式。但是校企合作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制约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为了改变这一发展现状,笔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校企合作学徒制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实施,促进园林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园林景观设计大赛",从准备到结束的近半年时间,结合培训过程,我们总结了一些训练经验引发的教学思考。此次竞赛作为园林专业技能的水平展现,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软件操作、植物配置等综合素质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基于对大赛前期的准备方案及后期取得的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模式3个方面对园林专业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以实现园林专业的优质课程建设,形成专业特色并更紧密地迎合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职院校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办学目标,面对年龄偏低,专业基础薄弱,主动性和自约束力较差的学生群体来说,教学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挑战。园林专业是中职院校中教学和人才培养难度较高的学科,如何结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是我们一直探究的问题。本文从中职园林专业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中职园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逐渐普及和广泛应用,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教学方式也必将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为了保障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园林专业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势在必行。在分析高职园林专业思政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高职园林专业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压花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专业选修课,它是插花艺术课程的延伸课堂。压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工艺,已慢慢地尝试在大中小学中普及教育。惠州工程技术学校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开设了压花艺术课程,并尝试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从而达到"做中学"的教学效果。文章以叶脉书签的制作为例,展示信息化技术在五段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成功掌握叶脉书签的制作是压花用品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有效教学模式——五段式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前预习——课端热身——课中学习——课尾回顾——课后拓展"五段式教学。  相似文献   

16.
惠惠  杨智  许雪婷 《现代园艺》2023,(13):196-198+201
“园林工程”作为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园林人才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多学校在教学实施中侧重施工技术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得“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与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不匹配,难以做到设计与施工的高效对接,影响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岗位中出现的各种实际应用问题。为此,基于大数据背景,将施工图设计引入“园林工程”课程,探索工程设计绘图、工程仿真施工落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带动多门专业课程相互联动,形成园林施工图素材库等一系列教学配套资源,夯实学生综合职业基础,为行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园林计算机制图(CAD)》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园林制图员、园林设计员、设计师等园林工作岗位的重要支撑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会用这个软件绘制园林工程图和园林方案设计图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模块:AutoCAD基本操作、绘制工程施工图、绘制方案设计图[1]。具备方案设计能力是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一,因此,需要将课程定位在软件学习应用与设计思想理念培养之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园林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园林专业的特点,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体系性、实践性、创新性、广泛性的教育方式,及定位园林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规划设计型、工程管理型及技术服务型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园林美术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为从事园林设计、施工人员培养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的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要想学好园林美术,需从几何形体素描学起且要打下比较坚实的素描基础。作为高职园林美术教师,在园林美术教学上要以几何素描课程为基础,引领学生研究物象的形体结构、透视关系、光影明暗,使几何形体素描课程教学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提炼能力,为园林专业学生接下来学习其他专业课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内蒙古29家园林相关单位与开设园林专业的9所院校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提出"分层联动机制与多层协同作用"的培养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以"学校、教师、学生、园林相关单位"为载体的良性循环系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精神、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多元化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