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阐述了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茶产量低的因素,并提出了油茶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必强 《现代园艺》2014,(20):47-47
随着人民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愈发重视保健养生,对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富宁县作为云南省五大油茶重点县之一,2010年以来,油茶新造林面积已达33333.33hm2。基于此,本文以油茶新造林栽种培育作为视角,对其种植过程涉及到的种植技术相关内容予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熊仁武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F0002-F0002
云南省富宁县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增加油茶种植科技含量,最近聘请了省林业厅有关专家深入富宁帮助精选油茶种子。专家们和县林业局技术人员10人,于2Q08年10月8日至20日深入到全县13个乡镇和金坝林场开展油茶单株选种,共选出优质良种单株1616株进行采暴。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在富宁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因而低产林面积较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经过深入实地调查,本文充分了解了油茶林出现低产现象的诱因及主导因素,并提出一些改进油茶低产林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富宁县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富县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来抓,始终坚持政策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举全县之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和生产加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富宁县的主要林业支柱产业,由于科学技术栽培含量低,长期以来都是以传统的栽培模式种植油茶,管理粗放,任其放生,只种不管,造成油茶林普遍存在密度过大,树型不合理、病虫危害严重、产量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挂果现象。严重影响林农增产增收,为实现富宁提出的发展油茶产业,增加林农收入的目标,本文审述油茶增产增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熊仁武 《中国园艺文摘》2009,(2):F0002-F0002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政府把油茶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来抓。截止2009年1月5日,全县累计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亩,整地打塘2.2万亩,台地整理1.2万亩,点播0.34万亩,育苗0.33万亩。  相似文献   

8.
邓军 《中国甜菜》2014,(1):79-80,84
利用2007/2008--2012/2013榨季6年间的富宁县甘蔗生产调查数据,分析了富宁县近年来的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富宁县甘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谢素平  石程远  靳宝川 《花卉》2016,(12):104-105
本文根据来宾市划分的油茶发展区域,对2014~2025年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通过规划的实施,到2025年,使来宾市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3333.3hm~2,年产茶油7600t,油茶综合加工利用企业得到一定发展,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逐步形成资源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八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是中国八角之乡,拥有较高的市场竞争能力。为推进富宁县八角种植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出增加资金投入、实施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加强交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袁百花 《现代园艺》2012,(22):11-12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祁阳是湖南油茶重点产区县,2004年被授予"油茶之乡",2008年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油茶基地县。因此,做好油茶产业这篇文章,有利于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本文阐述了祁阳县油茶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素真 《花卉》2017,(4):82-83
本文针对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国营加锥农场油茶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低产油茶林高效改造栽培技术。本文着重分析了油茶低产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2010年在农场开展对油茶低改技术措施的改造,并观测了不同改造方式油茶低产林改造萌芽生长和产量影响,分析总结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东红  曾广宇  高凯 《食用菌》2023,(6):51-52+58
为充分利用油茶高接换冠、砍伐更新或树形修整等产生的枝干剩余物,提高油茶林地利用率,以油茶枝干及常规灵芝段木原料(枫香木、板栗木)为栽培料,接种7个灵芝菌株,筛选出一株较适宜用油茶木栽培的灵芝菌株(LZZ1);并在油茶、枫香及板栗段木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LZZ1灵芝菌株,结果该菌株前两年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产业作为云南省近年积极发展的产业,其在全国油茶生产中尚处于劣势位置,如何更好地破解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是摆在当前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该研究基于《2009~2020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历史数据,从云南省油茶产业的分布区域、产量情况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评述,同时,通过比较其他省份油茶产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云南省油茶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是油茶主产区,每年有大量的油茶蒲资源被遗弃,未很好地加以利用,而黑木耳代料栽培需要大量木质纤维资源,为了能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2014年~2016年开展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以30%~40%的油茶蒲代替部分杂木屑栽培黑木耳,黑木耳产量稍低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为利用油茶蒲栽培黑木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5个油茶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广南油茶研究站经过40多年的努力,选育出广油5号等5个适宜高原栽培的高产油茶品种,填补7云南省无油茶良种的空白,新品种2008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云南省5个油茶品种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希望对云南省各地发展油茶产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莫清清 《广西园艺》2013,24(1):51-53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加工后的茶油以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笔者于2007年引种繁殖桂无1号、桂无2号等油茶优良品种,并根据油茶适宜栽培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对现有油茶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等,推广种植油茶优良品种面积达200 hm2,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也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1樟树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樟树市一直有种植油茶的传统,特别是在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采用承包、  相似文献   

19.
油茶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决定油茶丰产稳产、提高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确定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本文分别对油茶纯林与油茶孤立木生长情况、林内油茶及林缘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坡向坡位的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密度油茶的结实情况、不同土壤肥力的油茶结实情况及林粮间种油茶的结实情况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具体说来就是土肥略稀,土瘦略密;山脚略稀,山顶略密;缓坡略稀,陡坡略密;间种略稀,不间种略密。同时确定出不同条件下油茶栽培具体的栽培密度,为今后油茶栽培密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花卉》2015,(13)
油茶属于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具有分布广、优质以及面积大等特点。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14个省份,总栽培面积超过301.5×104hm2。在经济效益方面,其具有一年种植,长久收益特点,油茶的丰产期可以达到80年。此外,油茶里面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占90%,而油酸含量超过80%,优质比橄榄油还要好,在我国出口创汇农产品中,油茶是国际市场竞争力最高的农产品之一。本文主要对油茶资源培育产业有效高效经营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