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滨河景观发展的背景和成功案例,分析了河流景观的设计原则,归纳总结了城市滨河区景观设计的特色,并探讨了滨河景观设计中如何体现环境生态和历史人文感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滨河景观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好的滨河景观设计,能够引导人们产生对景观环境客体情感上的共鸣。湘乡市滨河情缘堤景观设计作为以"爱情"为主题的滨河景观设计,以其注入的诸多爱情元素为特色,并借用其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3.
滨河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涉及建筑、规划、市政、河道管理、航道交通和沿河动植物保护等诸多领域,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发展现状,对城市滨河景观中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旨在探究出一种融入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最佳滨河景观设计方式,以期为河道滨河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滨河植物景观为研究内容,通过阐述适应性设计概念和理论,剖析了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3大内涵,并从植物材料选择、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等多方面,探讨了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策略。对滨河植物景观营造理论进行有益探索,以期寻求滨河绿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滨河城市的堤岸空间是水陆域之间所形成的城市服务设施,它具有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重要性,使城市堤岸景观成为整体河道景观的关键节点。目前我国滨河城市水系堤岸侧重堤岸的防护性能,堤岸空间功能单一、缺乏特色,科学合理地优化堤岸景观设计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把握堤岸景观设计的实质,在堤岸作为防洪防汛工程设施的传统思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滨河城市堤岸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滨河景观设计中,应融入当地的自然、人文内涵,使景观与环境相融合。文章以吕梁北川河滨河景观设计为例,探讨滨水景观设计时应如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河景观。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滨河植物景观为研究内容,通过对适应性设计概念和理论的引述,剖析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3大内涵,并从植物材料选择、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等多方面探讨滨河植物景观适应性设计的策略;对滨河植物景观营造理论进行探索,以期寻求滨河绿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河地带是打造城市特色生态景观的重要区域,利用千姿百态的植物景观营造滨河特色风景,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提升人居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城市滨河地带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滨河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及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滨河植物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提升城市滨河景观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了复合生态学与滨河景观的内涵,并从复合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其次以林芝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的构建、主要节点的规划、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以及功能区的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滨河景观设计的内涵,并从造园手法特色、功能符号应用、意境创造等方面对林芝市滨河景观规划进行了探究;最后利用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营造设计出林芝市滨河景观样式,以期为高原城市滨河景观在开发建设中对景观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滨河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总体景观的构建效果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城市建设和人们休闲娱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城市滨河景观的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并以威县金水河滨河景观设计为例,深入分析与总结滨河景观的设计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空间联系的纽带,是城市公共空间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城市滨河景观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地域性应用是当前设计浪潮后滨河景观设计的价值取向。本文探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建设问题和场所感营造的方法,期望对今后滨河项目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滨水空间的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满足大众的行为心理。本文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从群众审美视角、大众行为心理等角度来综合分析南京市外秦淮河的滨河景观中植物配置的现状,并以此得到对类似有地域特色河道的滨河景观设计及改造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栾兰  邓威 《现代园艺》2014,(9):86-87
借助设计语言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内涵研究作为本文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阐明、分析、构建校园滨河景观的设计语言,为进一步探索校园滨河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提供符合校园滨河实际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一座城市的景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座城市的历史,反映这座城市的人文思想,反映这座城市的追求.湘乡市滨河读书长库,集中固有的文化脉络和空间脉络,重塑湘乡滨河景观,以一部关于文化的"书",以励志为主题的景观"书"抒写湘乡历史.文章以湘乡市滨河读书长廊景观设计为例,分析湘乡的文化底蕴,阐述城市景观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滹沱河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调查,从城市滨河绿道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和规划设计,针对城市滨河景观与其周边环境融合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完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秦淮河(以中华门到雨花门段为例)游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分析不同游客群体对该段秦淮河滨水景观状况的需求,并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从群众审美视角、大众行为心理及景观设施安全性等综合角度来分析看待南京城市建设中秦淮河的滨河景观状况,对类似有地域特色河道的滨河景观设计及改造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阳市护城河改造工程属于滨河景观改造。通过改造,护城河及滨河景观需要具备泄洪、灌溉和观赏的功能。在景观设计中,采用设置水闸提高水位实现蓄水功能,新建驳岸提高亲水性并进一步增加蓄水能力,利用透水砖路面、"宾格笼"驳岸和浅凹绿地雨水花园的使用实现保水排水,最终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对城市河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道污染严重、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滨河景观的生态设计理念不仅要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更要在河道生态修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在滨河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结合河道生态修复理念,使得景观设计与河道生态修复相结合,让城市河道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道路绿化的构成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陕西神木市城滨河大道景观设计情况,利用所学园林知识,提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希望通过对神木市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步分析,能为今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滨河地带是自然与人文的重要交互地带,其滨河生态系统边缘效应的复杂性对景观设计的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研究河城关系的景观边缘效应的向心力,以河南省南阳市乔端镇白河为例,改变水-城、人-水分离现状,恢复多样的滨河生态系统,打造功能多样、层次丰富的滨水景观带,串联城镇主要开放空间,构建以白河为纽带的开放空间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