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类项目中新建居住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的要点和难点,重点对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中现状条件分析、设计目标确定、排水分区划分、雨水组织流向设计、竖向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景观优化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设计目标可达性分析的方法和要求。为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类新建居住区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线、思路和方法,改变传统的各专业设计相互脱节,实现景观和功能有机统一,提升小区居民海绵城市建设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以天安第一城海绵城市专项为载体,对景观都市主义中绿色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手段之一的海绵城市工程技术进行探索和分析。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城市环境的变化和应对自然发生灾害等方面具备优良的"弹性",雨涝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雨涝后将存储的水"释出"并加以利用。传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粗放、破坏式的,海绵城市建设则要求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天安第一城海绵城市专项设计为例,来实践海绵城市建设汇中的低影响设计与低影响开发。  相似文献   

3.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雨洪管理是城市生态良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以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为目标的"海绵城市"理论得以提出,成为中国城市自然式雨洪管理的核心手段。首先对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进行论述,然后,对海绵城市及其相关理论(最佳管理措施、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进行了辨识,在此基础上对海绵城市的构建途径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适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的"海绵城市"理念是解决城镇内涝、水灾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绿色植物的选择关系到低影响设施能否产生实际的功能效益。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低影响设施的绿色植物选择为例,结合校园现状条件和徐州气候条件,初步设计了8个汇水区域及相应的低影响设施,并为各个低影响设施推荐了相适应的绿色植物。该研究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实践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的时代中,我国提出的顺应经济、环境发展的一种理念,是一种在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与生态发展,提出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建设遵循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由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缓解了城市内涝,加强了城市水生态的修复,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措施,与园林绿化充分融合,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从园林绿化角度出发,总结适合常州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绿化推荐品种,并分析以城市绿地为载体的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对于种植形式的要求,旨在为完善常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德辉 《花卉》2017,(8):73-75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但随之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水资源减少、水质逐年下降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2014年,住房和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明确指出: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这一指南标志着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正式上马。本文研究了屋顶绿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策略,希望给相关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8.
范东贤 《花卉》2016,(10):30-31
为大力推进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赣榆新城区在建设中积极探索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建设,主要从居住区绿地、市政道路绿地、公园绿地等方面着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发挥正常景观、休闲等功能要求的同时,完善雨水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时称,要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建部也于2014年11月发布了《指南》,并强调国家鼓励各地建设海绵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技术指南,首次提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指导各地建设"海绵"城市,旨在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现象。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对海绵城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水环境、雨水系统管理等问题,提出构建海绵城市体系——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绿地由于对雨水具有鲜明的截留、渗透、存储及净化等功能,使其成为实现海绵城市目标的载体之一。在中国掀起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的浪潮推动下,势必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特征、海绵城市与城市绿地的关系及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等进行探讨,重点针对海绵城市对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影响,从绿地规划观念、绿地类型、绿地功能、绿地系统整体布局结构、绿地规划指标、绿地建设技术及规划规范和标准等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重庆自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探索。从重庆海绵城市广场建设中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应用为切入点,探讨在重庆海绵城市广场建设中,常用的低影响开发绿色设施植物景观合理配置选择,进而提升重庆城市广场建设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市病"的不断凸显,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修复的一条战略。目前就我国来说,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开发区域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②生态恢复和修复;③低影响开发。本文对LID一些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交大创新港海绵城市示范区为案例,介绍了其设想理念,具体分析了雨水花园与旱溪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以及该项目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关于"海绵"的分析和研究便涌现出来。我国各区域对于"海绵"政策都在积极制定相关指导文件,其中武汉也不例外,让海绵城市矗立在绿地之间,制定出符合武汉特色的海绵城市发展路线是当前该市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笔者对于该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并在该文中做出阐述,具体分析透水铺装和低势绿地建设方面的可行性与潜在困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等问题,国内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园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立足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担当,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产生的背景、内涵以及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总结了目前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此,城市建设者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本文从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方式,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海绵公园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昆山市大渔湖公园为例,探索了如何运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的海绵技术,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公园建设中,充分发挥海绵公园下渗、调蓄、净化雨水等功能,保障区域水生态安全。通过对海绵公园设计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以期为海绵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进程中,雨洪管理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导致如今城市内的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严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则着重解决雨水径流,雨水净化问题。通过增加地表可渗透铺装的面积,增加雨水的渗透作用,减少雨水径流,并通过生态滞留池植草沟等净化雨水,减少对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污染和冲击。通过应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建立健全的法制的同时,做好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海绵城市理论实施。  相似文献   

18.
刘婷 《花卉》2018,(10)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所以也衍生出了低影响城市的概念,也就是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重视其功能性以外,还要关注其美观性和生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中的绿色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19,(22)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内涝,水资源短缺和雨水径流污染。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合理节约水资源,进一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国家在中国部分城市为这些现象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大力建设和发展城市雨水系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进行讨论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方向,为城市建设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是由于水环境受到破坏,人类正面临着水资源匮乏问题、洪涝灾害问题等的困扰。随着低影响开发(LID)建设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地逐步运用,社会各届对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不断增加。在此大环境下,要全面发挥城市道路对水的蓄存、吸纳、缓释、渗透的作用,提高对自然排水系统的利用率,打造生态排水设施,节省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内涝问题,降低城市径流污染负荷,以此有利于建设集自然渗透、自然积存与自然净化功能于一身的海绵城市。为此,本文就园林景观道路低影响开发(LID)的具体运用的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