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的应用,从乡村植物的要素、特色、营造原则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土特色景观作为乡村中的本土资源,其开发与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倡议深入推行,社会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建设方面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乡村的特色景观与自然环境,经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可以充分体现出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旅游业等的开发与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原则以及不同地段植物配置模式2个层面对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探讨,旨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对于体现乡土文化有重要意义。根据乡村景观元素的特性将其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元素与乡村文化景观元素2大类,探讨它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升华为理念,从其分类上来探讨乡村景观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5.
徐术菁  刘桂伶  李心怡  周霞 《花卉》2020,(12):80-81
乡村文化是经过历代传承下来的,体现着不同的地域特色。本文从乡土元素的基本概念出发,对我国国内的乡村景观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乡土元素在乡村的景观营造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花卉》2020,(12)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乡村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基于美好时代的伟大发展,我们要利用好自然,保护好自然并融入其中,保持乡土特色,留住乡愁,在生态自然环境面前,依然能够合理的进行人工建设,保持乡土景观特征,对乡村景观建设进程中乡土性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土景观特征研究得出美学特征、地域文化特征、"土"特征、生态性特征、传统情感传承的特征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美丽新村"的建设以及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让民宿旅游成为了热点词,然而国内民宿尚未形成成熟体系,粗放式的开发经营模式,加之建设经验的不足,导致出现了许多建设、保护和发展之间的问题。乡土民宿与城市中的民宿不同,除了提供食宿,还具有传承文化、保护地域景观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之前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梳理后,对乡土民宿这个概念进行简要叙述,同时界定乡土民宿与城市中民宿,并总结出乡土民宿的三大基点,从平衡永续性的视角入手,希望在日后的建设中以经济、人文、景观3个点作为基础,在永续持久性的前提下,共同推进、平衡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为民宿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繁殖,成活率高,养护管理简单,成本低,地方特色鲜明,是乡村绿化美化不可替代的植物材料。菏泽有乡土绿化植物300余种,对其景观配置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原有乡土植物景观保护,加强乡土植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有效利用,为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乡土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珈彬 《现代园艺》2012,(15):59-60
本文探讨了乡土景观基于人文遗址背景下的保护与应用,在尊重乡土自然环境、强调乡土文化、重视景观地域特色的指导思想下,通过分析研究和举例归纳,提出要维持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特色,从文化遗产保护入手,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乡村景观特色,营建出符合当地民风民俗的史迹下的乡土景观。  相似文献   

10.
袁玥 《现代园艺》2021,(6):137-138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也使原本具有地方特色及文化特色的村镇逐渐变成楼房样式统一的小城镇。这种建筑风格的改变及景观的模仿,让其地域文化特色不复存在,同时,也让其失去了乡土气息及乡土情怀。对此,深入分析新农村景观营造中乡土元素的应用,希望对乡村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的传统文化面临众多危机,部分具有乡土特征、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乡村景观被破坏,所以,构建美丽乡村应摆脱传统新农村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对于乡村景观环境的有效改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独具地域特色与历史记忆、民族特色,有助于营造浓郁的乡村氛围,切实提高乡村优良环境与文化品质,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民俗文化相结合,使得植物景观与乡村名俗文化相辅相成。乡土植物可以彰显当地文化特点,因此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乡土树种设计时,既要保证其在景观中的美化作用,还要考虑经济效益。通过探讨通州漷县梁家务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植物的现状,分析乡土树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配置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梁家务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乡村景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乡村景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现从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建设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的重要性.在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乡村景观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园艺》2019,(23):112-114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兴起,山地乡村景观建设也在积极开展中。如何打造山地乡村特色景观,挖掘地域文化,是山地乡村景观建设的首要问题之一。浙江省余杭区百丈镇石竹园村"竹"景观设计结合石竹园村的景观现状和丰富的竹资源,深入挖掘地域乡村文化,运用乡土材料,对石竹园村整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具有地域引领性,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作为其关键载体的乡村民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以乡土元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优秀民宿设计案例,来探讨乡村设计的原真性和生活性、实用性等.从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乡村民宿设计中乡土元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自身...  相似文献   

16.
马途 《中国果树》2023,(1):165-166
<正>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最小单元,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充分融入生态底色与地域特色,极大地丰富了阳光庭院建设的乡土景观元素内涵,设计营造了极具乡土特色的生活、休闲空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李妙 《现代园艺》2023,(10):86-87+90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植物种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绿地面积缺乏、绿地功能单一等问题,更担负着建设美丽、生态、文化多样性的新型乡村使命。因此,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在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指导原则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乡村本土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合理营造乡村植物景观,以改善乡村土地及农民居住环境,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下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乡土景观规划的棱镜,需要了解景观、文化、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从乡土景观的角度分析了美丽乡村的设计和建设,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阐述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背景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进行庭院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分析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现状;总结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庭院景观的营造模式,包括城市休闲模式、乡土观赏模式、农家乐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木槿作为我国传统乡土植物,不仅观赏价值高,还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价值,是打造乡土景观的优良植物。在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下,木槿在乡土景观设计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需要根据自身特征探索出更多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