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良好的公园空间更是人们选择的依据。恰当的空间布局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标准。对满都海公园调研并分析了空间功能、现状、类型、景观等空间要素。运用理论、数据、图文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结论:文化教育区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类型、行为习惯。在空间的植物景观方面,西入口、水上活动区树种配置的有些浓密,阻挡了观众视线。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构成,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着重说明了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营造的方式及途径。同时,通过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规划设计中应从植物群落生态结构或植物生态演替恢复等角度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同时注重其游憩、赏景、教育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引入,重点分析一个城市内部社区公园的景观特征以及这个社区公园独有的生态作用和功能。结合城市内部景观、建筑、空间等规划设计的思路,分析当今城市内部社区公园的生态性,并为社区公园的生态规划提出相应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生态公园植物景观配置凌乱缺乏主题特色,植物配置缺乏植物生态理念指导等相关问题,本文基于河南开封生态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地域化、特色化和野趣化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打造主题特色的植物景观景点,以植物观赏特色为重点,用植物营造空间,在恢复地域性植被,保护环境的同时丰富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性,提升公园整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植物造景运用植物来塑造园林中的景观,展现了植物的外形、颜色的美感,与其他园林要素搭配成一个具有游览与观赏性的景观空间,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本文结合北京海淀公园,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体育公园的空间特性和功能特点,以及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及心理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将植物景观融入运动元素,促进体育公园运动休闲与植物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绿地空间。大大小小的社区公园穿插在城市中,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交流空间的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很多社区公园在景观设计方面只追求形式上的美观,没有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导致部分场地使用率和参与性低。通过分析社区公园绿地的功能、意义和相关案例,思考参与性景观的应用,结果表明,景观设计的参与性很大程度决定了设计成功与否,设计师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东段进行现场堪查,在此基础上,剖析并阐明其植物景观构景元素及特性、植物空间构成与营造,并总结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公园是最为贴近市民生活的绿地空间,但一直以来受重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景观健康绩效。本研究建构了社区公园健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探讨了社区公园景观组成要素与健康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提出了社区公园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引导社区公园科学建设和合理优化,以最大化发挥社区公园对于周边居民的健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植物配置景观为人们打造温馨、惬意的休闲空间,从广场公园植物配置景观的配置原则与配置方法2个维度分析,浅谈广场公园植物配置景观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水景公园是市民与自然界亲近,感受自然环境的重要场所,植物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其在生态保护与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巨大。城市植物景观作为水景公园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水景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映。在现阶段,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等发生变化,需要城市水景公园在配置模式方面做出变化,同时,也要完善景观评价体系,才能满足现代市民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以驻马店市开源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空间、季相以及配置形式,对公园植物景观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开源公园共有各类植物114种,隶属于52个科81个属,其中以蔷薇科、木犀科植物较多。植物空间配置形式多采用乔灌草搭配,季相变化较明显,季相景观以春夏季观花、秋季观秋色叶和冬季观干为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汕头适老性社区公园设计为例,结合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及活动需要,阐述适老公园的设计原则与适老公园健康活动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采用乡土保健植物,运用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着重建设保健型、观赏型等植物群落,营造适宜的老型社区公园,以期为适老公园营造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择葫芦岛市城区范围内公众性较强、与城市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绿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参考有关葫芦岛植物资料以及目前国内外植物配置基础资料,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并做出系统总结,分析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当前存在问题。得出结论:公园绿地的树种选择、绿地群落结构、植物配置模式与其立地条件和生态、景观功能的发挥有关;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最多、群落最复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建设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建设。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发展对综合公园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了当下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应从明确场地竖向关系,边界空间设计,人性化的功能分区设计,营造生态的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建设出环境优越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为主体构成的景观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植物景观空间构成、景观单元特征、空间尺度3个方面,对雨台山公园的植物空间设计进行调研和量化分析,以期对以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青年湖公园是北京城市中心区典型老旧综合公园,本文调查分析了青年湖公园的植物,总结出植物种类、空间构成及景观特色,在学习前人设计经验同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桑晨艳 《现代园艺》2022,(10):41-43
山地公园有其特殊的地貌特征,其植物景观营造不同于平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阐述了山地公园的概念,分析山地公园地形及植物特点,结合坡顶、山坡、山麓的不同地形特点分析,得出不同段落的植物景观营造特色。同时分析在远、中、近不同视距范围内人对植物的感官需求。在此基础上,以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山公园为例,提出针对本案例的设计原则,具体设计时根据游人观景点及观景视距进行植物色彩、林冠线、山脊线及配置模式的规划。将萌山公园分为山顶、山坡、山麓区,参考地形影响的生态因子,结合分区景观功能对每个段落进行植物设计分析,营造出每个分区的植物特色、主题及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肇庆星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从景观生态功能、美学观赏功能和行为心理功能3个准则层以及层次丰富性、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舒适愉悦感等9个指标层评价因子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植物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植物给人们带来的景观视觉美;公园在植物适应性、色彩与季相以及整体协调性植物景观效果上较好,但层次丰富性、景观可持续性、景观意境美上效果较差。评价结果能够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快速提升,与不断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城市现代化与绿色休闲空间的平衡配置也成了及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帝王陵景观公园是人们参观、游览、敬仰祖先的重要场所,而生态公园是现代城市中难得的稀缺资源,利用好自然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此次调查研究的公园绿化、景观、管理等方面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钱王陵公园的中长期规划、人文建筑、绿化管理、道路建设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