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是一项新型科学栽培技术。为了掌握水稻抛栽与普栽生育特性上的差异 ,1998年在田源乡做早籼品种“6 0 1”抛栽与普栽分蘖成穗观察。现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为早籼品种“6 0 1” ,分软盘育秧抛栽和湿润育秧普通栽培两种 ,3月 15日播种 ,三叶一心移栽。水稻抛栽采用塑料软盘育秧 ,秧田管理类似湿润育秧 ,当秧苗长到 3 5~ 4叶时移栽 ,带盘起苗 ,抛栽时本田留薄皮水并按一定宽度留人行道 ,抛栽田与普栽田移栽后及时施用除草剂 ,本田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抛栽和普栽分蘖观察设 3个点共30丛 ,丛苗数取本田平均值 ,插后每…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是三明市近10a在中海拔种一季有余,种二季不足的稻区新开发的一种稻作制,每667m2产量可比单季稻增产200kg左右。水稻软盘育秧抛栽具有秧苗白根多,抛栽后发根快、起苗早,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支出、增加单位产量的特点。1995年三明市将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技术应用于再生稻生产,获得增产增收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再生稻采用软盘育秧抛栽与手插秧在栽培技术上的不同,该站1998年着手进行抛秧再生稻丰产栽培综合因素研究。1999年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安排验证、示范、应用。经2a的试验、研究、应用、初步形成有别于原手插秧再生稻的…  相似文献   

3.
栽培技术措施对湘晚籼17号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栽插密度、播期、育秧栽插方式及水分管理模式对其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软盘育秧节简栽培,6月20日左右播种,抛栽密度约25万丛/hm~2,水分管理以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模式,湘晚籼17号可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1996~1999年,选用湘早籼19号等供试材料,在湖南安化等地进行了软盘育秧、旱育秧和湿润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壮秧营养剂培育水稻秧苗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干物质增加,苗期病害减少,成秧率增加,抛栽大田后能早生快发,提高水稻的产量,施用壮秧营养剂是水稻抛秧、旱育秧、水育秧培育壮秧、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3年早季,在安海镇芹柄村进行杂交早稻抛秧试验,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杂交早稻组合汕优016。 (二)供试材料采用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农业实验厂出产的育秧软盘,每片460孔穴,亩需50片。秧田管理采用湿润育秧。 (三)试验方法:试验地为砂壤土,没软盘育秧抛秧、软盘育秧手插、常规秧手插三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0.02亩。3/18播种,7/21成熟,全生育期12.5天。抛秧田亩抛2.04万丛,基本苗8.42万苗;盘秧手插田亩插1.98万丛,基本苗8.1万苗;常规手插田亩插1.96万丛,基本苗8.08万苗。大田施肥灌溉等田管均按常规管理。结果与分析 (一)秧苗素质考查杂交早稻软盘育秧,秧苗株高19.4厘米,比常规秧矮4.7厘米,单株绿叶数12片,单株带蘖数为2.82蘖,白根数为15.9条,茎基宽0.52厘米。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秧,依靠秧苗根部带土重力进行抛栽的一项栽培新技术。平和县抛秧稻技术已引进试验、示范,推广3a5季,其具有省秧地,省工,省种,丰产早熟等优点,优势已被充分肯定和实践证明,也深受示范区粮农欢迎和接受,1998年,文峰镇黄井村67hm2抛秧...  相似文献   

7.
水稻“优轻高”栽培技术体系:“优”指选用优质良种,“轻”指采用软盘育秧、机械抛秧、化学除草、机械收割,实施轻型栽培,“高”指最终达到高产高效。一、试验设计(一)不同育秧方式成本核算试验本试验设塑盘“五统一”育秧,即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秧地、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农户塑盘分散育秧和农户湿润育秧(对照)三个处理,按好、中、差类型进行测产,并核算其生产成本进行效益分析。(二)抛栽大田不同苗数烤田效应对比试验本试验分常规品种和杂优组合两种类型。常规品种烤田试验设茎蘖数分别达到360万/hm2、390万/hm2、42…  相似文献   

8.
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下称抛秧栽培),八十年代首先在黑龙江省试验成功,1992年5月全国农技推广总站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召开的全国水稻育秧新技术现场会上预计各地推广面积可能突破200万亩。当年晚季我省引进该项技术,在仙游、顺昌、尤溪三县试验、示范,主要结果如下。一、抛秧栽培与手插对比试验结果 1.早生快发。顺昌点调查,软盘秧白根率达87.7%,比水秧高29.7个百分点。移栽大田后没有返青过程,分蘖始期比水秧手插提早3天。仙游梅塘点观察抛秧的根部入土深  相似文献   

9.
舒克培 《杂交水稻》2004,19(4):31-33
新香A采用软盘育秧抛栽,与湿润育秧相比,根系活力较强,分蘖早、多且分蘖节位低,植株较矮,单株成穗多而穗粒数减少,群体总粒数增加,抽穗整齐,花期集中,花时提早,有利于异交结实.根据新香A盘育抛栽的特点,结合其不耐高温且抗倒性较差的特性,提出了其系列组合的主要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香1号不同播、抛、栽期对比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中香1号在湘潭适宜的播种期,抛秧期和移栽期,研究表明,中香1号秧龄弹性大,湿润育秧6月20日前播种,7月22日前移栽,软盘育秧6月18日前播种,7月20日前抛秧,均能正常抽穗结实,但适当早播,早抛(插)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1.
优质杂交稻珞优8号高产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珞优8号在鄂南咸宁市咸安区红黄壤条件下进行大面积少土盘式育秧机插和塑料软盘营养土育苗抛秧轻简栽培试验示范,通过强化壮秧培育和大田水肥及化学调控配套技术,2种栽培方式大面积示范田分别可产稻谷9.84和11.01 t/hm2,增施分蘖肥的抛栽核心田达到12 t/hm2的高产.对2种轻简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总结了2种轻简栽培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粮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试验陈玉奇(龙溪县台溪乡农技站)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高优农业,进行了稻、菜一年四熟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栽培模式(稻、稻、菜、莱)1.水稻主季稻选用汕优63,于2月21日播种。采用塑料营养软盘进行旱地育秧。抛秧...  相似文献   

13.
汕优86由三明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97年旱季我站采用软盘、旱育抛栽栽培引进示范70亩,表现出高产、高抗的特性.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今年旱季全县三点示范片中名列前茅,平均亩产达591.4公斤,比汕优77亩增93.2公斤,比常规稻78—130、70—106品种亩增120.3公斤,增产率达25.5%以上.2、农艺性状及抗性该组合株型理想,稻杆粗壮,叶片直立,株高110厘米左右,分毅力中等偏强,旱季栽培主茎叶片数15.9叶,全生育期135—138天,比汕优77迟8—10天,采用旱育抛栽,亩有效穗可达20—22.5万德,每穗粒数10…  相似文献   

14.
水稻抛秧栽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 ,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多年实践证明 ,抛秧栽培具有省工、省种、省秧地、省力、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为了探索与抛秧栽培相适应的施肥方法 ,在福建农业大学莆田科教点的指导下 ,1999年在莆田县梧塘镇漏头村进行了早稻抛秧施肥方法研究。1 材料与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4次重复 ,品种为“汕优 77” ,试验田前作为休闲地。 3月 16日播种 ,采用软盘育秧 ,4月 2 3日抛植 ,7月 2 6日收获。抛植时秧苗平均叶龄为 5 6 ,株高 9 9cm。小区面积 13 34m2 ,小区之间做宽 15cm ,高 12cm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在本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以及推广利用价值,进一步摸索其栽培技术。1996年早季,在新度镇厝柄村对早稻不同组合、不同育秧方式进行对比试验,为推广“旱稀”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参试组合:汕优77(A1)、汕优016(A2)、威优77(A3),育秧方式;旱育秧(B2)、水秧(B2)、湿润秧(B3),采用二因素二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2亩,外设保护行。试验田前作为蔗田,4月28日插秧。7月30日成熟,密植规格13.2cm×29.7Cm,亩插丛数1.67万丛,施肥水平折亩施纯N12kg.P2O648kg,K2…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制种稳产、高产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我们近2a进行了塑料软盘育秧在杂交稻制种上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成效,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组合威优46。1.2试验设计设置父、母本塑料软盘育秧(父本软盘育秧直插,插秧叶龄4.5叶,母本软盘...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新组合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再生稻生产作为粮食增产主体措施之一,在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再生稻组合都以汕优63为主,由于汕优63种植多年,抗性、种性均已衰退,为此,将乐县农科所选用了3个生产上种植的新杂优组合与汕优63作再生稻种植对比试验,旨在从中能筛选出再生稻新的接班组合。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梅花井村、山垅田、肥力一般。12 试验组合 汕优669、汕优多系1号和汕优明86、以汕优63作对照。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湿润育秧,统一于3月13日播种、4月23日插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头季稻在齐穗后15…  相似文献   

18.
浅谈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技术是利用塑料软盘育秧,依靠秧苗带土重力进行抛栽的一项栽培新技术,它把农民从几千年来“曲背弯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手插秧艰苦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减轻育秧和插秧的劳动量.具有省工、省钱、省种、增苗、增穗和增粒等增产、增收优点,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通过多次实践抛秧栽培技术的探索认为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一、育秧准备方面1、选择塑料秧盘.目前规格较多,可根据实际选用.通常用60×30cm,561孔软盘,用量公式为:秧盘用量(个)=抛秧面积(m2)×抛秧密度(穴/m2+秧盘穴数(穴/个).2、配制营…  相似文献   

19.
刘大锷 《作物研究》2013,(5):515-518
介绍了桃源县双季稻软盘集中育秧的规模与效果。软盘育秧抛栽的优点:省工、省力,有利于缓和季节矛盾;节省秧田;有利于早生快发,增加分蘖成穗,促进大穗形成,从而达到水稻的稳产、高产。总结了桃源县双季稻软盘集中育秧抛栽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的软盘、育秧方式、播种密度、施氮量、化控次数等烟后稻抛栽育秧试验和多年试验示范结果,提出"选盘、旱育、稀播、适氮、化控"等烟后稻抛栽育秧关键技术。通过生产验证表明,应用该育秧关键技术,不仅能解决烟后种植中迟熟超级稻品种抛栽出现长秧龄、育壮秧难、产量不高等问题,还能有效提高烟后茬超级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