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白菜软腐病 (Erwiniacarotovoravar .caro tovora)和大白菜霜霉病〔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 .)Fries〕是大白菜上两种重要病害 ,在田间常混合发生。过去因长期使用敌克松防治软腐病 ,使用甲霜铝铜防治霜霉病 ,不仅导致农药残留 ,还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 ,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寻求对环境安全、防效又较好的药剂 ,2 0 0 1年引进0 5 %OS -施特灵在大白菜上进行了防病试验 ,结果如下。1 试验方法试验在农科所菜园大白菜上进行 ,分OS -施特灵 (河北南宫市生物化工厂 …  相似文献   

2.
朱有嘉 《植物医生》2002,15(6):13-13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包心白 ,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营养丰富 ,是贵阳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 ,是秋冬季栽培的主要骨干菜。全市每年秋冬季常年大白菜栽培面积达 6 5 0hm2 ,约占秋播蔬菜面积的 1 /3。近年来 ,一些菜区由于连作、重茬 ,病菌对土壤污染严重 ,加之贵阳 9,1 0月份常年阴雨连绵天气 ,霜霉病往往危害严重。常年因该病造成大白菜减产 2 0 %~2 5 %,流行年份减产达 40 %~ 5 0 %,损失严重。因此 ,霜霉病防治是大白菜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将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棉田天敌的发生规律 ,进一步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1 996~ 1 999年我们对棉田瓢虫、蚜虫进行了系统调查。1 调查方法从棉苗移栽活棵开始到 9月 2 0日结束 ,按地力定3块地 (不防治棉蚜 ,其他害虫防治同常规田 ) ,每地定5点 ,每点 2 0株 ,5d调查 1次。调查内容 :瓢虫成虫的种类和数量 ,瓢虫幼虫、蛹、卵的数量 ,其他天敌的种类和数量 ,棉蚜的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瓢虫在棉田天敌种群中的数量比例 棉田查到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蜘蛛、草蛉、花蝽、食蚜蝇等。瓢虫 (成幼虫 )占棉田捕食性天敌活动虫态总量的 62 .7%~ 78.0 % ,年平…  相似文献   

4.
水稻云形病的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云形病已成为苏北沿海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自然损失率在10%以上。为了准确调查发生情况、掌握正确的调查取样方法,笔者对该病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一.研究方法 用全查法在云形病发病始盛期(8月15日)调查4块田,病情稳定期调查2块田,每块田调查40×50=2000穴水稻,在方格纸上分穴记载上3叶的病叶数,参照害虫分布型的测定方法,用扩散系数C值、负二项分布的K值,平均拥挤度(m~*)及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的回归关系等4种体现分布型信  相似文献   

5.
稻瘿蚊 Orseolia oryzae(Wood-Mason)是广东省化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研究稻瘿蚊为害株的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对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防治决策能力均有积极意义。1 调查方法1 995~ 1 996年在稻瘿蚊主害代第五、六代标葱基本定局后 ,选择品种及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 1 3块 ,每田采用连片调查 85 0丛 ,逐丛记载每丛为害株 (标葱 )数量。2 结果与分析2 .1 空间分布型研究 (见表 1 )表中包括的聚集指标如下 :表 1 稻瘿蚊为害株分布型有关指标值田号 x S2 m C L k CA10 .6 2 2 4 0 .770 10 .85971.2 3731.38132 .6 2 2 80 .38132…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其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北京市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1 999年以来郊区开始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由于杂草的危害 ,造成紫花苜蓿严重减产 ,直接影响到该草种植业的发展。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紫花苜蓿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 ,为综合治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 调查方法采用五级草害目测法 ,于 1 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本市紫花苜蓿主要种植区内的杂草进行随机取样调查。调查不少于 50块样田 ,每块样田面积 667~1 3 3 4m2 ,记录每块样田内所有杂草的种类、出现频率 ,目测每种杂草的危害级别 (共分 5级 )。2 结果与分析2 .1 杂草种…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是如皋地区大白菜上重要害虫,为害损失大。生产中菜农用药效果多不理想,防治后,大白菜叶球被蛀食损失率20%以上,为害严重田块达50%以上。在田间出现虫害后,菜农盲目、滥用高毒农药现象较为普遍,农药施用频繁,有的甚至3~4d用药1次,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隐患。为此,2003年以来,我们就该虫在大白菜田发生为害情况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2005年在斜纹夜蛾重发情况下,通过有效防治,大白菜被蛀食损失率被控制在5%左右,效果显著。1大白菜田斜纹夜蛾发生为害基本情况斜纹夜蛾在如皋地区大白菜田秋季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 0 .9%齐螨素 EC防治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我站于 1 999年 4~ 5月份在我市柑桔试范场进行了药效试验 ,现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 2 .5%齐螨素 EC(湖北仙桃化工厂 )30 0 0倍、 40 0 0倍、 50 0 0倍、 1 5%哒螨酮 EC(南京化工厂 ) 30 0 0倍和清水对照 ( CK) ,共 5个处理 ,4次重复 ,共 2 0个小区 ;2棵柑桔树为一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分东南西北方位挂牌 ,调查药前药后虫口基数和残虫数 ,药后分 1 d、 3d、1 0 d3次调查 ,均半天完成。柑桔品种为大叶尾张 ;树龄 1 2年 ,1 999年 4月 2 2日 ,用工农 - 1 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  相似文献   

9.
高粱霜霉病     
李德福 《植物检疫》2001,15(2):90-93
高粱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sorghi(Weston&Uppal)C .G .Shaw是我国对外检疫一类危险性病害玉米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spp .)其中的 1个种。玉米霜霉病有 7个种侵染玉米 ,P .sorghi是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 1个种。本文描述了高粱霜霉病 (以下简称SDM )症状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对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孢子梗和卵孢子等形态上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并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高粱霜霉病和玉米霜霉病。1 国内外研究概况SDM最早在印度发现。 1 90 7年Butle…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油菜免耕移栽面积的不断增加 ,出现了油菜田杂草出草时间早、出草数量大、草害严重的新特点。根据调查 ,目前油菜田仍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为有效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 ,我们引进了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的 1 0 %快捕净EC进行了田间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以看麦娘为主的油菜田杂草防除试验试验设 1 0 %快捕净EC30ml/亩、5%高效盖草灵EC(江苏丰山农药集团产 ) 6 0ml/亩及不用药 ,共 3个处理。重复 3次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 1 5m2 。用药日期为 2 0 0 0年1 2月 8日 ,用工农 1 6型喷雾机喷雾 ,对水量为 30kg/亩…  相似文献   

11.
金都尔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96 %金都尔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以及对油菜的安全性 ,特安排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海门市江滨乡源东村四组一块移栽油菜田中 ,面积 3 2亩。前茬是花生 ,夹沙土 ,有机质含量 1 32 %,pH7 6。 1999年10月 31日移栽油菜 ,栽前亩施腐熟杂肥2 0 0 0kg ,油菜专用肥 2 5kg。栽后浇活棵水一次 ,亩用水量 40 0kg。油菜密度为每亩 830 0株 ,品种为秦油 2号。1 2 处理设置共设 5个处理 :( 1) 96 %金都尔EC5 0ml/亩 ;( 2 ) 96 %金都尔EC70ml/亩 ;( 3) 96 %金都尔EC70ml/…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离体子叶浸泡法并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检测。离体子叶在含有0.005%吐温20和0.1%丙酮的甲霜灵中浸泡3h后,接种浓度为1×104孢子囊/mL的大白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保湿培养6d后观察子叶发病状况。采用离体子叶浸泡法测定了50株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部分大白菜霜霉病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降低,有抗药性亚群体出现。研究表明离体子叶浸泡法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密度,符合生产实际,适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麦田野燕麦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小华 《植物保护》1988,14(1):35-36
野燕麦(Avena fatua L.)是麦田恶性杂草,1986年我们对其空间分布型、确定最佳抽样方法和理论抽样数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研究方法 (一)田间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长方形麦田5块(A、B、C、D、E),每块60亩,并等分3段,各20亩,共计15块田;于年前杂草萌发高峰后(20—22/12)进行调查,采取顺序两级抽样法调查,即每块田从四角开始,顺垄每走20步查1点,每点0.1m~2共查10点,每块田20垄,共查200点,并按顺序将点内的野燕麦株数记入方格纸上,并分别计算其总和(∑x)、平方和 (∑X~2)、平均数(X)和方差(V),结果见  相似文献   

14.
50 %杀虫双SP(可溶性粉剂 ,下同 )是南京市江浦农药厂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的杀虫双新剂型产品 ,它克服了螟虫对其产生的抗药性 ,防治效果提高。为明确该产品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 ,1 998~ 1 999年我们在宜兴等地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试验、示范 ,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现简要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试验设 50 %杀虫双SP 1 0 0g/ 667m2 ,90 %杀虫单TC(原粉 ,下同 ) 50g/ 667m2 (溧阳化工厂生产 ) ,1 8%杀虫双AS(水剂 ,下同 ) 2 50ml/ 667m2 ,清水对照共 4个处理 ,4次重复 ,小区面积 3 3 .4m2 ,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按每 66…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永康市水稻二化螟从 1 996年开始明显回升 ,2 0 0 0年早稻一代又特大发生。 3月 1 7~ 2 3日剥查 ,冬后田间残留虫量每 667m2 达 2 4 50头 ,是 1 999年的2 .0 1倍。 5月 8日普查 ,南园畈面观测区 1 0块绿肥田早稻 667m2 平均卵块达 1 3 3 4块 ,比去年同期增加 52 .6%。最高田块每 667m2 达 2 3 3 4块 ,长城、新华、潘宅点卵量均达 1 3 0 0~ 1 90 0块。分析 2 0 0 0年一代二化螟特大发生原因 ,主要是 :( 1 )受种粮效益及种植结构调整影响 ,单季晚稻面积锐增。 5月初未翻耕的空闲田还有近 0 .4万hm2 ,占水田总面积的 1 / 4左右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甜菜夜蛾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年份造成作物产量损失20%~30%,严重发生年份最高产量损失达80%以上,已成为蔬菜和大秋作物田的重要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笔者在探索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甜菜夜蛾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旨在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1甜菜夜蛾卵及幼虫在作物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在甜菜夜蛾卵、幼虫发生盛期(一般为7~9月份),选择大豆、大葱、大白菜3种作物田,对其卵块及幼虫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观察。调查时,每种作物查5块地,每块地按对角线取20个样点,每点调查100株作物,记载植株不同部位卵块及幼虫分布数量。统计分…  相似文献   

17.
寒地水稻叶鞘腐败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叶鞘腐败病 (AcrocylindriumoryazeSawada)最早于 1 92 2年首次记载于我国台湾省 ,是为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黑龙江垦区水稻发生为害渐趋严重。一般减产 1 0 %~ 2 0 %,严重时达 3 0 %,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此 ,进行了该病的药剂防治研究。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施保克 2 5%EC(德国AgrEvo公司 ) ,50 %多菌灵WP ,50 %丰米WP ,2 5%粉锈宁WP ,2 0 %三环唑WP ,3 0 %稻病宁WP ,4 5%硫·三环唑SC(瘟特灵 ,下称 ) ,克瘟散 4 0 %EC ,3 %井冈霉素SL ,甲基托布津70 %…  相似文献   

18.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3,16(2):24-25
近年来 ,在邕宁香葱田 ,甜菜夜蛾发生为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香葱田的主要害虫。笔者于 2 0 0 0~2 0 0 2年对香葱田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生物学特性作了较详细观察 ,现整理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从 2月份开始至 1 1月份结束 ,选择有代表性的3块香葱田 ,每块田面积 40 0 m2 ,每块田对角线定 5个点 ,每个点 1 m2 ,有香葱 42丛 ,进行系统调查 ,同时进行大田普查 ,5~ 7d调查 1次。1 .1 在成虫产卵高峰期调查观察产卵部位 ,每年在5~ 6月份进行。1 .2 每年 4~ 6月份 ,在 2~ 3代成虫产卵高峰期调查 ,将查得卵块插标记 ,观察卵孵化时间及幼…  相似文献   

19.
甜菜夜蛾近年在郓城县连续暴发成灾 ,在大豆、花生、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田均有发生 ,常年发生面积均在 3.5万hm2 以上。据县植保站调查 ,大豆平均百株虫量 30 0~ 50 0头 ,高发地块达到 80 0头以上 ;花生平均百墩虫量 350头左右 ,高发地块达到 60 0头 ;反季节大白菜虫量更大 ,平均百株虫量达到 1 0 0 0~ 1 50 0头 ,叶片被吃成网状或整株吃光 ,不得不毁种或改种。目前 ,一般药剂难以控制甜菜夜蛾的为害。 1 999年 ,通过防治反季节大白菜田甜菜夜蛾的药剂筛选试验 ,发现应用深圳市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35%辛·阿维(克蛾宝 )乳油 1…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中、下旬三代斜纹夜蛾产卵盛期,在如皋市如城蔬菜生产区,选长势较好的花椰菜田9块,采用随机取样调查法,每块田调查21~42个样点,每样点顺行连查4株,记载着卵量。空间分布型测定,采用聚集指标法、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聚集指标法测定结果如表1。表1显示C>1,I>0,m/x>1,CA>0,κ>0,表明花椰菜田斜纹夜蛾卵呈聚集分布。用Iwao的m-x直线回归法检验,根据不同卵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据回归得m=0.3705 1.0345xr=0.9237其中α=0.3705>0,β=1.0345>1,说明斜纹夜蛾卵存在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呈聚集分布。用Taylor指数法检验,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