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96只15日龄健康天府肉鸭研究半胱胺、植物提取物和二甲基砜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2000mg/kg、半胱胺500mg/kg和二甲基砜500mg/kg,试验期28d。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结果表明:①植物提取物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料肉比(P<0.01),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②半胱胺和二甲基砜有提高动物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的趋势;③植物提取物组肉鸭的胸肌率提高26.72%(P<0.01),腿肌率提高10.74%(P>0.05),腹脂率降低5.64%(P>0.05);④半胱胺和二甲基砜均有提高动物胸肌率和腿肌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43-63日龄阶段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快大型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方法】试验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ME:11.93和12.98 MJ•kg-1)×3(CP:14.6%、15.8%和17.0%),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鸡840只,以体重一致原则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鸡,试验期21 d。各处理组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与CP水平的比例保持一致,其它营养水平各处理组均一致。试验期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①与饲粮11.93 MJ•kg-1 ME组比较,12.98 MJ•kg-1组试验鸡平均日增重、胸肌pH和肉色a*值、腿肌中乳酸含量、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肉色b*值、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②饲粮CP17%组料重比显著低于15.8%(P<0.05)和14.6%组(P<0.05),半净膛率显著高于14.6%组(P<0.05),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4.6%组(P<0.05),胸肌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15.8%(P<0.05)。饲粮CP水平为17%组胸肌b*值显著高于15.8%和14.6%组(P<0.05)。③饲粮ME和CP水平对试验鸡胸肌中谷氨酸含量、腿肌纤维直径与密度、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若以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为评定指标,43—6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饲粮适宜的ME 和CP水平分别为12.98 MJ•kg-1和17%,此时的饲粮蛋能比为13.10 g•MJ-1;综合考虑肉品质指标评定,饲粮适宜的ME 和CP水平分别为12.98 MJ•kg-1和15.8%,此时的饲粮蛋能比为12.17 g•MJ-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肉鸡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将240羽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的酵母多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显著降低肉鸡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腿肌24 h p H下降值(Δp H)(P0.05);与对照组和0.1%酵母多糖组相比,0.2%酵母多糖组显著增加了肉鸡全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肉鸡屠体率、腿肌率、腿肌滴水损失、胸肌p H值及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及肉色(L*、a*、b*)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改善肉鸡的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日粮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由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鸡肌肉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日龄健康AA肉鸡1 20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在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剪切值及L*和b*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胸肌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腿肌剪切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试验Ⅱ组肉鸡的胸肌率、胸肌a*值以及胸肌和腿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及腿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肉鸡胸肌率、胸肌a*值和腿肌系水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腿肌滴水损失率及胸肌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显微观察可见,21日龄和42日龄时,试验Ⅱ组和Ⅲ组肉鸡胸肌和腿肌组织结构清晰,肌纤维数量增多、排列紧密,肌纤维横断面较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和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够促进肉鸡胸肌的生长发育,改善胸肌和腿肌的肌肉品质,其中以添加1.0%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NSP复合酶在肉鸭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用 1 日龄樱桃谷肉鸭苗 810 羽,采用 2×3 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日粮的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鸭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对肉鸭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和屠宰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小麦能降低肉鸭的日增重和营养物质代谢率,提高料重比和腿肌率,日粮中添加 NSP 复合酶能提高肉鸭的日增重、营养物质代谢率与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料重比,提高经济效益;2)谷物组成和 NSP 复合酶的交互作用只对所测指标中的日粮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产生显著影响;3)日粮中小麦占谷物组成的比例以 47%较为适宜,NSP 复合酶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0.05%.  相似文献   

6.
将8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6%、9%发酵豆粕组分别用3%、6%、9%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普通豆粕,并将日粮营养水平调为一致,试验期42 d,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的采食量以抗生素组最高,与空白对照组,3%、6%发酵豆粕组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6%发酵豆粕组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6%发酵豆粕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腿肌率以9%发酵豆粕组最高,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每羽肉鸭所获经济效益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6%发酵豆粕可显著降低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提高体增重,增加胸肌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生理应激对肉仔鸡胴体品质及肌肉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生理应激对肉仔鸡胴体品质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08只1周龄肉仔鸡均分为对照组和皮质酮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mg/kg日粮的皮质酮。21日龄时,测定肉仔鸡血液皮质酮含量;42日龄时,测定胴体和肌肉品质。结果表明:皮质酮组肉仔鸡血液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质酮组肉仔鸡胸肌率、腿肌率、胸肌纤维面积、胸肌滴水损失率及胸肌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25.74%、10.47%、14.75、24.08%和42.86%,均差异显著(P<0.05)。皮质酮组肉仔鸡腹脂率、腿肌pH及胸肌中蛋白脂肪比分别比对照组高34.75%、6.65%和58.57%,均差异显著(P<0.05)。2处理间胸肌pH及剪切力,腿肌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胸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皮质酮应激显著降低肉仔鸡胸肌率、腿肌率、胸肌滴水损失率和胸肌中脂肪含量,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腹脂率、腿肌pH及胸肌中蛋白脂肪比。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180只体重为59.46±0.09g的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以及在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500和1000g·t^-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CP、AME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将96只1日龄AA(Arbor Acre)雄性肉仔鸡用玉米豆粕日粮饲喂至3周龄,在3周龄末,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LA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CLA日粮,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42日龄时屠宰,剥离胸肌和腿肌,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结果】日粮中添加CLA降低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丙二醛(MDA)(P<0.01)和活性氧含量(P<0.05)。2组肉仔鸡腿肌和胸肌中各种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相比,CLA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谷胱甘肽含量分别提高了21.89%和21.56%(P<0.0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28.57%和25.80%(P<0.01)。日粮中添加CLA提高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总CLA(P<0.01)及饱和脂肪酸(SF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1)。【结论】日粮中添加CLA改变了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脂肪酸的组成,提高了脂质稳定性,同时增加了GSH含量,淬灭了更多的自由基,从而降低了脂质过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8~14日龄早期限饲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确定肉仔鸡早期饲粮蛋白质适宜限饲水平,结果表明:14日龄时,试验组肉仔鸡体质量和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仔鸡间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限饲蛋白质30%组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试验组肉鸡之间的体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肉鸡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肉仔鸡之间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指标,肉仔鸡8~14日龄饲粮蛋白质适宜限饲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饲料颗粒质量及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72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及添加5、10和20 g·kg~(-1)凹土的试验日粮。试验期42 d,1~14 d为前期,15~42 d为后期。试验结束时,每重复随机抽取1只公鸭屠宰,用于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种不同水平凹土均显著提高肉鸭前期饲料颗粒硬度以及降低前期饲料的含粉率(P0.05),添加20 g·kg~(-1)凹土使后期饲料的颗粒硬度显著提高(P0.05),但其他凹土添加水平对后期饲料的颗粒硬度及含粉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种不同水平的凹土对樱桃谷肉鸭的终末体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 g·kg~(-1)凹土显著提高胸肌率、腿肌率与瘦肉率,添加20 g·kg~(-1)凹土显著提高腿肌率与瘦肉率,但对胸肌率没有影响(P0.05),其中,就腿肌率而言,10 g·kg~(-1)凹土添加水平较20 g·kg~(-1)凹土添加水平提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种水平凹土均显著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添加20 g·kg~(-1)凹土显著降低胸肌的蒸煮损失,添加10 g·kg~(-1)凹土显著降低胸肌的红度值(a*)和腿肌的滴水损失。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和20 g·kg~(-1)凹土均显著提高胸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添加5 g·kg~(-1)凹土显著提高胸肌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添加10 g·kg~(-1)凹土显著提高腿肌SOD活性,添加3种水平凹土均显著降低腿肌中丙二醛(MDA)含量。[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基础日粮中添加凹土能改善饲料颗粒质量,提高樱桃谷肉鸭的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对肉鸭的生长性能无显著不利影响,其最佳添加水平为10 g·k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日粮代谢能水平与粗蛋白质含量对5~10周龄肉鸭生长发育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540只5周龄苏邮2号肉鸭,采用3×3两因子设计法,设置9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10只,能量水平为:高代谢能(HE,12.20 MJ/kg)、中代谢能(ME,11.80 MJ/kg)和低代谢能(LE,11.40 MJ/kg),蛋白水平为:高蛋白质(HP,16.80%)、中蛋白质(MP,15.30%)和低蛋白质(LP,13.80%)。【结果】结果表明:(1)第1、2、4、5、6组试验鸭平均日增重显著地高于第3、9组(P0.05),第3、9组料重比显著地高于其余各组(P0.05),第5、6组试验鸭体斜长显著地高于第1、9组(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体斜长有显著的影响(P0.05)。(2)第5组试验鸭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与第1组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6组全净膛率与第1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5、8组腿肌率显著地高于第1、2组(P0.05),第5组胸肌率与第3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主效应在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肌率的代谢能主效应显著(P0.05),腿肌率的代谢能粗蛋白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3)肌苷酸含量在各个试验组间以及不同肌肉组织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肌苷酸在胸肌中的含量普遍要高于腿肌,代谢能、粗蛋白及代谢能粗蛋白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P0.05)。第8组试验鸭胸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地高于第1组(P0.05),胸肌粗脂肪含量代谢能粗蛋白互作效应显著(P0.05)。第7组试验鸭腿肌p H值显著地高于第8组(P0.05),代谢能粗蛋白间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结论】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采食代谢能11.80 MJ/kg、粗蛋白15.30%的饲粮有利于5~10周龄苏邮2号肉鸭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新生雏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鸭,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A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4%的双乙酸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双乙酸钠对肉鸭日增重、胸肌率、腿肌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肉鸭的成活率、屠宰率和皮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B组日增重比A组提高了8.65%(P<0.05),比C组提高了5.45%(P>0.05);B组耗料增重比A组降低了11.52%(P<0.01),较C组降低了3.29%(P>0.05);B组的成活率与A组、C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每只肉鸭分别比A、C组多盈利1.04元、1.06元。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低能低蛋白水平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VA)、D3(VD3)对0~3周龄肉仔鸡的影响。结果表明:(1)VA和肉仔鸡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和腿病(TD)发生率均无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2)VD3添加量为800IU/kg时,VA添加量为6000IU/kg的组体增重显著大于添加量为3000IU/kg的组(P〈0.05),和添加量12000的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3)日粮VA对血清钙(Ca)和磷(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影响较大,随VA添加水平的提高,AKP显著降低(P〈0.05)。(4)随日粮VD3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鸡体增重、耗料量显著增加(P〈0.05)。VD3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5)日粮VD3的添加水平对腿病发生率和血清Ca含量影响显著,随日粮VD3添加水平的提高,TD发生率显著降低,血清Ca显著升高(P〈0.05)。综合以上结果,认为0~3周龄肉仔鸡日粮VA、VD3添加水平分别为6000、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黄羽肉鸡日粮中适宜的动、植物性油脂配比,选用日龄25 d的黄羽肉公鸡1 6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添加的油脂中,猪脂与大豆油的比例分别为0∶1(Ⅰ组)、1∶3(Ⅱ组)、1∶1(Ⅲ组)、3∶1(Ⅳ组)和1∶0(Ⅴ组)。饲料中油脂添加量为试验前期(日龄25~45 d)3%,试验后期(日龄46~65 d)5%。测定各阶段黄羽肉鸡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胸肌、腿肌的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①试鸡前期日增重第Ⅳ组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从全期来看试鸡第Ⅲ组、第Ⅳ组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且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②日龄65 d第Ⅳ组试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第Ⅰ组和第Ⅴ组(P0.05);胸肌率第Ⅳ组比第Ⅱ组高15.3%(P0.05)。③日龄45 d试鸡腿肌总抗氧化能力第Ⅲ组较第Ⅰ组升高142.8%(P0.05),65 d时第Ⅳ组比第Ⅴ组高106.7%(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黄羽肉鸡日粮中猪脂与大豆油的适宜比例为1∶1或3∶1且3∶1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膨化羽毛粉(EFM)的营养成分、胃蛋白酶消化率、羽毛粉膨化过程中超微形貌特征变化以及在玉米-豆粕-杂粕饲粮中添加EFM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氮平衡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EFM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雄性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EFM,试验组分别饲喂含EFM 0.5%,1%,2%的日粮(可消化氨基酸平衡配方),试验期间自由采食,饲养时间42 d。21和42日龄时,记录采食量,计算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另外,每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尿素、肌酐和血氨含量测定。42日龄时,每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屠宰,测定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和腹脂率。【结果】不同膨化阶段扫描电镜的结果可见,膨化处理可使羽毛断裂,结构变得松散,与环境的接触面更大。从肉鸡生长性能来看,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饲料中添加0.5%,1%,2%的EFM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全期(1—42日龄)EFM对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 EFM组显著降低了耗料增重比(P<0.05)。42日龄时,EFM对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2%和1.5% EFM添加组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21日龄时,EFM对丙氨酸转氨酸(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尿素氮(UREA)、肌酐(CREA)和血氨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2% EFM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ALP)(P<0.05)。添加1.5%膨化羽毛粉显著提高总蛋白(TP)含量(P<0.05)。42日龄时,EFM对ALP、AST、ALP、TP 和CREA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血清UREA和血氨(P<0.05)。【结论】羽毛粉经过膨化处理结构变得松散,肉鸡饲粮中可以适量添加膨化羽毛粉,添加2%的膨化羽毛粉能降低耗料增重比、提高屠宰率、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血氨水平。  相似文献   

17.
21~42日龄肉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品代艾维茵肉鸡为供试动物,设置3个日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2.55、12.97和13.38 MJ/kg;4个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8.5%、19.0%、19.5%和20.0%.采用3×4因子设计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日粮ME和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体质量、料重比和21日体质量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平均日增体质量、42日体质量和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ME和CP的互作对22~42日龄肉鸡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较高的日粮ME水平和CP水平可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2)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对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影响都不显著(P>0.05);日粮CP水平与22~42日龄肉鸡的胸肌率呈正相关,对其他胴体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3)随日粮ME水平增加,腿肌的红度(a*)先降低后增加,但对胸肌红度(a*)影响不显著(P>0.05);胸肌和腿肌的黄色度值(b*)都与日粮ME和CP水平呈正相关;日粮ME水平对胸肌的亮度(L*)影响不显著(P>0.05);(4)胸肌的PH值与日粮ME水平呈负相关,腿肌的pH值随日粮CP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腿肌的持水率与日粮ME水平呈正相关.通过本试验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 22~42日龄肉鸡适宜的ME水平为12.97MJ/kg,CP水平为19.0%~20.0%之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的一水肌酸(creatine monohydrate,CMH)补给方案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肌肉系水力的作用效果.试验选取体质量相近的25日龄健康樱桃谷鸭360羽,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05%CMH;Ⅲ组试验期前5 d饲喂基础日粮+0.4% CMH,随后10 d饲喂基础日粮+0.05% CMH;Ⅳ组饲喂基础日粮+0.4% CMH.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期为宰前15 d.结果表明:添加CMH能显著提高肉鸭腿肌率,提高肉鸭胸肌、腿肌宰后pH45 min、pH24 h,减少胸肌、腿肌滴水损失;其中,前5 d添加0.4% CMH随后10 d添加0.05% CMH的试验组其瘦肉率显著提高4.57%(P<0.05),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下降34.60%(P<0.05);另外,补充CMH能提高肉鸭血浆中肌酸含量,添加0.4% CMH其含量显著提高33.64%(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CMH能延缓宰后pH下降,提高肌肉系水力;前5 d添加0.4% CMH随后10 d添加0.05% CMH的补给效果优于其他方案,且樱桃谷鸭属于有效者或拟有效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代谢能(ME)和蛋白质(CP)水平对产蛋高峰期(30—39周龄)岭南黄羽肉种鸡生长性能、产蛋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ME:11.09、11.51和11.92 MJ•kg-1)×3(CP:15.5%、16.5%和17.5%)两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 134只健康的30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父母代肉种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试验期10周。统计各个重复的体增重、料蛋比、产蛋率、日产蛋重、平均蛋重、种蛋破损率、不合格蛋比率、受精率、18日活胚率、孵化率和健雏率。【结果】(1)11.92 MJ•kg-1ME处理组试验鸡只的体增重显著高于11.51 MJ•kg-1ME处理组(P<0.05),极显著高于11.09 MJ•kg-1ME处理组(P<0.01),其料蛋比显著低于11.51和11.09 MJ•kg-1ME处理组(P<0.05);而CP水平对试验鸡只的体增重和料蛋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2)产蛋性能:11.92 MJ•kg-1ME处理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最高(P<0.01);11.51和11.92 MJ•kg-1ME处理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1.09 MJ•kg-1ME处理组(P<0.05);11.92 MJ•kg-1ME处理组种蛋破损率也高于11.51和11.09 MJ•kg-1ME处理组(P<0.05);不合格蛋比率以11.09 MJ•kg-1ME处理组最高(P<0.05),ME和CP水平对试验鸡只不合格蛋比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与CP 15.5%处理组相比,日粮CP水平为16.5%和17.5%时,显著提高了平均蛋重,并显著降低了种蛋破损率(P<0.05);(3)孵化指标:日粮ME为11.92 MJ•kg-1或CP为16.5%时,雏鸡初生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但各处理组的受精率、18日活胚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0—39周龄岭南黄羽肉种鸡获得最佳繁殖性能的日粮适宜ME和CP水平分别为11.92 MJ•kg-1和16.5%,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55 MJ和21.45 g。  相似文献   

20.
锰对肉鸡胴体性能、肉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林  计成  罗绪刚  刘彬  余顺祥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2):1917-1924
用288只1日龄商品代AA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水平无机锰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和腹脂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将试鸡按平均体重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锰添加水平为100、200、300、400 和500 mgkg-1(硫酸锰)的饲粮,试验期42d。结果表明,饲粮锰水平对日增重、采食量、耗料/增重比、腿病发生率、胸肌率、腿肌率、胸肌和腿肌失水率、腿肌pH值、胸肌L*值、a*值和b*值、腿肌L*值和a*值、胸肌丙二醛(MDA)含量和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腹脂中苹果酸脱氢酶和激素敏感脂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 0.11),但显著影响了腹脂率(P<0.009)、胸肌pH值(P<0.02)、腿肌b*值(P <0.03)、腿肌MDA含量(P <0.09)、腿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P <0.04)和腹脂中脂蛋白脂酶活性(P=0.0001)。添加100、200、300 和400 mgkg-1锰组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3); 添加100 mgkg-1锰组鸡的胸肌pH值显著高于其它添加锰组 (P<0.05);添加200、300、400、500 mgkg-1锰组鸡的腿肌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10);添加100、200、300和500 mgkg-1锰组鸡的腿肌MDA含量(P<0.06)和腹脂中脂蛋白脂酶活性(P <0.08)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腿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