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俊  吴虹丽  马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35-9437
[目的]建立土人参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继代培养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技术体系。[方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测定叶片愈伤组织细胞悬浮生长曲线。[结果]叶片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2,4-D1.0 mg/L+NAA0.5 mg/L+6-BA0.5 mg/L(pH5.8)。由叶片愈伤组织建立的细胞系生长呈"S"型曲线,最适继代周期为15 d。[结论]以叶片为外植体经愈伤诱导、增殖培养可建立良好的细胞悬浮系。  相似文献   

2.
银杏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银杏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药用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等药用成分.由叶片提取药用成分受到含量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的限制.通过离体培养生产黄酮和银杏内酯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固体继代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因素,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矿质元素、有机营养和有机附加物、褐变抑制剂、培养条件等有了较深入了解.银杏的发根培养也在近年取得了成功.该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银杏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适宜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细胞悬浮培养条件,以豆腐柴叶片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分散、悬浮培养的研究,建立了摇瓶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豆腐柴叶片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形态各异,其中诱导最适合悬浮培养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0.4 mg/L 2,4-D+0.4 mg/L NAA+3%蔗糖+0.8%琼脂。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散愈伤组织块可以得到较好的分散细胞系,最适合悬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条件为MS+0.4 mg/L 2,4-D+0.8 mg/L KT+3%蔗糖,其悬浮培养细胞鲜重增加量平均每7 d可达6.46倍,暗培养相对更适合细胞的增殖。经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21 d的豆腐柴悬浮细胞中果胶和蛋白质平均含量达6.57%和0.12%,远低于豆腐柴天然叶片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玉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竹叶片和根状茎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和pH对玉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初步建立并优化玉竹愈伤细胞的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状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1.0mg·L~(-1)?6-BA+0.5mg·L~(-1)?NAA+30%蔗糖,培养基最佳pH5.6,叶片和根状茎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均为2.0mg·L~(-1)?6-BA+0.8mg·L~(-1)NAA,且根状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叶片。根状茎愈伤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80g·L-1,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1.5mg·L~(-1)6-BA+0.6mg·L~(-1)?NAA,细胞生长曲线与多糖含量变化曲线均呈"S"形,细胞最佳继代周期16d,多糖含量在培养14d时最高,培养基pH呈先下降后上升然后趋于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咖啡胚性愈伤悬浮培养增殖效率较低、悬浮增殖培养获得的胚性细胞在后续体胚转化率低的问题,以中粒种咖啡叶片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咖啡胚性愈伤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起始胚性愈伤培养时间、继代起始浓度以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水平等条件对悬浮培养及后续体胚转化率(胚性保持)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胚性愈伤培养时间为3周,继代起始浓度为0.03mL胚性细胞/1mL培养液,细胞生长素2,4-D与细胞分裂素KT比例为1∶1时,净增殖率最高且胚性愈伤组织后续的体胚诱导率相对较高。探讨了咖啡胚性愈伤悬浮培养的适宜条件,对构建咖啡胚性愈伤悬浮培养系,提高组织培养种苗繁育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百里香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百里香无菌苗的茎段和叶片为材料,对百里香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悬浮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监测,初步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茎段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进行悬浮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NAA 1.0 mg/L+6-BA 0.5 mg/L+2,4-D0.5 mg/L,最...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杜仲愈伤组织再生体系,为转基因研究提供平台,以成熟胚诱导的浅黄色愈伤组织和幼胚诱导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继代时间、继代次数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浅黄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具有不定芽的分化能力,乳白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褐化死亡;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05mg/L,继代周期为18d;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影响,以继代4次的增殖倍数最高,达2.5;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对不定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以继代2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6.7%,继代4次的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最高,为3.2。  相似文献   

8.
人参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才军  何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3-7194,7199
[目的]建立一种从人参胚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悬浮培养的方法,考察这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人参皂苷积累情况。[方法]以人参胚为外植体,在添加了2,4-D3mg/L、NAA2mg/L和6-B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选取经8次继代培养的松散的愈伤组织在含有同样激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继代悬浮培养5次后测定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细胞中所含的人参皂苷。[结果]有活性的人参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用这种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培养体系生物量在21d内可增加1.5倍,悬浮培养物至少含有6种人参皂苷,其中Rb1、Rg和Re的含量较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0.44%、0.35%和0.37%。[结论]由人参胚诱导的愈伤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比较容易,生长良好,含有较丰富的人参皂苷。  相似文献   

9.
以叶片为试材,对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及褐变调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均以MT附加BA 1.0mg/L和NAA 3.0mg/L的培养基效果最好;(2)0.1%的植酸具有明显地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抑制褐变的作用,而活性炭和硫代硫酸钠效果最差;(3)蔗糖浓度为5%的培养基,愈伤组织增长倍数最高,达13.77;(4)继代培养40~45d愈伤组织增长倍数达到最大值。综上研究结果,获得较高生物量的适宜培养条件是:MT+BA1.0mg/L+NAA3.0mg/L+蔗糖5%+PA0.1%培养基,光照培养40~45d。可为下一步黄酮生产培养提供大量的、生长旺盛的新鲜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甘薯悬浮培养细胞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利用甘薯块根诱导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建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测定细胞密度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来确定甘薯悬浮细胞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甘薯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同甘薯的块根(0.69%,干重)相当,各种培养条件下的平均值为0.64%;理论最佳培养条件为:用添加2.0 mg·L-1 2,4-D的固体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在接种量为2 g·20 mL-1、2,4-D为2.0 m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悬浮培养,其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0.79%.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银杏Ginkgo biloba雌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用酶联免疫等方法对银杏雌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和矿质营养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在生理分化期(花芽诱导期),花芽中赤霉素(GA1 3)和脱落酸(AB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玉米素(ZRs)、异戊烯基腺嘌呤类(iPAs)质量摩尔浓度出现峰值,ZRs/GA1 3,ABA/GA1 3及iAPs/GA1 3的值也出现峰值。随着形态分化的开始,ZRs和iPAs的质量摩尔浓度、ZRs/GA1 3和iPAs/GA1 3的值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雌花芽中的ABA质量摩尔浓度、ABA/GA1 3的值在高于雌叶芽的水平上波动。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雌花芽叶中钾和淀粉质量分数均高于同期雌叶芽叶的质量分数;而雌花芽叶全氮的质量分数基本低于同期雌叶芽叶全氮水平;在生理分化期中雌花芽叶内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叶芽叶质量分数。说明银杏雌花芽分化过程中,ABA,ZRs,iPAs及钾和银杏雌花芽的诱导及分化密切相关。图11参16  相似文献   

12.
银杏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及其黄酮苷含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银杏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进行研究,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酮苷含量.结果表明:银杏胚乳Ⅰ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其生物量最高,达893mg·瓶-1;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mg·L-16 BA、1mg·L-1NAA,有利于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黄酮苷含量高达8.7mg·g-1.  相似文献   

13.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14.
欧阳娜娜  李湘洲  罗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68-11369
[目的]寻求银杏叶总黄酮外场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银杏叶总黄酮的外场(微波场、超声波场)辅助提取工艺,并采用DPPH检测法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的微波、超声波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min,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5;超声波辅助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得率分别为4.09%和3.68%,微波法所用时间仅为超声波法的1/3。[结论]微波法是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较好方法,超声波法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微波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于叶。综上所述,雌雄银杏的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应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加快银杏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交互试验对NaOH溶液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NaOH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及固液比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50倍(V/W)的0.25%NaOH溶液于70℃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0.5 h,在该工艺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264%。  相似文献   

18.
以丽格海棠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固态诱导培养基上形成丛芽后,再转至不同的增殖培养基上,分析和比较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快繁效果。结果表明:MS BA1.5mg.L-1 NAA0.01 mg.L-1液体培养基是最佳增殖培养基;1/2MS NAA0.1 mg.L-1液体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矮首领紫薇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腋芽茎段、硬枝茎段以及叶片为外植体,从消毒时间、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选择等方面进行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茎段为较好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带腋芽茎段用0.1%升汞处理8 min,诱导率为66.67%;带水培芽茎段用0.1%升汞处理4 min,诱导率为65.55%;叶片用0.1%升汞处理4 min,诱导率为55.56%。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0 mg/L,诱导率为83.33%。腋芽和水培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均为MS+6-BA 2.0 mg/L+NAA 0.30 mg/L。腋芽增殖系数为2.42,芽长为3.2 cm;水培芽增殖系数为3.21,芽长为2.1 cm。腋芽最佳生根基本培养基为1/2MS,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生根率为96.67%;水培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 mg/L+活性炭(AC)0.1 g/L,生根率为81.2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保存、扩繁秦岭野生宜昌百合资源,以秦岭野生宜昌百合为材料,研究了鳞片和叶片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 6-BA+0.05 mg/L NAA,鳞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2.0 mg/L 2,4-D,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基部高,中部和尖部低,且基部与中部和尖部差异极显著;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1.0 g/L活性炭(AC)。以上结果表明,鳞片和叶片分化不定芽存在明显的位置效应,6-BA和NAA配合对不定芽增殖有良好的效果,NAA和AC配合适宜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