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以向日葵幼苗为材料,比较TCA-丙酮提取法、Tris饱和酚提取法以及水溶法三种提取蛋白的方法,并且对双向电泳技术进行研究,初步建立向日葵幼苗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用Tris饱和酚提取法提取蛋白含量最高,经蛋白定量后显示含量可达43.359 ug/u L;用不同浓度分离胶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用8%分离胶可分离条带数较多,最多可分离20条蛋白条带;用不同聚焦时间以及不同上样量进行双向电泳,结果显示一向IEF聚焦时间为6 h左右,上样量为1 mg的条件较为适合,用Image Master5.0软件分析检测到蛋白点为102个。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铅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土培法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铅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铅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脯氨酸和MDA含量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A对铅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水杨酸处理使玉米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上升,而脯氨酸和MDA的含量减少.在5~20mg/L SA范围内,随浓度升高,缓解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一种适用于粉红单端孢菌双向电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以期为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粉红单端孢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以分离纯化后的粉红单端孢菌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超声-TCA-丙酮、超声-磷酸-TCA-丙酮、超声-SDS、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等5种方法提取菌体蛋白质,通过对比分析蛋白质含量以及纯度筛选出2种较好的提取方法。在筛选聚丙烯酰胺电泳凝胶浓度的基础上,再通过双向电泳对比分析,得出最佳的蛋白质提取方法。结果表明,12%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获得的单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且无严重的拖尾现象,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获得蛋白样品的质量浓度和含量分别为6.650 mg/mL和2.993 mg/g,该法提取蛋白通过SDS-PAGE分析条带清晰,双向电泳分析可获得1 238个独立清晰的蛋白点。由此可知,超声-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获得的粉红单端孢菌体蛋白适合于双向电泳分析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Pb胁迫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果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研究6个不同浓度(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的硝酸铅溶液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的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长、茎长和鲜重都呈下降趋势,且都小于对照组(ck);水果黄瓜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都高于对照组;黄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在Pb2+浓度为100mg/L时活性最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铅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胁迫作用,且铅浓度越大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5.
铜诱导下小麦生理生化及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uCl_2处理小麦幼苗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铜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及蛋白组分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中Cu~(2+)浓度的增加小麦苗株高呈显著降低趋势,各浓度处理的苗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5 mmol/L处理较对照降低了54.47%;叶绿素含量呈现降-升-降的趋势,但均小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0.68~1.23 mg/g,但差异不显著.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1 mmol/L Cu~(2+)处理后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结果表明,有17个蛋白质斑点发生较明显变化,其中7个斑点缺失,1个斑点增加,另有9个蛋白质斑点表达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质外体蛋白在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的作用机理,以陇油7号五叶期叶片为试材,采用2种不同提取液(提取液A:0.1 mol/L p H值=7.6 Tris-HCl、0.2 mol/L KCl、1 mmol/L PMSF,提取液B:0.05 mol/L p H值=7.6 Tris-HCl、0.01 mol/L EDTA-Na2、0.02 mol/L Vc、1 mmol/L PMSF)进行质外体蛋白提取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提取液A的蛋白提取率达到了(0.073±0.004 6)mg/g,比提取液B提高了42.88%;经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检测,提取液A提取的蛋白质污染率较提取液B低0.91%;双向电泳第一向等电聚焦IEF中,提取液A提取的蛋白质不仅除盐时间较提取液B短4.5 h,且获得的凝胶图谱清晰;通过丰度计算,得到陇油7号低温胁迫(4℃,48 h)后具有显著差异的蛋白点339个,其中表达量变化在2倍以上的蛋白点为46个,包括上调表达蛋白点18个,下调表达蛋白点21个,特异性表达蛋白点7个,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与低温胁迫有关。对特异表达的7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得到与低温胁迫相关的蛋白,为白菜型冬油菜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抗寒相关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
对棉花根系蛋白的双向电泳提取技术进行改良,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为棉花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以鲁棉研28为材料,分别采用TCA/丙酮法、改良TCA/丙酮/SDS法、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这3种根系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棉花幼苗根系总蛋白,并进行双向电泳进行蛋白质分离。在蛋白质含量、蛋白纯度和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利用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提取法提取的棉花根系蛋白,其蛋白样品纯度高,SDS-PAGE电泳图谱清晰,蛋白点数量最多为601个点;TCA/丙酮法提取得到的蛋白总量最高约为7.53 mg/g,但样品纯度低,SDSPAGE电泳图谱模糊,蛋白点数量最少为417个点。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上样量为1 500μg获得的凝胶图谱效果较好。总之,适合棉花根系蛋白质提取的方法为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在考马斯亮蓝染色蛋白质上样量为1 500μg时能获得优良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橡胶树热研7-33-97花序为试验材料,分别采取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酚抽提法和Tris-丙酮-酚法)提取橡胶树花序总蛋白。对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蛋白提取率、单向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TCA/丙酮法的提取率最高(6.09±0.22)mg/g,单向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且较完整,双向电泳后获得的蛋白点最多(994±25),是建立橡胶树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的较好方法。进一步对基于TCA/丙酮法提取的橡胶树花序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利用p H范围为4~7的IPG胶条,在聚焦时间为7.0×10~4 Vh、蛋白上样量为1.0×10~3μg,以及12.5%凝胶浓度条件下,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获得的橡胶树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质量最好,可为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钟静  张瑶心  李景蕻  陈功轩 《种子》2021,(3):102-106
研究了铅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处理薏苡种子和幼苗,记录薏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在幼苗生长期检测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铅胁迫抑制幼苗生长和活力指数,中高浓度(30~60 mg·L-1)硝酸铅能够明显抑制种子萌发。铅胁迫下抑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其中类胡萝卜素对铅胁迫更加敏感。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中MDA、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低浓度(15 mg·L-1和3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微弱促进作用,40 mg·L-1和6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铅胁迫抑制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薏苡幼苗通过多种生理途径抵御铅胁迫。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铅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白菜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但900 mg/L铅胁迫能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白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Low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stresses limit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any important crop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lling stress responses in 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 . ), we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Cotyledon proteins of 1-week-old cotton seedling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chilling treatment at 4 °C were extracted, separated by a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compared. Among 1500 protein spots reproducibly detected on each gel, 25 protein spots were down-regulated and 29 were up-regulated. Seven cotton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s beta-globulin A precursor fragments. One was identified as a Rubisco large subunit fragment, providing evidence of both seed storage protein and photosynthetic protein destruction by chilling stress.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ndopeptidase activity and activated oxygen generation rate, and an obvious decrease in carboxylation efficiency and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cotton seedlings under chilling stres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beta-globulin and Rubisco under chilling stress we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hilling-stress responses in cotton and demonstrates the advantages of prote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李萍  侯万伟  刘玉皎 《作物学报》2019,45(2):267-275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功能基因组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鉴定技术,可大量研究作物逆境胁迫后蛋白质组的变化,增加作物响应干旱胁迫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为探讨一种抗旱性蚕豆青海13号品种的耐旱机制,本研究对其幼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应用上述技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经t检验发现32个差异表达蛋白点,部分呈现上调表达,部分呈现下调表达,还有7个消失蛋白点和1个新增蛋白点。采用MALDI-TOF/TOF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成功鉴定的21个蛋白点按其所参与的代谢途径和生化功能可分为七大类,参与信号转导的2个,参与自由基清除的1个,参与防卫反应的1个,参与代谢的8个,参与蛋白加工的1个,参与光合的5个,未知功能蛋白3个。22 kD干旱诱导蛋白、应激诱导蛋白、17.5 kD一级热激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与抗旱性有直接关联的蛋白点,其相对表达量的上调可能是青海13号蚕豆具有较强抗旱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盐胁迫对棉花幼苗根系蛋白表达谱的影响,丰富棉花在分子水平上应对盐胁迫的机理,本研究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根系进行差异蛋白组学分析。试验利用1%NaCl模拟盐胁迫,对陆地棉品种‘中棉69’进行72 h处理,利用磷酸盐缓冲液研磨后再用月桂酸辅助三氯醋酸沉淀的方法获得棉花幼苗根系蛋白样品,并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分辨率较高、背景清晰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图谱分析显示,共有36个棉花幼苗根系蛋白点响应盐胁迫,其中16个表达量显著上调,20个表达量显著下调。对其中的10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进行了质谱分析和同源蛋白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分别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烯醇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醌氧化还原酶、膜联蛋白AnxGb3、叶绿体Rubiso大亚基蛋白结合α亚基、P23蛋白、果糖激酶、乙醇脱氢酶、腺嘌呤磷酸转移酶1亚型1。本研究结果显示盐胁迫下有部分棉花幼苗根系蛋白显示显著差异表达,表明这些蛋白可能参与棉花抗(耐)盐的信号、代谢途径中。  相似文献   

14.
为探析燕麦种子萌发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蛋白的生理功能,采用室内生测法比较了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的生长能力,同时采用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比较低温条件下(5℃)吸胀25 h和128 h(萌发)与正常温度下吸胀25 h(萌发)时种子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燕麦种子的萌发活力降低.燕麦种子蛋白质组在低温胁迫下萌发时,有7个蛋白质点发生了变化,其中5℃低温吸胀25h时,有3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降低;5℃低温吸胀萌发128h时,有5个蛋白质点表达发生了改变,其中3个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增加.经MALDI-TOF质谱鉴定分析和Mascot搜索NCBI非冗余数据库,确定了4个蛋白质,分别为燕麦蛋白、燕麦蛋白N9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这些蛋白质的质量变化与燕麦种子萌发时的低温胁迫可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用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 cv.Nipponbare),研究了盐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赤霉酸(GA3)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分别以H2O (对照),5 g L-1 NaCl (处理I),5 g L-1 NaCl + 100 μmol L-1 GA3(处理II)培养水稻种苗48 h,提取芽中的蛋白质,利用双向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了水稻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日本晴种子的萌发显著受到抑制,而GA3能显著缓解这种抑制作用;用ImageMaster软件分析2-DE凝胶,发现有4个蛋白质斑点表现出显著的变化,在盐胁迫下斑点S1、S2和S3表达下调而斑点S4消失,在GA3与盐共处理时,这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经MALDI-TOF MS分析,其中2个蛋白质斑点(S1,S3)分别被鉴定为isoflavone reductase-like蛋白与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这些蛋白可能与GA3提高水稻耐盐性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三氮苯类除草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尖分生组织染色体结构、分生组织和叶绿体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mg /L Atrazine处理水稻后培养1周。幼苗高度由(10.8±1.7) cm(对照)降至 (8.2±0.7) cm,叶绿素含量由(1.07±0.013) mg/g FW(对照)降至(0.97±0.013) mg/g FW,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香椿幼苗蛋白质含量及特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以抗寒性强弱不同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和福建霞浦3个种源1a生香椿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以引起香椿叶片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但不同种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不一致,同一种源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动态变化也不一致。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抗寒性较强的河南西峡、江苏南京种源变化规律相似,在-5℃低温胁迫1~4d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即胁迫1d后蛋白质即大量表达,谱带颜色变深,随后在第2、3天含量逐 渐下降,谱带变浅,第4天含量又开始增加。两种源分别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27.6 KD、22.5 KD的特异蛋白。抗寒性较弱的福建霞浦种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没有诱导出新的蛋白质谱带。各种源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的蛋白质谱带颜色的深浅变化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开展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本研究对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总蛋白质提取方法和双向电泳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以期建立适合毛尖紫萼藓蛋白质双向电泳的实验体系。分别采用Tris-酚抽提法和TCA-丙酮法对毛尖紫萼藓总蛋白质进行提取,比较分析了两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效果,并研究了IPG胶条的pH范围及蛋白质电泳上样量等因素对毛尖紫萼藓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在SDS-PAGE电泳结果中,与TCA-丙酮法相比,Tris-酚抽提法提取的蛋白质条带清晰,数目较多,完整性较好;在双向电泳结果中发现,与pH值为3~10的IPG胶条相比,使用pH值为4~7的IPG胶条的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点清晰且分布均匀,更适合毛尖紫萼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24 cm的pH值为4~7胶条,上样1200μg蛋白质时,电泳结果中可分辨的蛋白质点最多,且形状规则,水平和垂直拖尾情况较轻,图像清晰。本研究基于Tris-酚抽提法建立的毛尖紫萼藓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获得的蛋白质样品质量好,电泳分辨率高,为毛尖紫萼藓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