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都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着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适应岗位并实现升迁.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口就业,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考虑社会就业需求,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探析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应职岗位群特点,阐述了高职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只有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建设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74-175
从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了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高职生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综合素养,通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春秋分流"顶岗实习模式的研究,介绍了在行业、专业特点背景下实施"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的必要性,提出了"春秋分流"顶岗实习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方案。结果表明:"春秋分流"的顶岗实习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颖  谭海霞  彭红丽  温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02-6003,6005
结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实际情况,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以当前高职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园林景观工程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作品(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和实施以真实工作情境为导向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浙江省园艺的行业背景及高职园艺技术学生的生源特点,论证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研究了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详细介绍了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实践,总结出课余加强型、以工代学型、创业创新型、顶岗实习型4种主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个性化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暄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62-163
该文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园艺技术专业为例,简述了五年制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三段式"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育与实践对接为出发点,为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园林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分析高职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相应职业岗位和园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例,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园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得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社会需要和人才需求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时代发展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对现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传统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技能要求和应用能力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进行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新型课程改革的思路。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最后提出了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试点,为培养与岗位对接的园林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创新构建了"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建设校企课程结构,打造专兼师资队伍,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实现毕业生在校学习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庆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合作企业提供岗位类型多样,加上生源多样化导致的学生学习目标和期望差异巨大,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就业岗位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建立专业兴趣小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企业提供岗位和学生需求的调研结果,指出了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兴趣小组建设和实施情况,该院近3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中,园林工程施工和工程测绘两个兴趣小组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度达到100%,实现了在校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提出具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特色的基于产品导向的"双厂双校、双工双学"教学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含义、本质、构成、关键及实施保障措施,以提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培养地方特色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结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国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园林技术“六维度”专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园林技术重点专业的建设经验,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专业建设思想,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组织、双师素质培养、学生创业教育"六维度"系统总结和研究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内容,开拓一条专业、企业、师生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现代学徒制不仅顺应了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发展需要,也通过校企合作、师傅及老师联合传授专业计算机技术等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出一大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极大地提升了现代高职教育的社会性、实践性及专业性。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促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教融合是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职园艺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引入企业生产性实际项目,建立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体系;以学生技能培养及职业发展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四个对接、五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现代智慧农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园艺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旨在培养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领班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门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本文着力于研究高职院校的酒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新型模式,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创新的可行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相关建议入手,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和训练方式。现代学徒制融入高职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实施中,从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有效地融合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全链条、多循环"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突破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