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贵州域内大小支流、湖泊、水库、沟渠、农田、山塘、沼泽草甸众多,湿地资源与类型较为中富,孕育了独特而多样的湿地植物资源和种类。贵州湿地植物广泛分布丁水生、陆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包括水生、沼生和湿生植物,多具有两栖性。  相似文献   

2.
长治市湿地主要植被类型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长治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分析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结果表明:世界性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科占绝对优势;湿地植物以旱生型和中生型植物为主,而水生和湿生植物虽分布面积较广;湿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明显;湿地环境的变化导致由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的方向发生变化。人类干扰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旱生物种入侵也是影响该区群丛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正长沙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西北为丘陵,东侧和东南侧为丘陵岗地,中心为湘江冲积台地,构成东西高耸、中部低平的马鞍型湘浏盆地,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主要有湘江等"一江八河"及其支流,湿地资源丰富。湿地资源概况长沙市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淡水湖泊,草本沼泽等自然湿地类型;水库、拦河坝、水电坝、淡水养殖池塘、废水处理场所、城市景观水面和娱乐水面等人工  相似文献   

4.
台州市沿海围涂果园防护林效益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围涂果园,采用“窄带小网型”防护林营建技术,能降低风速36.8%-70.%,减少落果38.2%-60.5%,提高空气湿度1%-3%,减少蒸发量13.7%〉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从而提高产量,该技术宜于南方滨海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盐城,一座在湿地上成长起来的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的黄海之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全市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东部滨海湿地广袤、中部河网湿地棋布、西部湖荡湿地宽阔。它拥有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的淤泥质潮间带湿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湿地类型最齐全、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和保护层级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生态旅游促进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即以滨海湿地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再以经济发展来改善湿地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浙东南沿海防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围涂果园,采用"窄带小网型"防护林营建技术,能降低风速36.8%~68.5%,减少落果38.2%~62.5%,提高空气湿度1%~3%,减少蒸发量13.8%,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进果树生长,可提高产量11.7%~19.3%,该技术宜于南方滨海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9.
福鼎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表明: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较为丰富。福鼎市滨海湿地总面积为0.74万h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0.6%,红树林种类仅秋茄一种,面积100.1hm2。福鼎是福建省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申报中国重要湿地,建立省级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资源特点、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公众生态需求,提出了河涌型、河流型、湖库型、滨海型和乡村小型等五种湿地公园建设模式,并明确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