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廖文燕  高捍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77-10879
[目的]研究经超干处理后金钱松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电导率的变化。[方法]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测定种子的脱水速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电导率的影响。[结果]将金钱松种子舍水量由16.O%降至3.3%大约需要60d。人工老化过程中,含水量4.2%~6.4%的金钱松种子耐藏性最好,而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最佳含水量有升高的趋势。含水量4.2%~6.4%的金钱松种子在25℃恒温保存3个月后的发芽率仍然低于60%。含水量3.3%的种子已经过度干燥。[结论]金钱松种子的在室温条件下的超干贮藏并不能取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叶锦鸡儿种子超干保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硅胶室温干燥法,将陕西吴起县种源小叶锦鸡儿种子含水量由6.7降至5.5,4.6,4.1和3.7,对不同含水量小叶锦鸡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脱氢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小叶锦鸡儿种子老化(50℃,30 d)后发芽率和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种子含水量不低于4.6时,种子发芽率、脱氢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超干燥种子抗老化能力强与自然干燥含水量种子无明显差异.试验证明:当含水量不低于4.6时,利用超干技术保存小叶锦鸡儿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矮沙冬青种子的超干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矮沙冬青种子进行超干保存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条件下,对照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已大幅下降,而超干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所受影响较小。对超干种子的电导率、脱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为3.35%的超干种子细胞膜通透性较低,脱氢酶活性较高。回湿处理是保证超干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采用室内回湿24 h+饱和水蒸气回湿24 h可以显著提高矮沙冬青超干种子的活力。说明利用超干技术保存矮沙冬青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硅胶干燥法对大叶白麻种子进行超干保存,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条件下,对照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已大幅下降,而超干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所受影响很小。对超干种子的电导率、脱氢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为3.37%的超干种子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回湿处理是保证超干种子活力的关键因素,采用室内回湿24h+饱和水蒸气回湿24h可以显著提高大叶白麻超干种子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干技术保存大叶白麻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桔梗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9.2%分别降至4.7%、3.3%、3.1%、2.6%和2.1%,在室温及5℃条件下贮藏12个月后,室温条件下超干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明显高于未超干处理的对照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比未超干种子早1~2 d,种子萌发整齐度优于对照,在5℃条件下与室温条件下相同处理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含水量为3.3%及4.7%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较高,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桔梗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采用硅胶干燥法,将甘草种子脱水至含水量为7.0%、5.8%、4.5%、3.3%和2.1%5个梯度,研究了超干处理对甘草种子贮藏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含水量为3.3%~7.0%时,种子发芽率都在80%以上,保存效果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其中含水量为4.5%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0.41%和17.56。将超干处理含水量为4.5%的甘草种子贮藏一定时间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未经超干处理的种子,且其抗老化能力也明显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由此可见,超干处理可以提高甘草种子的耐贮藏性,且超干处理的适宜含水量为4.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干处理对沙芥属蔬菜种子活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为沙芥属蔬菜种子耐干性及贮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沙芥种子(4.5%)和斧形沙芥种子(4.3%)的含水量分别降至3.1%、2.2%、1.3%,测定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种子的生活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变化。【结果】种子含水量由CK降至1.3%时,斧形沙芥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而沙芥种子则急剧下降;脱水后3个含水量的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CK,细胞膜完整性保持良好;超干处理会使沙芥属蔬菜种子的MDA含量和 产生速率增加;超干处理对种子内4种抗氧化酶(SOD,CAT,GPX,APX)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均具有较强的耐干性,但斧形沙芥种子抵御伤害的能力及种子的耐干性均强于沙芥种子,含水量2.2%是沙芥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粳稻,籼稻,糯稻)为试验对象,采用硅胶干燥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通过人工老化处理,测定不同含水量及其贮藏过程的种子生活力、抗氧化系统活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籼稻品种(黄华占)具有较强的耐超干能力,含水量降低至2%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糯稻品种(辽河糯)不耐超干,当含水量降低至4%以下,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而粳稻品种(辽粳401)介于两者之间。经过老化处理后,水稻种子的各项酶活性及发芽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老化后MDHm、COX两种酶活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表现出较明显的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PX在不同含水量变化幅度不大,SOD随着含水量降低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圭亚那、西卡、有钩柱花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室温硅胶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柱花草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和室内回湿,测定其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等指标。结果表明:圭亚那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3.3%、西卡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2.7%、有钩柱花草种子超干处理到含水量为3.7%,经室内回湿处理,超干种子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因此,利用超干技术贮存柱花草种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老化和磁场处理对大白菜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白菜种子老化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磁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采用高温高湿的人工环境和人工磁场,测定种子老化后活力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大白菜品种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发芽势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发芽率的下降幅度。老化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经过磁场处理后的老化种子的各项活力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未经磁场处理的大体一致,但变化幅度明显变小,特别在老化后期,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表明磁场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大白菜种子抗老化能力,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超干度的红花种子自由基和水分状态.结果显示:自由水/束缚水比例随着超干种子内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小.超干引起内、外种皮自由基急剧增加,而胚中自由基的上升发生在超干种子的老化期间.超干或超干后又经老化的种子在高湿度的环境中经回水处理能使胚中自由基水平急剧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超干轻微地降低种子萌发率和种子活力,但大大地增进了种子抗老化的能力.本文还对超干种子老化过程中,胚中高水平自由基的情况下仍保持高的种子萌发率和种子活力的生理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胶干燥和较高温度加温干燥两种方法对玉米(Zea mays L.)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并经七年常温密闭贮藏.通过发芽试验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用硅胶干燥的玉米种子在水分降至4.05% 时生活力和活力最高.水分超过7.49% 时,便失去生活力.较高温度加温干燥的玉米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普遍较差,当水分低于5.97% 时,发芽率迅速降低为零,无法进行超干贮藏.另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et Nakai)种子为材料用硅胶进行干燥,发现水分在3.73% 时,生活力和活力最高,发芽率为71.5%.而低于或高于这个水分含量,生活力和活力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采用硅胶进行超干处理,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玉米和西瓜种子的长期贮藏;同时也表明了玉米和西瓜种子不宜过度干燥.  相似文献   

13.
笔者研究了超干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干对玉米种子的活力和SOD、POD的活性影响较小,超干对其细胞膜的轻微损伤可在萌发吸胀时得到修复,故适宜超干贮藏。  相似文献   

14.
实验以糯小麦及部分Waxy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小麦种子为材料,采用发芽生理法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种子活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活力指数来表示品种之间种子活力时,糯小麦品系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成熟度的红三叶种子和种皮呈现不同颜色。由于红三叶开花期较长,收获时同一种批中种子的成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明确红三叶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以红三叶同一种子批中的黄色、黄褐色、褐色以及混色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干旱发芽试验,检测其萌发指标、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紫外吸光值(OD值),综合评价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红三叶种子的萌发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平均发芽天数最少。同时黄色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最小,且显著小于其他颜色种子,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也表明,红三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颜色的红三叶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黄色、褐色、混色、黄褐色种子,试验结果可为红三叶种子的清选加工和适期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常温低湿储藏对烤烟种子活力和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发芽试验、胚根表观性状扫描、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在常温低湿黑暗条件下,对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收、储藏2.5年和储藏4.5年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储藏2.5年的种子水溶液电导率和抗氧化酶活性与新采收种子无显著差异,而储藏4.5年的种子电导率显著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储藏2.5年的种子胚根长度、胚根表面积和胚根体积显著大于新采收和储藏4.5年的种子或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在室温下,通过控制种子入库含水量和种子库相对湿度,使种子含水量保持在自由水临界点以下,种子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种子活力变化初期,表现为胚根生长潜力的下降,幼苗表型也将变弱,同时种子发生膜脂过氧化;但胚根生长能力的丧失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所以在种子活力变化初期发芽势(率)并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场强为140kv/m的静电场对于不同贮藏年代的翠菊和矮牵牛种子处理15min,然后使其萌发,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不同年代收获贮藏的翠菊种子,随着贮藏年代增加,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下降,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增加。经静电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都有较大增加,比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同时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则降低。1986~1990年采收贮藏的矮牵牛种子也是随着贮藏年代的增加,发芽率和种子活力随之下降,外渗液电导率增加。同样,经静电场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有较大增加,与对照相比,1988和1989年的种子都达到极显著水平。1990和1987年的种子达到显著水平。另外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亚精胺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杜红阳  王进  刘怀攀  杨青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09-11010
[目的]探究多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农大108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亚精胺(spermidine:Spd)浸种,检测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鞘长度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精胺浸种浓度的升高,被检测的这些指标也逐渐升高,当亚精胺浓度达到0.1 mmol/L时,这些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过高浓度的亚精胺处理,则这些指标低于对照。[结论]适宜浓度的亚精胺浸种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该研究为多胺在大田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