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的目的,筛选出适应冀东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耐盐能力较强的绿化植物品种65个;明确了17种绿化植物的存活阈值及耐盐阈值;加入磷石膏0.45%(2.0 t/666.67 m2)、半腐熟玉米秸秆肥5 cm(33 m3/666.67 m2),混入0~40 cm土层,以提高黏土的通透性;冬春季节地表覆盖粉碎秸秆5.0~10.0 cm抑制返盐;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地块可先种植盐地碱蓬吸盐、降盐;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利用咸水结冰淋洗盐碱。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改良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滨海泥质重盐碱地低成本原土直栽绿化。  相似文献   

2.
耐盐湿地植物筛选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7,(9):101-109
文章主要综述了湿地植物耐盐性的评价指标及标准、国内外耐盐湿地植物的筛选概况、耐盐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等,总结出可用于盐碱湿地绿化的70余种湿地植物耐盐研究数据,可为耐盐湿地植物筛选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种植果树比一般的大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作到适树适栽,充分了解各种果树的耐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利用果树来开发盐碱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果树还很难直接用于盐碱地,必须要培育更加耐盐的新品种,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研究是抗盐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部分已有的果树耐盐性评价及耐盐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果树资源和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秦皇岛滨海野生观赏盐生植物,筛选具有生态价值、园林价值的野生盐生植物,探究野生盐生植物在园林绿化、盐碱地改良及植被恢复方面的应用,为滨海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得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筛选生态、园林价值均较高的野生盐生植物.[结果]根据统计,整理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64种,隶属23科47属,重点筛选出禾本科、柽柳科、豆科、旋花科、茄科、藜科、鸢尾科及水麦冬科等21种野生盐生植物用于滨海城市生态化建设和盐渍化土壤改良.[结论]在高度盐渍化的海岸上利用滨海耐盐园林绿化植物治理盐渍化不良环境,可以美化景观,提高环境绿化质量,使观赏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秦皇岛滨海野生观赏盐生植物,筛选具有生态价值、园林价值的野生盐生植物,探究野生盐生植物在园林绿化、盐碱地改良及植被恢复方面的应用,为滨海景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获得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筛选生态、园林价值均较高的野生盐生植物.[结果]根据统计,整理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64种,隶属23科47属,重点筛选出禾本科、柽柳科、豆科、旋花科、茄科、藜科、鸢尾科及水麦冬科等21种野生盐生植物用于滨海城市生态化建设和盐渍化土壤改良.[结论]在高度盐渍化的海岸上利用滨海耐盐园林绿化植物治理盐渍化不良环境,可以美化景观,提高环境绿化质量,使观赏盐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对黑龙江省耐盐植物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调查,共筛选出耐盐植物87种,隶属26科60属。并对筛选植物的耐盐能力进行了分析,对部分耐盐野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绿化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黑龙江省盐碱地应用耐盐植物进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与控制水土流失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地区耐盐植物引种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原生植物资源概况基础上,对引进的耐盐植物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绿化中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以期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生物治理选择耐盐植物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盐生植物在滨海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列举了适宜在滨海城市盐碱地绿化种植的部分盐生植物.  相似文献   

9.
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盐生植物资源,研究其应用对滨海盐碱地改良与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保护区内野生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为基础,筛选出20种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野生盐生植物,并对其生态特性及绿化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滨海的生态恢复与绿化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的治理通常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引进筛选耐盐植物是生物修复盐碱地的基础。我们筛选出7个耐盐植物,耐盐程度较高,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地,发展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福建滨海地区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适宜的配置模式,为福建滨海地区绿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取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植物种类,通过访谈、专家咨询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进行耐盐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结果】岩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44种,以岩生灌草丛和亚热带阔叶乔木山地林构成植物群落;沙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50种,以沙生草本植被、沙生灌木植被、沿海防护林和混交林构成植物群落;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60种,以真红树植物、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和岸后季节性雨林构成植物群落。【结论】3类海岸景观的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构想模式,可作为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耐盐植物种植对滨海盐土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滨海盐土环境下,以种植耐盐植物费菜(Sedum aizoon L.)、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oir.)、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样地和未种植植物的裸地土壤(CK)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技术和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对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裸地比较,种植植物样地土壤电导率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20.26%~57.21%和23.42%~37.80%;而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9.16%~53.01%和106.48%~259.92%。种植植物样地土壤中PLFA种类明显增加,微生物群落也有所改变,3个植物样地土壤中总PFLAs含量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AM真菌、真核生物、真菌PFL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1.53%~103.32%、4.96%~63.37%、82.91%~222.72%、50.00%~160.25%、32.05%~268.59%、19.39%~454.77%;真菌/细菌(F/B)PFLA含量也显著升高1.00~6.50倍,而革兰氏阳性菌PFLA含量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PFLA含量却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48.06%~57.78%和59.77%~68.68%。此外,种植植物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也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种植费菜和蒲公英可以降低滨海盐土土壤电导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同时其促进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可有效改善滨海盐土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具有非常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这些耐盐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盐渍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可为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区域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以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揭示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个天津滨海湿地样方的物种数据和土壤化学因子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耐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pH、可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有机质、K+、Na+、Ca2+、Mg2+、Cl-、SO42-、HCO3- 12个土壤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研样方内共记录到耐盐植物34科65属80种,排名前3的科为菊科、禾本科和藜科,出现频度最高、重要值最大的物种为芦苇,该地区耐盐植物生活型主要为草本植物;潮上带湿地耐盐植物丰富程度远大于潮间带;群落类型分为4类,分别是无翅猪毛菜-砂引草+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碱蓬+狗尾草群落、稗+碱蓬-酸模叶蓼群落和扁秆藨草+狭叶香蒲-碱蓬群落;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土壤全氮含量及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是影响天津滨海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植物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及Na+、Mg2+、Cl-、SO42-、HCO3-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植物种类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土壤盐分及水溶性盐离子含量越高,尤其是水溶性阴离子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指数越低,对物种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4.
北方滨海地区乡土野生盐碱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潍坊滨海盐碱地区内乡土野生盐碱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分析,总共获取82种植物,隶属34科69属,其中弱耐盐碱植物40种,约占总数的48.78%;中度耐盐碱植物23种,约占总数的28.05%;强耐盐碱植物19种,约占总数的23.17%。从生态习性、生境条件、耐盐碱程度、生态及绿化价值角度综合评定,植物重要值较高的有32种,约占总数的39.02%,乔灌草各有分布,其比例为1∶2∶5,表明盐碱地植物待开发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对乡土野生盐碱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滨海地区生态环境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共有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23科46属65种,这些外来有害植物大多数是无意引进的,少数是有意引进的,其地理分布规律为沿海多于内陆,山地丘陵区多于平原区,铁路、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处多于偏僻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对山东省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提出了避免新的外来有害植物入侵、控制和消除已经入侵的外来有害植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植物耐盐性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盐渍化的现状、植物耐盐途径、作用机理和如何提高植物耐盐性与选育耐盐植物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论述了植物耐盐的生理指标的鉴定。  相似文献   

17.
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以在盐渍环境下正常生长的植物,对盐害均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根据近年来对植物耐盐机理方面的研究,从植物的形态、解剖以及生理生化水平等方面概述了植物的耐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盐生植物大米草在我国滩涂种植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米草(SpartinaanglicaCEHubbard)有保滩护岸、促淤造陆、防治污染等作用,但它的急速扩散和传播也会堵塞航道,诱发赤潮,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等。本文概述了大米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引种历史,综合分析其大面积种植后对我国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议加强对大米草的生物防治和综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因芯片作为高通量、高效率的DNA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植物抗逆性功能基因的分析之中.为探讨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NHX1基因调控盐应答过程和亲水性C端的功能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揭示盐生植物和甜土植物耐盐机制的差异,为植物耐盐机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ffymetrix拟南芥表达谱芯片对过表达盐生植物灰绿藜和甜土植物水稻NHX1基因及缺失部分C端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结果]在盐胁迫的转基因拟南芥组织中,筛选出在四组转基因型拟南芥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94条,占筛选基因总数的1.64;,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77条,下调表达的基因有217条.将这些差异基因初步分为12类, 包括非生物性与生物性刺激的应答过程、胁迫应答过程、电子转移和能量途径、信号转导和转录等功能类别.[结论]表明植物耐盐过程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的变化过程, 涉及到许多相关基因的变化.联系两两比较散点图和聚类分析结果从理论上说明,转基因拟南芥cgNHX1,cgNHX1dc,osNHX1和osNHX1dc耐盐性有依次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