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防除春大豆杂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示范目的通过示范了解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奔克)的安全性及对春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为正式登记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准确依据。二、示范药剂1、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2、25%氟磺胺草醚,市售自备。三、示范作物及防治对象1、示范作物:大豆,垦丰13。2、防治对象:大豆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稗草、狍尾草、芦苇草等。  相似文献   

4.
10.8%吡氟禾草灵乳油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8%高效吡氟禾草灵乳油除草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8%高效吡氟禾草灵乳油375~525 mL.hm-2,能有效的防除大豆田禾本科杂草,对大豆安全,无明显药害症状;10.8%高效吡氟禾草灵乳油525 mL.hm-2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与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50 mL.hm-2相当;大豆苗后早期茎叶喷雾处理,以大豆1~2片复叶期,禾本科草3~5叶期前施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周泉佚 《现代农业科技》2013,(14):120-121,125
选择了90%乙草胺乳油、60%滴丁.辛酰溴乳油、48%氟乐灵乳油、48%仲丁灵乳油、12%烯草酮乳油、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等6种除草剂,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其对白三叶草种萌发、根伸长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48%仲丁灵乳油、48%氟乐灵乳油、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对草种发芽抑制作用较弱,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对根伸长抑制作用较弱,10.8%精吡氟氯禾灵乳油、12%烯草酮乳油对鲜重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6.
通过7种药剂的单用或混用对比试验表明:25%氟磺胺草醚剂+15%精稳杀得乳油、21.4%三氟羧草醚水剂+15%精稳杀得乳油和15%乙羧氟草醚乳油+15%精稳杀得乳油除草效果好而较安全,480g/L灭草松水剂除草效果差,48%广灭灵乳油和15%咪唑乙烟酸水剂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 (1)通过本试验,了解精吡氟禾草灵对防除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2)重点掌握本除草剂在旱田作物田的使用技术,并了解其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旱田除草剂的推广和安全使用起指导作用. (3)通过本次试验,进一步了解产品的特性和最佳配方筛选,为生产提供指导作用. 二、试验药剂 1、试验药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2、对照药剂:精稳杀得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生产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目的明确16%甜菜安·宁乳油防除露播甜菜苗期杂草的效果、适用剂量、施药时间及对甜菜的安全性,为今后大面积使用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供试作物为甜菜丸粒化品种BATE356,露地精量播种。试验田位于131团15连1斗东2号地,壤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选用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错用会严重影响目标植物的生长安全。本文选用15种除草剂在银杏圃中喷雾,明确不同种除草剂对银杏苗的急、慢性表现和适用品种。结果表明,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对一年生银杏苗无不良影响,阔叶草除草剂如乙氧氟草醚和二氯吡啶酸对一年生银杏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银杏苗田中低龄禾本科杂草可以选择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适量喷雾,低龄阔叶杂草建议选择乙氧氟草醚、二氯吡啶酸适宜用量行间低位喷雾。银杏田杂草治理的总体原则是分类管理,人工锄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确保田间杂草控早、控小。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目的 明确16%甜菜安·宁乳油防除露播甜菜苗期杂草的效果、适用剂量、施药时间及对甜菜的安全性,为今后大面积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草莓白粉病喷施20.00%辣根素水乳剂处理,检验辣根素对白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0.00%辣根素对草莓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4-6844
[目的]为了筛选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确定30%爱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乳油的防效。[方法]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了30%爱苗乳油和20%福星(氟硅唑)乳油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后的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爱苗3 000倍于第3次施药后14 d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为95.95%,防效理想。爱苗5 000倍同样方法施用,第3次施药后14 d对白粉病的防效为85.87%。福星3 000倍液与爱苗3 000倍液的防效相当。[结论]爱苗1 500倍液试验对草莓生长安全有示范推广价值,建议使用剂量3 000~5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链霉菌水剂对草莓连作障碍的防治作用,进行了链霉菌(men-myco-93-63)水剂温室盆栽灌根试验和大棚栽培灌根试验。结果表明:温室盆栽链霉菌水剂处理草莓的开花率比对照高16%,平均果重高2.7g,植株死亡率下降16%,相对防效达57.1%;大棚栽培链霉菌水剂提高了单果重,植株死亡率下降17.3%,相对防效达50.6%。结论:链霉菌水剂能显著增强草莓的抗连作障碍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综合果实品质优良的草莓品种,丰富草莓栽培、育种、加工及利用依据,以山西省内16个草莓品种品系为试材,测定其外观性状、营养物质及酚类物质含量等果实品质因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主成分综合评分法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表明,主成分分析可将草莓果实的9个品质因子简化为酚类构成因子、外观品质构成因子和营养构成因子3个类型的因子,其可反映81.0141%的原始数据信息量;16个草莓品种品系中,‘枥乙女’、‘章姬’和‘06-2-8’综合品质最佳,而‘温塔娜’、‘甜查理’和’05-1-5’综合品质最差,直观分析无法全面地对多个草莓品种品系的果实品质进行比较,说明草莓果实品质分析有必要运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减少主观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叶挥发油乳剂和醑剂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制备稳定的油樟叶挥发油乳剂和醑剂,液体喷雾消毒动物实验房15min,消毒后营养琼脂平板采样30min。37℃培养48h后进行空气中菌落计数。[结果]用浓度为2%、8%和16%的油樟叶挥发油乳剂消毒后空气中菌落数显著少于空气对照(P〈0.05),浓度为16%的剂量组细菌平均消亡率达84%;油樟叶挥发油醑剂各剂量组空气中菌落数均极显著少于溶剂对照(P〈0.01),浓度为4%的剂量组细菌平均消亡率达91%。不同浓度的2种制剂中4%的醑剂消毒效果最佳。[结论]醑剂整体消毒效果高于乳剂,醑剂中低浓度效果相对较好,可替代84消毒液等其他消毒液。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草莓的试管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草莓茎尖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6——苄基腺嘌呤)0.1~0.5mg·L~(-1),每30天可繁殖一代,增殖15倍,其中50%可用于生根;草莓生根培养基以不加任何激素的MS为最好,接种7天就可生根,生根率达100%;当根长1cm左右时,将草莓试管苗栽入蛭石中,控制温度和湿度,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影响含淀粉反相乳液稳定性的因素,优化交联淀粉微球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影响反相乳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成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结果]使用0.6%的Span60(HLB=4.70),油、水相体积比为3∶1,水相中淀粉浓度为16%时可形成稳定的W/O型含淀粉反相乳液;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水相体积比4∶1,淀粉乳浓度16%,交联剂用量3 ml,反应温度45℃,乳化剂用量0.3%;微球产品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5μm。[结论]经过优化的制备工艺能够合成粒径均匀的交联淀粉微球。  相似文献   

18.
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常用三唑类农药防治,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其防效下降。为此,对翠贝、赛高、菌必克、15%粉锈宁、75%百菌清这几种防治白粉病的主要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翠贝3000倍液处理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相对防效达92.1%;75%百菌清600倍液、15%粉锈宁1000倍液、赛高3000倍液 菌必克1200倍液处理对草莓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75.4%,72.9%,73.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草莓炭疽病潜伏侵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调控室内温湿度对草莓炭疽病的发病情况及侵染特性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组合处理25℃/85%、20℃/80%、15℃/80%、10℃/80%、15℃/75%、10℃/75%在接种7天后均能发病,处理10℃/70%接种后28天才轻微发病。侵染特性差异性研究表明,处理25℃/85%,接种6 h,25%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接种12 h,附着孢开始形成,形成率为16%,接种48 h,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接种7天,叶片组织细孢大量腐烂崩解,病指为39.07。处理10℃/70%,接种1天,2.88%分生孢子开始萌发;直至接种24天,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100%,附着孢开始形成,形成率为8.83%;接种28天,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病指仅为1.85;接种42天,叶片组织大面积腐烂,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得出处理10℃/70%接近该病害发病的底线温湿度条件,此条件下的潜伏期能够达到28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的植物活性蛋白可湿性粉剂为供试材料,设置0(对照)、7500、15000、22500 mg/hm24个处理喷洒草莓,定期测定草莓株高、冠径、花蕾数等,计算小区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7500、15000、22500 mg/hm2植物活性蛋白的草莓株高分别增加6.1%、10.2%、11.1%,冠径长分别增加3.5%、5.6%、6.7%,冠径宽分别增加2.1%、5.6%、5.9%,花蕾数分别增加0.35、0.56、0.68个,总产量分别增加13.6%、18.7%、19.3%,其中2月底前产量分别增加21.1%、25.2%、25.6%,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9774.5、25857.0、26505.0元/hm2。[结论]施用植物活性蛋白能增加大棚草莓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大面积生产中以22500 mg/hm2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