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发展农业设施栽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意义 1.1农业设施栽培的基本概念农业设施栽培是使用生产和管理方式,高效、均衡地生产各种蔬菜、花卉等,用人工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湿度、CO2等方法来获得作物最佳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的目的.农业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有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塑料大棚和现代温室等人工设施.  相似文献   

2.
防雾透光增强技术在大棚桃树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膜大棚栽培,以其投资少、易管理、收益高、不受季节影响而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被广泛运用于蔬菜、水果、花卉及特色作物的生产中。但农膜大棚等设施栽培中,常因设施透光率低,光照强度不足,影响作物生长。据报道,设施栽培的棚内光照强度仅为同一时间自然光照的60%~70%。光照强度低,棚温提升幅度小,土壤温度回升较慢,从而导致作物生长滞缓,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保护地栽培的类型、特点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保护设施来抗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延长作物生育期,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方法,是摆脱自然灾害影响的一种先进农业技术,又称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4.
无土栽培由于其从栽培设施到环境控制都能做到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控,因而: 无土栽培的作物生长快。如番茄、黄瓜等作物的生长速度比土壤栽培要快很多。  相似文献   

5.
郭喜铭 《现代农业》2014,(10):34-35
<正>无土栽培技术又称营养液栽培、水培等,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技术,它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是用营养液通过一定的栽培设施栽培作物。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一、优点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是一种利用设施设备控制作物生长环境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的栽培模式,目前在很多作物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不同形式的设施栽培对不同类型作物产量、品质、生理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为设施栽培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南热带设施农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迅速发展,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也逐渐步入多样化发展阶段.设施农业的推广是实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有力保证.热带由于生态气候特点,设施栽培与内陆有很大差异.为了创造作物所需的生长环境,本文对热带主要经济作物西甜瓜、豇豆、辣椒、青瓜、番茄、花卉等的设施栽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海南热带设施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是在不适于作物生长季节进行保护栽培的一种设施形式。菜用仙人掌生长由于不耐寒冷的冬春季节,只有通过温室大棚等保护措施,进行人工制造适合仙人掌生长的小环境,才达到高产栽培的目的。现主要介绍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观赏性番茄品种选择、栽培基质配置、栽培管理及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为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观赏性番茄树式栽培提供参考。试验表明固体基质无土栽培由于操作方便,土传病虫害少,重量轻,与营养液配合后对作物生长的调控方便,是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观赏性番茄树式栽培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设施农业的数字精准作业,在大型连栋温室内,以现场总线、GSM、CDMA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为载体,完成设施栽培环境参数和室外气象参数的采集与监测,并通过人为调控设施装置,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该系统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为适宜的作物种植模式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设施硬件系统安全提供实时监测和越限预警保护。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一般都较高,容易引发各种病害。近年来,设施栽培环境湿度对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设施作物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从设施栽培环境湿度对作物叶片气孔开张度、光合作用、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生长发育与品质等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研究遮阳、品种、播种深度及栽培模式对茗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茗荷喜阴,大田栽培需采用遮阳网覆盖设施,与其他作物间套种最好采用宽窄行栽培,保证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以获取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是指常规栽培的粮、棉、油作物,如水稻、玉米、大小麦、谷子、高梁、黍子、薏苡、甘薯、棉花、大豆、花生、向日葵等。由于这些作物常规均为露天栽培,目前还没有人专门去研究选育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因此,用于观光栽培仍然采用或选择常规的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对光照度要求比较高,对光周期反应也比较敏感,设施条件下栽培的农作物无论在株高、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栽培是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方法.在我国多用在设施蔬菜、水果生产。近年来,冀北的蔬菜保护地生产已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实用的技术,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加速高效冬季农业开发,增加冬春淡季蔬菜花色品种和供给总量、改善菜蓝子供应,增加菜农经济收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跨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蔬菜保护地栽培也面监着一些需要努力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市大棚栽培的面积得到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设施栽培面积达1.8万亩。采用大棚栽培,可以大大增强抵抗灾害性天气的能力,避免了大风、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侵袭,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促进了蔬菜作物的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通过反季节栽培,实现了产品周年供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碳气肥在大棚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栽培(温室、拱棚等)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并合理调控温室(棚)内的生长环境因素是发挥设施栽培作用的重要内容.本文就CO2气肥在大棚中原种生产和一般性栽培上的应用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7.
番茄嫁接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作为设施栽培的主栽蔬菜作物,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们的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导致轮作难以实施,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和土壤次盐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设施番茄生产。利用抗病、抗逆、耐盐砧木嫁接栽培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薛瑛 《现代农业》2014,(11):68-69
<正>一、保护地栽培现状保护地栽培是在露地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栽培技术上既有联系,又有不相同的一面。根据社会发展、市场需求,针对各个季节、各种设施进行栽培。目前在蔬菜、花卉、苗木用的比较多,技术也成熟,其他的采用的少。1.塑料薄膜覆盖(大棚)栽培塑料大棚多用于作物育苗,茄果类、豆类、瓜类作物春早熟或秋延后栽培;冬季或早春叶类菜栽培;食用菌栽培;茄果类、甘蓝类作物制种和留种等。2.遮阳网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热带设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设施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也逐渐步入多样化发展阶段。热带地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决定了设施栽培与内陆有很大差异。本文对海南主要瓜菜西甜瓜、豇豆、辣椒、青瓜、番茄等的设施栽培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海南热带设施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设施栽培中连续种植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与连作障碍等问题特进行了栽培土壤盐分处理的试验,通过生物和物理措施进行改土改水,有效降低了因长期使用温室及覆盖薄膜导致地下盐分上升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节省了灌溉和能源消耗开支,提高了盆花的商品经济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