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土壤pH值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助于提升土壤pH值,土壤pH值增加0.12~0.13;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土壤调理剂750 kg/hm2+有机硅功能肥225 kg/hm2的处理水稻产量最高;提高了水稻种植成本,降低了净收益和产投比,不利于水稻可持续性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 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配施2 250 kg∙hm-2调理剂。结果表明:调理剂施用显著提高了烟草根区土壤pH值、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2相比,调理剂处理(T1—T3)根区pH提高了0.36~0.44,硝态氮增幅达49.6~243.5%,矿质态氮增幅为26.5%~164.6%。其中,T2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生长中期根区硝态氮含量,而显著降低其成熟期根区硝态氮含量,利于烟草生长后期烟叶的落黄。与CK2相比,调理剂配施(T1—T3)显著促进烟草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烟株茎粗和中前期烟叶氮磷钾含量,增加烤烟产量,其增幅为3.6%~6.2%;同时,烤烟上部叶钾含量增加,氮和还原糖含量降低,利于烤烟中部叶糖碱比的提升和烤烟品质的改善。综上,生物质灰调理剂的添加,可改良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供给,提升烤烟养分积累,改善烤烟品质,并以1 50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盐碱土的综合改良效果及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旨在为河套灌区盐渍土的改良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的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硅酸钙、腐殖酸、保水剂按不同比例配制成不同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其中以上3种材料用量均为0的处理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对土壤pH、电导率、盐基离子含量、养分含量、含水量、硬度及向日葵出苗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处理土壤pH降低了0.18~0.39,土壤电导率降低了2.1%~27.2%,土壤中Na+、Mg2+和Cl-含量分别降低了12.1%~26.1%,18.2%~93.3%和0.2%~37.3%;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4%~85.8%,16.7%~356.4%,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26.2%~217.7%,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5.4%~45.6%,土壤硬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6.7%~58.4%;施用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后向日葵出苗率均明显增加。【结论】硅酸钙型复合调理剂的最优配方为:硅酸钙2 580 kg/hm2,腐殖酸774 kg/hm2,保水剂516 kg/hm2,对盐碱土综合改良及向日葵出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褐煤基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对姜田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的影响,于山东省昌邑市开展生姜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基有机肥及土壤调理剂的施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土壤养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4%~2.3%,中微量元素中钙含量增加了0.6~1.9倍,镁含量增加了0.3~6.3倍;各处理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其中白绢病病情指数降低了15.4%~23.1%,根结线虫病情指数降低了7.7%~26.8%;在增产方面,单株姜重增加了0.8%~15.0%,每公顷产量提高了6.0%~11.6%,增产效果显著,以施用褐煤基有机肥7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75 L/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次性不同施N量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水稻“两优6326”为材料,在水稻覆膜前,分别一次性施用0(CK),75,150,225,300 kg/hm2N肥,插秧后每周调查1次分蘖数,在始穗期前1周、齐穗期前1周和收获期前1周测定水稻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并于收获期统计水稻产量,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分析最佳施N量。【结果】施N量的增大,可以增加地膜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地膜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也相应增加。除了净光合速率外,施用N肥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等光合参数总体上均无显著影响。当施N量为300 kg/hm2时,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始穗期前1周最高,为48.38 mg/g,水稻分蘖数高达44.42个/穴;当施N量为225 kg/hm2时,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5.60万株/hm2和10 172.25 kg/hm2,与施N量300 kg/hm2差异不显著。【结论】经济效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地膜覆盖栽培水稻时,一次性最佳施N量为285.37 kg/hm2,此时理论产量达10 062.57 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树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光合特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苹果合理施用锌肥提供参考。【方法】在陕西省蒲城县和乾县以“长富二号”苹果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锌(对照,T1)、叶面喷施锌肥(T2)和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T3)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苹果果实和叶片锌含量、叶片生物学性状以及苹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在乾县和蒲城,在0~20和20~40 cm土层,T2和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高于T1处理,且T3处理土壤有效锌含量最高,分别为1.88,1.22 mg/kg(0~20 cm土层) 和1.16,0.70 mg/kg(20~40 cm土层)。在乾县,T2处理叶片和果实锌含量最高,其次为T3处理,T1处理最低;在蒲城,T2和T3处理叶片、果实锌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均最高。在乾县和蒲城,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百叶厚和百叶质量及叶绿素含量总体上均显著增加。在乾县,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3~0.89,其中T1处理明显高于T2和T3处理;在蒲城,苹果的果形指数为0.81~0.91,其中T3处理明显高于T1和T2处理。在蒲城,3个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乾县,T2和T3处理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乾县和蒲城, T2和T3处理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乾县T2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30 961 kg/hm2和82 505元/hm2,较T1处理分别增加了45.49%和52.85%;蒲城T3处理苹果产量和净利润均最高,分别为29 159 kg/hm2和78 595元/hm2,较T1处理分别提高了28.56%和65.77%。【结论】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苹果叶片和果实锌含量以及苹果产量和品质;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水肥一体化追施锌肥的效果比叶面喷施锌肥更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林下土壤养分不均衡的问题,采用2种纯植物源材料生产的有机肥对在松树林下有机种植的二年生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 H. Chen]开展有机肥施用对其生长与品质影响的研究,明确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有机肥施肥方法和用量。通过1年大田试验,探究2种有机肥对三七生长、皂苷含量、三七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评价2种有机肥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以基肥加追肥的方式施用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30 000 kg/hm2导致存苗率显著下降;2)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更有利于林下三七叶绿素的合成和根部干物质的累积;3)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林下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54.38%,皂苷含量增加39.88%。综上,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安徽当涂县布置油菜专用肥不同用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分析油菜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以及折算经济效益,来确定安徽沿江流域适宜的专用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油菜专用肥显著提高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且油菜产量随着专用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入油菜专用肥750-900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最高;施用油菜专用肥750 kg/hm2时的油菜产量与习惯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油菜专用肥施用也提升了油菜的净效益和产投比,施用油菜专用肥750 kg/hm2时的油菜净收益和产投比分别高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10.05%和60.55%%;此时化肥的替代比例为31.03%,其中氮肥的替代比例21.88%。综合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经济效益和化肥替代比例,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种植推荐专用肥施用量为75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羧甲基纤维素钾(CMC-K)对农田土壤水温环境、土壤养分吸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饲草燕麦为供试作物CMC-K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MC-K喷施量0 kg/hm2(CK)、50 kg/hm2(T1)、100 kg/hm2(T2)、200 kg/hm2(T3)和300 kg/hm2(T4)共5个处理,研究其对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中土壤含水量、温度、电导率、容重和土壤养分等,分析CMC-K对饲草燕麦产量的影响,以及分析CMC-K施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和饲草燕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着CMC-K的喷施量增大而增加,在作物拔节期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9.78%~116.80%;CMC-K可以为作物生育期贡献积温48.4~114.4 ℃,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喷施CMC-K有助于土壤养分保持,在0~10 cm土层能够提高全钾和速效钾含量28.31%~63.07%和34.72~95.45%,在10~20 cm土层可以提高全钾和速效钾含量12.30%~75.05%和25.65%~125.37%,对有效磷具有固持作用,同时对水解性氮影响明显,可以将水解性氮聚集在上层土壤;对饲草燕麦产量影响显著,提高18.80%~54.11%;CMC-K喷施量与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燕麦产量表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7、0.982、0.676和0.983。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CMC-K喷施量为200 kg/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温度,影响土壤养分,有助于提升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固持水解性氮,减少养分的淋溶,考虑其经济效益,推荐施用量为1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基于产量及环境安全的水稻氮肥投入阈值,于2020、2021年在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开展水稻膜下滴灌栽培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纯氮0、135、225、315、405 kg·hm-2)对水稻产量、土壤矿质氮累积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最佳经济效益氮肥用量为222 kg·hm-2,对应水稻产量为5 684 kg·hm-2(最高产量的99.7%)。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矿质氮累积量为119 kg·hm-2,与135 kg·hm-2施氮量处理差异不显著,施氮量达到315 kg·hm-2时,矿质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并且出现由浅层向深层迁移的趋势;氮表观平衡值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土壤氮素达到表观平衡时,对应的施氮量为171 kg·hm-2。综合考虑产量、矿质氮累积量、土壤氮盈余与施氮量的关系,得出河西绿洲灌区膜下滴灌水稻合理氮肥投入阈值为171~222 kg·hm-2。该施氮量比最高产量氮肥用量降低10.8%~31.3%,既保证了水稻高产稳产,又有效降低了氮素在土壤中的盈余与淋失风险,为该区域水稻减氮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土壤C、N配施调控旱地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关联机制,研究以晋谷2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处理小区面积30 m2),设置不同C/N调控处理:CK(N 21.7 kg/hm2);A(N 21.7 kg/hm2, C 6.7 kg/hm2);B(N 32.7 kg/hm2, C 6.7 kg/hm2);C(N 43.3 kg/hm2, C 6.7 kg/hm2);D(N 54.3 kg/hm2, C 6.7 kg/hm2),N为含量为46%的尿素,C为玉米秸秆生物炭,系统调查了谷子根系形态指标体系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壤CN合理配施可以有效增加谷子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处理C最为显著,较CK 处理显著增加44.9%;②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充足或过量的N会抑制根系伸长下扎,但有助于根系的横向生长和体积膨大,处理B对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提升4.75%、13.92%、17.02%。③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增施氮肥会减少土壤含水量,其中B处理较CK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4.2%;④增加氮素的施用可以有效促进谷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与CK处理相比,A、B、C三个处理抽穗期和灌浆期谷子根系的干物质都显著性增加,增幅分别为28.13%、35.93%和24.75%,灌浆期增幅分别为36.83%、46.35%、49.52%;⑤配施生物炭可有效调控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温度随作物生育期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CK相比,B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19.5%,D处理显著提升了3%的土壤温度,对根系形态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合理的CN配施调控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肥环境,优化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和功能,实现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肥西县黄白土田水稻种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实施了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氮、磷、钾肥料折纯量,即N、P2O5、K2O分别为192.05 kg/hm2、67.5 kg/hm2、52.5 kg/hm2的配方施肥量,水稻产量达10380.59 kg/hm2,较不施用肥料处理产值增幅达87.73%,为水稻生产最佳配方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氮肥是水稻产量形成所需的主要元素,试验通过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精华2号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施纯氮肥量处理因子中,处理T3即纯氮202.5 kg/hm2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1190.6kg/hm2。  相似文献   

14.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选择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并对化学肥料减量施用。结果表明,在施用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时,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25%,不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是4287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3960 kg/hm2,增产率10.18%;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km2+化肥减量25%处理的产量为4126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2350kg/hm2,增产率6.04%。如果化肥用量较常规用量减少35%,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施用商品有机肥量6000kg km2+化肥减量35%处理的产量是39750 kg/hm2,较常规施化肥方式增产840kg/hm2,增产率2.16%;施用腐熟农家肥45000kg km2+化肥减量35%的产量为38120kg/hm2,较对照增产-790kg/hm2,增产率-2.03%。因此,在马铃薯的生产中,应注重对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增加小麦产量、提升籽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对种植田块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入量共设置四个不同水平;而在基追比共设置四个水平。分析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及抗倒指数、茎秆基部节间干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这一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前期基肥量的提升,小麦株高、重心高度以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有所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基部节间茎壁厚度以及粗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氮肥施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茎壁厚度以及粗度并未持续增加。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将明显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135kg/hm2-225kg/hm2时,在基追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略微降低。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结论】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田间小麦群体结构较为合理、茎秆节间具备良好的综合抗倒性,可有效降低小麦茎秆倒伏率,减轻小麦倒伏程度,便于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钢渣富含硅、钙等养分,是优良的土壤调理剂原料,但其肥效和合理施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渣的养分含量和组分,本研究选取白色钢渣调理剂(W)和黄色钢渣调理剂(Y)2种性质不同的钢渣调理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不同施用量(W调理剂0.74、1.47、2.94、5.88 g·kg-1和11.76 g·kg-1;Y调理剂1.47、2.94、5.88、11.76 g·kg-1和23.52 g·kg-1)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NPK相比,添加W调理剂对水稻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而Y调理剂施用量为11.76 g·kg-1和23.52 g·kg-1时可提高晚稻籽粒产量20%,且当Y调理剂施用量为5.88~23.52 g·kg-1时显著提高晚稻秸秆产量24.02%~35.23%。施用Y调理剂促进了晚稻对氮、磷、钾素的吸收,提高幅度分别为12.61%~21.55%、7.63%~38.31%、11.89%~54.13%。综合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水稻土(pH 6.51)上,添加W钢渣源调理剂未促进水稻生长,而施用Y调理剂对晚稻生长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水稻专用肥配方,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建三江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制的高效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不仅促进了水稻植株的提前成熟,增加了抗倒伏能力,而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降低了空秕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硅肥Ⅰ(基肥施用高效硅肥225kg·hm-2,追返青肥30kgN·hm-2,追穗肥30kgN·hm-2+30kg K2O·hm-2)和硅肥Ⅱ(基肥施用高效硅肥375kg·hm-2,追返青肥16kgN·hm-2,追穗肥24kgN·hm-2+24kg K2O·hm-2)两个处理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4.5%和10.1%。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是影响稻田土壤固碳潜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农作措施。通过研究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并配合施入不同量氮肥(150、225、300 kg·hm-2和375 kg·hm-2)对稻田土壤固碳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评估综合增温潜势,对分析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固碳效果有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和单施秸秆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显著增加土壤固碳量,秸秆配施氮肥处理固碳量最高值为147.74 kg·hm-2,比单施氮肥处理平均高出38%。在降低温室效应方面,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配施氮肥处理显著降低N2O的累积排放量;与单一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配施氮肥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降低CO2的累积排放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H4的排放。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温室气体强度和综合温室效应分别为0.372、5 394.22 kg CO2-eq·hm-2,显著低于单施氮肥处理的0.630、9 339.94 kg CO2-eq·hm-2,以及单一秸秆还田处理的0.816、9 872.2 kg CO2-eq·hm-2,因此,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缓净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定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选用商品有机肥与其它4种新型肥料配合施用,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施肥模式。以商品有机肥和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大薯率、增加产量。其产量为38807kg/hm2,较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磷酸二铵600 kg/km2)(ck)增产7847kg/hm2,增产率25.3%。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大对有机肥的施用,并按马铃薯的需肥规律施用配方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对海南典型水稻土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案布置了水稻田间小区试验.与不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相比,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土壤调理剂可明显提高水稻分蘖数和每穗粒数,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以每公顷施用600 kg配方肥和375 kg土壤调理剂处理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土壤调理剂能促进土壤往健康的方向发展,单位土地上施用最大量调理剂的处理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