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宁夏湿地产权确权试点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数据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宁夏湿地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宁夏湿地面积变化情况。针对宁夏湿地面积减少原因,提出宁夏湿地保护与修复对策及建议,以期为科学推进宁夏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部门与林草部门在土地分类体系和地类认定标准上不统一,国土“三调”数据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给两部门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矛盾困扰,亟待进行数据融合,形成相对统一的数据底板。本文基于“三调”成果,梳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林地数据之间的地类转换标准,解决了三调成果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在林地分类上的混淆,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有效处理了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三调”成果融合过程中图斑边界不套合等问题,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更新机制,提出了“高分遥感+林地要素智能识别+外业举证”的地类核实方法,解决成果融合过程中地类不一致等问题。研究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与 “三调”成果融合,不断夯实“以图管地”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基础,为自然资源管理履行“两统一”职责打好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金坛区鸟类资源丰富,鸟类区系组成多样化,包含多种珍稀保护鸟类,同时在鸟类的组成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通过野外调查和收集资料相结合的途径获得数据,运用植鸟类调查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金坛区鸟类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定量统计和系统分析,为本地区鸟类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保存是科学数据共享利用的前提,是科学数据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基础。[方法/过程]文章在调研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影响科学数据保存的因素遴选出一批指标,再通过专家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面向科学数据保存的科学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法定因素”“重用价值”“数据可靠性”等8个一级指标,“法律要求”“特殊学术价值”“数据准确性”等32个二级指标。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测算。[结果/结论]文章为中国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提出积极推动科学数据管理立法,提升科研水平、规范学术伦理、提高科学数据质量,发展数据存储与安全技术、推动科学数据共享与长期保存等3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贵阳市湿地分布和面积,对其结果进行差异分析表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减少的2392.45公顷湿地(其中人工湿地减少面积占61.26%,河流湿地减少面积占38.62%,湖泊湿地减少面积占0.19%,),大部分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已经转变为林地、耕地和草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贵阳湿地比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湿地新增部分为5873.73公顷,其中最大增长来源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析认为,降水量增加及温度保持平稳是贵阳市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自然因素,城市扩张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了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湿地调查标准和方法差异,也导致了两次调查湿地面积出现差别。  相似文献   

6.
第2次土地调查数据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的真实性是土地调查的生命。能否获取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成为第2次土地调查成败的关键。笔者通过参入湖南省多个县的第2次土地调查,提出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邵登坤  李燕芬  高丹 《新农业》2022,(17):32-34
本文对宣威市林业建设现状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宣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分布不均、林草业“四害”形势不容乐观、森林草原总体功能不强等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9.
国土调查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综合分析了我国西部某县三调耕地现状及与其他耕地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调耕地利用趋势及土地利用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都县位于赣江的源头区域,湿地资源丰富。2011年开展了第2次湿地资源调查,2015年开展了城区湿地资源调查,摸清了全县湿地资源概况。201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梅江国家湿地公园和黄陂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对湿地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探索。通过总结宁都县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经验,为江西省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博罗县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其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地地类构成等进行了数据分析,并通过与博罗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相比较,调查结果表明博罗县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变化较大,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稳步健康增长的势头。其主要原因一是其森林建设成果,二是调查范围的扩充,三是技术手段革新所带来的系统误差。调查中也发现博罗县部分森林质量仍较低,需要加强相关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并在森林资源长足提升后的瓶颈期,及时转变林业发展思路,结合二调数据科学规划,推动现代林业转型升级,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年公益林监测资料,以往的机械样地调查资料,2005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2009年二类补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大通县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从森林的生态功能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大通县低效林分改造、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土地生态指数构建——以金坛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金坛市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市区域特点选取指标、确定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标准化函数及权重确定,得到了金坛市行政村尺度的土地生态指数。分布规律表明金坛市土地生态质量东部高于西部,以金坛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的圈层状发展趋势大致符合城乡梯度规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植物园地处哈尔滨市非湿地生境地区,其中湿地专类园是由人工引种湿地植被构建而成,从中体现出具有自然特性的野性美.通过设置样方的方法调查其植物群落种类与构成,结合公众对湿地景观特征的美感度偏好的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探讨人工湿地景观公众的认可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植物园人工湿地园植物主要有34种,分19科31属.在调...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二类资源调查数据总结了青海湟水流域的红桦林的分布及生境、组成与结构、林型、生长规律及更新与演替。调查结果表明:红桦林分布地区气候干湿季分明,分布区海拔2300~2900m;林分结构和组成不稳定且复杂;林型同龄单层纯林居多,主要有为苔草红桦林和灌木红桦林2种,相林不整齐,生长缓慢,树干分叉多枝,干形弯曲,尖削度较大,立木多呈团状分布。林分分层明显,可分为乔木层、下木层、草被层、苔藓层等四个层次;20龄后开始结实,40年后进入盛期,非常有利于天然更新。现有红桦林绝大部分是云杉林被破坏后而形成的次生林,红桦幼树随着年龄的增大,需光量也随之增加,常因不能忍受林内较弱的光照而逐渐衰弱和死亡,属云杉林演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利用1986年土地利用类型矢量数据和2000年TM影像,研究文登市城市快速发展所发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文登市土地利用以旱田、建设用地及林地为主,14a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田、旱田、林地、草地面积增加,其中草地及林地面积增加最多,分别为7.61km2和6.20km2,建设用地及水域面积减少。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旱田7.95 km2转为林地,8.40 km2转为草地,水域向旱田、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转化5.66 km2、0.69 km2和0.45 km2。最后提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荻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特产禾本科植物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ria L.Liu)的人工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南荻具有碳四(C4)植物高光效、生长快速、耐湿耐旱的特性.在湖泊、滩涂荒地种植可固土防浪、净化水体;大面积人工栽培可成为工农业原料生产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建立人工生境湿地在园林绿地或湿地可作观赏植物少量种植.如在人工处理湿地种植可处理污水污物,在珠江口区域滩涂湿地引种湿地植物南荻,将有助于治理湿地污水污物、绿化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纳帕海高原湖泊湿地面山不同地类的水土流失规律,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法,对坡面不同地类的产流与产沙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和荒草地有较好的调节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坡耕地的产流量分别是二者的3.6倍和2.7倍,产沙量分别为二者的13.8倍和6.7倍;云杉人工幼林地的产流产沙量分别比坡耕地减少42.2%和81.2%。不同地类的坡面产沙量均随径流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且坡耕地显著相关。人工林不宜树种单一,乔灌草结合的空间配置方式是水土保持防护林营造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时间分异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刘学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38-2640
基于1997-2007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甘肃省从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表明:(1)在这10年间,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还草而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园地变化最活跃,居民点及交通用地也有较快增长,而未利用地也出现了增长;(2)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来看,2002-2003年土地利用最为活跃,2006-2007年最不活跃;(3)1997-2007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与单一动态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园地、林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与综合动态度呈正相关,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耕地、牧草地与综合动态度呈负相关,耕地达到极显著水平,牧草地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