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望都县种植的干辣椒品种,在望都县御香坊食品公司辣椒基地引进了汇中高辣王1号、汇中高辣王2号、焰火223辣椒新品种进行田间抗性调查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汇中高辣王2号产量高(商品干椒产量为4 952.70 kg/hm2)、优级品率高(可达到92.23%)、抗倒伏能力强,可作为一次性采收红果种植模式的推荐品种;焰火223早熟性好、增产潜力大,可作为随红随采高效种植模式的备选品种。焰火223不抗倒伏,虽然倒伏后不影响红果品质,但是会延迟青果成熟,生产中需搭支架防倒伏。  相似文献   

2.
品种密度互作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胡麻品种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定亚23号’‘晋亚10号’和‘轮选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25、750、975万粒/hm2 3个密度梯度,测定植株茎秆的物理性状、力学和抗倒伏特性,并分析茎秆性状与抗倒伏特性的相关性.【结果】‘定亚23号’的株高和重心高度较‘轮选3号’分别高出了4.61%和8.95%,不利于植株的抗倒伏,‘轮选3号’在各个生育时期茎粗与壁厚都较高,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倒伏能力;种植密度由525万粒/hm2增加到750万粒/hm2时,‘晋亚10号’的倒伏指数增加了1.40%,而‘定亚23号’增加了11.92%.【结论】种植密度的增加对抗倒伏能力差的品种影响更大,对中抗型品种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水平下增密对玉米产量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增密对玉米产量及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为制定大田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合两种玉米品种、两种密度、三种施氮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抗倒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品种之间相比,‘北青340’在产量、茎粗及抗折力方面均处于较高水平,故‘北青340’在产量和抗倒伏方面都要强于‘登海605’。干物质量出现差异后,各生育阶段干物质均表现为N180>N360>N0;株高、穗位高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倒伏性能的标准,基部节间茎秆抗折力的提高可以降低作物长高带来的倒伏风险。增密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倒伏风险;相同密度条件下,抗倒伏性状在N180水平下表现最好,不施或者过量施肥反而会提高玉米的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宜宾市大蒜生产中品种产量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筛选出适宜在宜宾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大蒜品种,助推宜宾市蔬菜产业发展,引进了‘鲁蒜1号’‘嘉祥紫皮蒜’‘金乡大蒜’‘鲁蒜2号’‘云南紫皮蒜’等12个全国优质青蒜品种,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指标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蒜的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3.27%~13.95%之间;同一播期,‘鲁蒜1号’的生长量较大,而本地‘红脚蒜’较小;‘鲁蒜1号’的营养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鲁蒜1号’的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鲁蒜1号’符合优质大蒜品种的要求,可以替代本地大蒜品种‘红脚蒜’,可作为引进品种在宜宾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玉米品种抗倒能力差异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不同抗倒伏能力玉米品种茎秆及根系的形态、干物质和生理特性的差异,揭示玉米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012年吉林省主导1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倒伏后第2天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的田间倒伏特征及倒伏率,各品种取整株玉米,测定株高、穗位高、气生根数量和质量;对茎秆不同节位进行分割,测定各节间长、粗、鲜质量、干质量、节间强度、木质素、纤维素、可溶性糖及微量元素含量;成熟期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结果表明:玉米品种‘良玉99’穗位高系数较低,穗位下茎秆平均节间短、节间直径大、单位节间干质量较大,有较强的气生根系统;‘先玉335’和‘郑单958’抗倒伏能力弱于‘良玉99’,但其产量较高,尤其‘郑单958’,倒伏对其产量影响较小。‘良玉99’地上和地下这种双重的优良特性使得其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超强的抗倒伏能力,但产量仅处于中游水平。结论:在选择玉米抗倒伏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形态和生理指标,合理密植、施肥,以降低倒伏的风险,保证玉米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2016—2017年以裸燕麦粮用品种‘坝莜1号’、饲用品种‘坝莜3号’、粮饲兼用品种‘坝莜18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了3个品种在开花期、乳熟期的株高、节间长度、茎秆生长特性、重心高度、茎秆机械强度与倒伏指数等。结果表明:3个燕麦品种株高年际间无显著变化,穗茎节、穗茎节长也无显著差异。‘坝莜18号’基部第二节间长度相对较短,节间壁较厚,节间较粗,鲜重密度与干重密度均较大,与其余2个品种差异显著。乳熟期的‘坝莜18号’茎秆机械强度最高,达到3129.00g,极显著高于‘坝莜1号’的1416.70g和‘坝莜3号’的1239.90g;‘坝莜18号’的品种倒伏指数为0.740,极显著低于‘坝莜1号’的1.675与‘坝莜3号’的1.646;‘坝莜18号’从开花期至乳熟期各节间机械强度增大,可以防止生育后期整株倒伏。对‘坝莜18号’茎秆生长特性与品种倒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第二节间鲜重和干重对其抗倒性影响最大,较小的鲜重和较大的干重可增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为实现燕麦高产、优产、优质及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农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市锦丰、合兴等镇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3年底已接近万亩,增效明显。为不断适应全市辣椒生产发展的要求,我们从2002年起,先后从各地引进几十个辣椒品种,筛选出“湘辣2号”、“辣优9号”等多个优质高产品种。现将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较大,前景看好的优良品种“辣优9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在本地区种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金山区周年水培生产的优质高产生菜品种,现通过引进优良生菜品种‘生菜530’‘申选1号’‘生菜T1-668’‘新大利’‘申选4号’,在金山区朱泾镇进行了生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生菜‘申选4号’的生长期为25d,株高适中,不易徒长,茎秆粗短,耐高温抽薹,每667 m2产量为1 084.6 kg,丰产性好,可在金山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评价了5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连续3年的株高、产量等性状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差异较大,四季旺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能正常生长。3年生长过程中‘SR4030’、‘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巨能6’、‘巨能551’、‘新牧2号’、‘鲁苜1号’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表现较好,其中,‘SR4030’年干草总产量最高达20.53 t/hm2,株高最高达76.50 cm;‘龙牧806’、‘草原3号’、‘大富豪’、‘DLF-194’、‘皇后’、‘阿尔冈金’、‘苜蓿王’、‘敖汉’等品种株高和产量均较低。总体而言,不同苜蓿品种干草产量和株高随茬次增加呈降低趋势。‘SR4030’的生产性能最好,是最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种植的品种,其次为‘中苜1号’、‘55V12’、‘中苜2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科尔沁沙地进行4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ua)品种产量特性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的优良饲用燕麦品种。结果表明:乳熟期收获的饲草产量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抽穗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梦龙’>‘甜燕1号’>‘贝勒’>‘牧马人’;乳熟期饲用燕麦干草产量排序‘甜燕1号’>‘梦龙’>‘贝勒’>‘牧马人’;抽穗期‘梦龙’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甜燕1号’茎叶比与其他3品种比较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估‘甜燕1号’和‘梦龙’可作为科尔沁沙地推广种植的饲用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密度和分蘖对超甜玉米‘晶甜8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甜8号'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穗长、鲜果穗重和分蘖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晶甜8号’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与分蘖去除与否无关.同一种植密度下保留分蘖导致鲜果穗重和产量下降、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穗长和秃尖长变短,但差异不显著.‘晶甜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应在6.0万株/hm2左右,生产上不必去除分蘖.  相似文献   

12.
‘申芹3号’是以西芹‘探戈’为母本、上海本地黄心芹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代纯化选育而成的优质芹菜新品种。该品种叶柄为绿色、实心,质地脆嫩,风味浓郁,单株质量为450~500 g,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 180.33 kg,比对照品种‘上农玉芹’增产约20.28%;该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上农玉芹’,芹菜素含量显著高于父本‘探戈’和上海地区主栽西芹品种‘文图拉’。‘申芹3号’既有黄心芹风味浓郁和黄酮含量高的特点,又有西芹‘探戈’叶柄绿色、长势强和分枝少的特点,是一个优良的芹菜新品种,可在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来自国内6 个育种单位的12 份莜麦(裸燕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区域适应性,连续进行了3 年适应性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的主要性状以及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莜1 号’、‘坝莜3 号’和‘坝莜1 号’的生物产量对环境敏感,‘草莜1 号’、‘坝莜1 号’和‘晋燕14 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坝莜3 号’、‘定莜1 号’和‘晋燕13 号’的株高对环境敏感;年度间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认为‘晋燕14 号’、‘白燕2 号’、‘宁莜1 号’、‘花早2 号’、‘坝莜1 号’和‘白燕11 号’适宜作为粮用型品种应用,‘坝莜3 号’、‘晋燕13 号’适宜作为草用型品种应用,‘坝莜1 号’、‘白燕2 号’、‘宁莜1 号’和‘晋燕14 号’宜作为粮草兼用型品种应用;早熟品种‘白燕2 号’,中早熟品种‘晋燕14 号’,中熟品种‘坝莜1 号’和中晚熟品种‘坝莜3号’是最适宜张家口坝上种植的裸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建水甸尾乡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及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依据。用西南地区品种‘合作88’与云南农业大学薯类研究所引进的栽培品种‘青薯9号’,研究了不同品种早春马铃薯对不同种植模式(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的响应。结果显示,品种、种植模式及其两者互作对马铃薯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垄双行覆黑膜下马铃薯的株高最低:‘合作88’株高为44.6 cm、产量为6.48 t/hm2,‘青薯9号’株高为41.4 cm、产量7.89 t/hm2;当地常规栽培下马铃薯的主茎数最多:‘合作88’为7.7个,‘青薯9号’为6.9个;对同一种植模式而言,‘合作88’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均优于‘青薯9号’,而在主茎数和产量特性方面品种间没有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大垄双行覆白膜‘合作88’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0.69 t/hm2,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为23.53 t/hm2。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最佳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覆白膜,‘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江苏省泰州市荞麦生产上的品种更新换代,丰富泰州市荞麦品种资源,特从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引进了6个荞麦新品种,并以当地种植的‘苏荞1号’为对照,进行了相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贵甜荞2号’可作为‘苏荞1号’的补充品种在泰州市进行推广应用,‘苏荞2号’和‘通荞2号’可作为早熟品种在泰州市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在浙江省温岭沿海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特对16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田间表现、果穗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生育进程、田间表现、果穗品质、果穗产量等,‘浙甜19’‘万甜2000’‘昊甜406’可在温岭沿海地区扩大示范;‘金石甜15’‘雪甜7401’建议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金银208’全部倒伏,不适宜在温岭沿海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种植密度与多种生长调节剂互作,对夏玉米‘淄单11’的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籽粒灌浆速率与产量性状进行试验分析,探讨鲁中地区夏玉米‘淄单11’良种良法推广的合理种植密度及生长调节剂的选择使用。结果表明:‘淄单11’最大种植密度7.5万株/hm2,超过此密度会显著降低产量。密度增加不施用生长调节剂会减弱‘淄单11’秸秆的抗倒伏能力。6.75万株/hm2密度‘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可获得最佳的产量,成熟期延后可作为储藏玉米果穗生产,但不宜过迟收获;7.5万株/hm2密度‘30%氨酰酯·乙烯利’处理能以较低的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短的成熟期获得相对稳定的产量,且抗倒伏能力最佳,适宜鲁中平原地区‘淄单11’土地集约化模式的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8.
张浩 《河南农业》2008,(19):52-52
目前许昌市所种植的个别小麦品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抗倒伏能力差。特别是种植在高产地块容易倒伏,今年倒伏(5月17日倒伏)的小麦产量只有325kg左右。二是抗病性差。如温麦4号、温麦6号、温10—2等,高感小麦纹枯病。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3~4月阴雨天多的年份,发生程度重;3~4月份阴雨天少的年份,发生程度轻。如今年全市小麦纹枯病病田率100%,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湘辣1号辣椒秋延栽培的丰产性及适宜的播期,2000年7月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了该品种的秋延栽培及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湘辣1号抗病抗逆性强,667m^2的产量可达1500kg左右,果实外形美观,味极辣,果肉脆,适宜于南方嗜辣地区秋延栽培。三批播期中以7月20日播种的丰产性最好,病害也最重,但其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菜用黄麻‘福农2号’经省内外多年多点鉴定,平均可食鲜茎叶产量达28.60 t/hm~2,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13.35%,2012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鉴定。本研究在分析该品种产量与主要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测试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三水平的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1)菜用黄麻‘福农2号’可食鲜茎叶产量高,全生长期达172 d,采摘期97.3 d,比‘宽叶长果’长25 d,经济性状好;(2)该品种每100 g鲜茎叶总膳食纤维7.7 g,钙814 mg,钾1 500 mg,硒0.1μg,胡萝卜素8.9μg,总氨基酸55.4mg,营养价值高;(3)‘福农2号’最适栽培模式为密度9万株/hm~2,施氮量185.5kg/hm~2,可食嫩茎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