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国生猪基础产能不断下滑,地域间市场价格、出栏、存栏差异较大。禁运政策制约了生猪主产区与猪肉主销区之间的供给差异。外部冲击引起的涨幅波动,对市场猪肉价格、养殖产业散户和规模化企业、生猪产业格局的扩散影响引起了重大的变革。通过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坚持多元化养殖模式、支持散户现代化养殖、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队伍、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结构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非线性均值方程反映生猪产业链上游生猪价格、中游批发价格和下游零售价格间水平传导关系,并借助协整方程和中间商对来自外部冲击的响应分析了生猪产业链各主体的市场势力;建立零售价格波动函数和中间商价格波动函数,反映产业链上价格序列间的波动影响,并通过LSDV法估计了各主体所具有的市场势力对猪肉价格波动传导的非对称性冲击响应。同时,通过PVECM模型估计上游生猪价格、中游批发价格和下游零售价格偏离系统均衡价格的修正能力。结论表明,当猪肉价格偏离长期均衡后,猪肉产业链自身具有一定的价格修正机制,但产业链各环节修正力度并不均等;生猪产业链各主体的市场势力影响价格水平传导,并存在非对称的波动传导;相比而言,下游零售环节的市场势力更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价格调控、产业调控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已经经历了5轮完整的“猪周期”。当前,正处在第6轮“猪周期”波动过程中。本研究认为,生猪生产的长周期性、规模化水平较低和外部因素的叠加冲击和影响,是我国“猪周期”的主要成因。新一轮“猪周期”呈现出产能调整“深度”收窄、猪价涨跌“速度”加快、周期持续时间“长度”缩短等特征。压栏和二次育肥增多、部分企业盲目扩张、资本和舆论等扰乱生产节奏,是导致新一轮“猪周期”异常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昆明市是云南省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和猪肉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受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猪产能持续下降,生猪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恢复生猪生产、提高猪肉市场供应能力刻不容缓。本文以生猪稳产保供为重点,分析当前全市生猪养殖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后期生猪稳产保供思路、主要措施防控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我国生猪产能在高位缓慢调减,受生产惯性等因素影响,生猪市场供应充足,猪肉市场供大于需,全年猪肉产量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生猪和猪肉价格长时间低位徘徊。从养殖收益看,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全年总账亏损的年份。在历经环保约束、非洲猪瘟、饲养成本高涨等多重因素冲击后,受多项政策综合支撑,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迅速攀升,并逐渐向着节本增效的方向转型,猪肉市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市场供需也将趋于新的动态平衡。但是,考虑到政策在产能快速恢复及迅速调减目标之间转换的效应时滞,预计2024年猪肉市场供大于需的局面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研究——兼与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给我国的生猪生产及猪肉消费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995年以来猪肉月度价格变动及1985到2006年生猪及猪肉年度价格波动的分析,探讨我国猪肉市场价格的长短期变动规律,并从生猪的生产结构、生产周期、生产成本、疫情、宏观环境及与美国的猪肉市场的国际比较等方面解析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提出鼓励并扶持生猪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生猪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等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剧烈,2016年猪肉市场又出现了大幅波动,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分析猪肉与仔猪价格及其收益率的波动关系,研究利用多元GARCH模型检验了猪肉及仔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说明:我国猪肉和仔猪市场均存在集群效应和溢出效应,即猪肉与仔猪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猪肉和仔猪市场都将出现持续的波动;同时,猪肉与仔猪价格之间的波动容易在两个市场间传递,一个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引发另一个市场的剧烈波动。由于我国生猪养殖户缺乏市场信息,一旦市场出现价格波动容易盲目扩大或缩小养殖规模,继而引发后续价格波动,因此为稳定市场,政府应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利用生猪储备调控猪肉价格防止出现价格大幅度波动。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作为全国主要的生猪生产基地,在生猪生产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受到了政府、民众的普遍关注。但自从生猪市场放开经营后,生猪生产频频出现大幅波动,影响了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生猪生产波动,是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集中反映,既有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又有生猪生产方式转变进程慢、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猪市场波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在我国居民食谱中占据主导地位,猪肉市场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生猪市场波动幅度很大,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生猪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及不对称、市场监管力度不强、政府食品战略储备机制不完备等原因,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与养殖场的养殖积极性和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分析我国生猪养殖状况、生猪市场波动的原因,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提高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等促进生猪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8月,国内生猪市场先跌后涨,与历史同期水平比价格仍然偏低。受3~5月持续亏损影响,生猪产能扩张速度放缓,8月沈阳、郑州、连云港、温州、芜湖等地相继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地区间供需平衡关系被打破,加上秋冬季猪肉消费趋旺以及生猪饲养成本压力较大,预计后期生猪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一、1~8月生猪及猪肉价格特点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整体呈"V"形走势,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监测  相似文献   

11.
正1 背景勉县是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通过近几年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畜禽健康养殖项目等,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勉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生猪疫病冲击和环保、市场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全国生猪产能断崖式下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我县同全国形势基本一致。一些中小规模养殖场和散户因缺乏防控能力和生物安全措施,损失较重,生猪存栏已经降到了近几年来的最低水平,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生猪稳产保供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12.
林学贵 《中国猪业》2015,10(8):29-35
近年来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消费者经常抱怨进口猪肉价格或者生猪饲养成本的下降并不能"迅速"让国内猪肉市场价格下降;另一方面,虽然消费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但生产者抱怨他们并未受益于生猪价格的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市场供求力量影响并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导致价格上升的"正向"冲击或者价格下跌的"负向"冲击是否对国内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猪肉进口数量的增加,国际猪肉价格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国内市场吗?国内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之间的传递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特征?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门限协整模型对国内外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价格传递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政府制定稳定生猪和猪肉价格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生猪价格的走向引发着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一方面猪肉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另一方面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物价水平有着尤为显著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频发,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的产生,使得生猪价格异化更为严重,波动更加频繁。文章以2015年1月-2018年7月我国生猪月平均价格为建模基础,借助ARIMA时间序列模型深入剖析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冲击作用,并为其提供科学的量化结果。研究显示:突发性动物疫情事件一般是通过降低生产者饲养能力与打击消费者购买信心等渠道影响供需,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强烈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效应存在时滞性与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稳定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全国"肉奶蛋"需求量与日俱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生猪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然而猪肉供求量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2020年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供给量的剧烈波动仍然导致生猪市场供需失衡,有的地方猪肉价格一路飙升。究其原因,生猪养殖行业中占养殖业比例较大的农村散养户发展速度放慢、养殖规模逐渐缩小、生猪疫病、环境保护影响等突发事件已成为重要因素,而且近几年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导致生猪供求量长时间持续失调,养殖户过于追求生长速度,加快生猪的改良,导致沂蒙黑猪这种优良的地方品种也在市场冲击中飘摇不定,生猪总产量下滑。  相似文献   

15.
正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是关乎群众生活、物价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但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产能恢复后市场价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为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8月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生猪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和猪肉市场调控机制尚未成熟,引起了猪肉市场供求不平衡、周期性价格波动较大等问题。本文以日本为例,介绍了日本生猪生产经营特点,分析了猪肉市场调控机制,为我国目前面临的猪肉生产和市场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2002~2011年我国生猪分季生产价格进行分析,发现2006年之前,生猪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06年后,生猪价格剧烈波动。2012年我国猪肉明显增产,生猪价格总体上表现为基本平稳,不同季度呈现小幅波动,但是全年很长时间价格低迷。通过分析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发现猪肉的供给可以部分解释生猪价格的波动;玉米价格影响生猪饲料成本,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影响;我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和扶持政策对生猪市场运行总体上影响比较小。预计未来短期内生猪需求与消费整体上可能会比较平稳;从长期看,生猪供给和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我国猪肉表观消费量5 800万t,占世界猪肉表观消费总量的51.1%,猪肉产品进口280万t,占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28.3%,猪肉产品出口21万t,仅占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0.9%,我国猪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量极不均衡。为此,本文根据国家海关总署以及农业农村部数据分析我国猪肉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中美欧生猪市场波动情况,以及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分析发现我国猪肉进口远大于出口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猪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同时国内生产环节核心技术和效率与欧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即加强监测预警工作,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多元化发展猪肉进出口贸易;加强育种等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杨林  何高飞 《中国猪业》2023,18(1):25-29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时,“猪周期”供需错配导致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和产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但国内生猪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条件较差,使得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严重缺位。为了推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市场化,提升产业集中度、抵御价格风险、平抑生猪价格波动、享有国际生猪定价话语权,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期货为基础对生猪价格风险治理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现货市场风险转移的目的,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猪肉有效供给,跳出“猪周期”的怪圈。  相似文献   

20.
市场     
<正>猪价小幅波动由于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猪肉需求不佳,非常不利于生猪的消耗。同时,猪肉零售价格的跌幅远低于生猪出栏价格的跌幅。就目前的采购价格而言,猪肉价格依旧较高,不利于需求的增加。从整体来看,需求端没有利好因素支撑猪价涨势。从供应端来看,整体处于产能恢复的状态,一旦遇到某个时期养殖户集中出栏或者大猪上市的情况,屠宰企业还会联合压价,可以说2017年养殖户争夺市场定价权是非常不易的。如今猪市供需博弈,猪价小幅波动,并且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